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点状自体皮与辐照异种皮改良复合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入选的8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采用分层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入院后第3~5天行切削痂,点状自体皮移植后辐照异种皮覆盖;对照组40例,其中20例行点状自体皮移植网眼油纱覆盖后加压包扎,20例行点状自体皮移植新鲜猪皮覆盖.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点状自体皮成活情况、辐照异种皮排斥、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率、换药工作量、患者疼痛度及1年后患者瘢痕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1周换药见辐照异种皮贴服完整,2周辐照异种皮呈干痂状.4~5周干痂逐渐分离,创面愈合.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29.5±5)d较对照组(39.6±4)d明显缩短(P<0.01).创面愈合率治疗组(86.8±3.8)%较对照组(34.2±2.1)%明显提高(P<0.01).创面感染率降低30%,换药的劳动强度降低70%,减轻患者疼痛.1年后患者瘢痕平整其弹性及功能良好.结论 点状自体皮与辐照异种皮改良复合移植提高了皮肤移植的成活率,有利于创面愈合,对治疗大面积烧伤创面修复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应变率成像(SRI)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左室功能,探讨SRI评价左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正常组30例,冠心病组30例,取心尖四腔、心尖两腔、心尖左室长轴切面的心肌应变率曲线,测定左室各室壁的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的峰值应变率(SRS、SRE、SRA),统计两组左室各壁出现的收缩后缩短(PSS)的节段数;定量检测各节段收缩-舒张转换时间(TCEC),比较各组左室壁各节段TCEC的差异。结果:冠心病组的SRS、SRE、SRA明显降低(P<0.05),PSS的检出率明显增多(P<0.05),与非缺血节段比较,缺血节段TCEC延长(P<0.05)。结论:应变率成像(SRI)技术为定量、准确评价冠心病左室心肌功能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对成人烧伤创面愈合时间、住院天数,用药前后白蛋白、BUN的变化,用药前后免疫蛋白含量变化。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2月间30例严重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重组人生长激素组(r HG Hgroup)和对照组(control group),动态监测创面愈合时间、住院天数、蛋白、BUN、体重、免疫蛋白多项实验室指标。结果:创面愈合时间,住院天数,蛋白质的合成,提高烧伤后机体免疫力等r HGH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r HGH有助于改善全身状况,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氢氟酸(HF)被广泛地应用于玻璃制品清洗、冷冻剂、杀虫剂的制造以及电子工业,还可用作石油产品的催化剂,因而近年氢氟酸烧伤呈上升趋势.临床所见的氢氟酸面积往往不大,多累及手指[1].与其他酸相比,氢氟酸稀释后仍保持相对非离子化,这种特性使其容易透过完整的皮肤和脂质屏障进入皮下深部组织.如不及时处理,此类患者致残率往往较高,严重者甚至出现死亡.现将我院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16例手指氢氟酸烧伤患者的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腹和经阴道联合彩超检查对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的诊断价值并作出分析。方法选择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患者90例,依据盲选平均分方法将90例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患者分为三组,命名为研究组、对照1组、对照2组。研究组患者应用经腹和经阴道联合彩超检查,对照1组给予经腹部彩超检查,对照2组给予经阴道彩超检查,比较、分析三组研究对象的诊断价值。结果经腹和经阴道联合彩超检查对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的诊断率高于经腹部彩超检查以及经阴道彩超检查的诊断率(P<0.05)。结论经腹和经阴道联合彩超检查对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的诊断价值高、检出率高、误诊率低。  相似文献   
6.
