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联合减毒活疫苗(combined live attenuated measles,mumps,rubella and varicella vaccine,MMRV)的生产工艺。方法  根据现有疫苗病毒原液生产工艺,将麻疹病毒沪-191纯化株、腮腺炎病毒S79株、风疹病毒BRD-Ⅱ株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Oka株在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或人二倍体细胞MRC-5株中制备高滴度病毒原液,并超低温保存。筛选无明胶冻干稳定剂配方。按国外已上市同类产品的病毒配比,研究MMRV中4种病毒的原液配制滴度及成品配制比例,建立最佳冻干工艺。结果  用筛选出的适合于MMRV的无明胶冻干稳定剂配方进行试验,确定病毒原液的配制滴度为,麻疹4.6 lg半数细胞培养感染量(50% cell culture infective dose,CCID50)/ml、腮腺炎5.8 lgCCID50/ml、风疹4.3 lgCCID50/ml、水痘4.8 lg噬斑形成单位(plaque forming unit,PFU)/ml。使成品中腮腺炎病毒滴度至少达到麻疹和风疹和水痘病毒的10倍,水痘病毒滴度高于现有单价水痘疫苗。连续制备3批MMRV,平均病毒滴度为,麻疹4.5 lgCCID50/ml、腮腺炎5.1 lgCCID50/ml、风疹4.3 lgCCID50/ml、水痘4.6 lgPFU/ml;平均水分为1.2%。其他项目检定均合格。结论  建立了MMRV的生产工艺,可以稳定生产出达到国外同类产品质量标准并符合我国4种单价减毒活疫苗国家标准的产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病毒(MuV)S79株各代病毒的蛋白基因在传代过程中是否发生变化,对比S79株主代病毒(S79-1-3)、蚀斑纯化病毒(S79-1-P7-3③