本科自1998-2008年间共收治手指指骨及指间关节烧伤37例,根据受损伤程度的不同,优化手术方案进行修复均取得较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7例(男29例,女8例,共53个手指,年龄在6—63岁之间)。1.2受伤原因:①火焰13例;②电烧伤15例;③热挤压伤6例;④化学烧伤3例。1.3入院时间伤后2h内入院21例;24h后入院9例;最短30min。最长21d。1.4手指骨及指间关节受伤情况本组病例指间关节受损有47例,其中近指间关节41处,远指间关节6处,单纯指骨烧伤6个手指。在24h后入院的9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手指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在治疗烧伤后期创面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入选的60例烧伤后期创面感染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入院后创面应用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上海高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溶液清创并湿敷,1次/d;对照组以庆大霉素+0.9%氯化钠注射液纱布湿敷,1次/d.2组创面清洁后40例行清创植皮,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检测创面菌群变化,比较两组累计细菌清除率、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率.结果 治疗组用药后3、6、9d累计细菌清除率为45.8%、73.9%、89.5%,较对照组13.8%、27.6%、57.4%明硅增高(P<0.01).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12±5)d,较对照组(16±4)d明显缩短(P<0.01).创丽愈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用药后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烧伤后期创面感染应用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治疗,有效地控制了感染、提高了植皮成活率、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烧伤合并骨折的治疗原则及外固定架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对本单位收治的48例烧伤合并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疗效等进行了总结,骨折53个肢体,其中股骨干21处、胫腓骨28处、肱骨13处、尺挠骨5处.闭合性44处、开放性23处.所有肢体均采用外固定架固定,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47处、双边外定器固定17处、孟氏架3处,烧伤创面根据情况换药处理或手术清创植皮、皮瓣修复.结果 本组48例无一例死亡,67处骨折全部愈合出院,愈合时间2.5~5个月,平均3.1个月,肢体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本着整体治疗的原则,选择外同定架固定骨折具有固定稳定、操作简便、组织损伤轻、便于烧伤创面处理及对抗瘢痕孪缩等优点,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烧伤临床鲍氏不动杆菌分离株生物膜形成过程中,密度感应基因aba Ⅰ表达变化及其对生物膜ECM和细菌耐药性的影响. 方法 2011年1-10月,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烧伤住院患者创面、血液和静脉导管来源的鲍氏不动杆菌耐药菌6株、敏感菌5株.以鲍氏不动杆菌标准菌株ATCC 19606为参照.(1)临床分离株和标准菌株体外常规培养10、24、48 h后,经碘化丙啶染色,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生物膜厚度.(2)采用试管培养法,将临床分离株和标准菌株振摇培养10、24、48 h,培养液内漂浮细菌为游离菌,黏附于试管壁的生物膜内细菌为膜内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菌株中aba Ⅰ基因及pga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标准菌株基因表达丰度设为1).对实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 (1)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体外培养10、24、48 h,生物膜厚度均超过标准菌株,其中耐药菌株生物膜厚度分别为(28.8±0.6)、(31.7±1.1)、(38.1±3.1)μm,明显高于敏感菌株[(17.1±0.4)、(20.1±1.6)、(25.8±1.7)μm,F值分别为1274.38、206.60、61.73,P值均小于0.05].(2)膜内菌:体外培养10、24、48 h,耐药菌株aba Ⅰ表达量分别为6.6±1.7、25.7±3.5、9.8±3.6,均高于敏感菌株(2.7±1.0、15.0±3.5、4.7±3.2,F值分别为21.82、25.24、6.22,P值均小于0.05);耐药菌株pgaB的表达量分别为37.4±1.1、44.5±3.6、33.1±11.5,明显高于敏感菌株(14.6±0.8、20.0±6.9、18.7±6.8,F值分别为1488.44、57.26、6.01,P值均小于0.05).(3)游离菌:体外培养10、24、48 h,耐药菌株aba Ⅰ表达量均与敏感菌株接近(F值分别为0.24、2.33、0.11,P值均大于0.05);耐药菌株pgaB表达量分别为13.8±3.8、12.5±2.9、23.7±2.1,明显高于敏感菌株(7.0±5.9、5.0±1.3、15.6±6.7,F值分别为5.44、28.42、7.76,P值均小于0.05).(4)膜内菌与游离菌的耐药菌株比较:膜内菌各时相点aba Ⅰ表达量均多于游离菌(F值分别为43.69、286.61、9.98,P值均小于0.05),膜内菌pgaB表达量在10、24 h多于游离菌(F值分别为214.26、283.20,P值均小于0.05).(5)膜内菌与游离菌的敏感菌株比较:膜内菌abaⅠ表达量在培养24 h多于游离菌(F=70.28,P<0.05),pgaB表达量在10、24 h多于游离菌(F值分别为8.03、22.62,P值均小于0.05). 结论 烧伤临床鲍氏不动杆菌分离株生物膜形成过程中,耐药菌株的密度感应基因aba Ⅰ表达明显增多,可能引起pgaB基因表达上调,导致细菌ECM及生物膜形成增加、耐药性增强.  相似文献   
10.
吸人性损伤指热力或烟雾引起呼吸道以及肺实质的损伤,是当前烧伤患者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其治疗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而吸人性损伤导致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甚至ARDS是烧伤伴吸人性损伤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因此,治疗ALI、减少ARDS的发生是提高烧伤伴吸人性损伤救治的关键措施之一.持续ARDS是以进行性炎症、肺纤维化增强、长时间的机械通气和高死亡率为特征[1].研究显示,乌司他丁及血必净参与炎症介质的调控,血必净能抑制内毒素的释放,从而起到炎症介质灭活的功效,适用于烧伤ALI的治疗[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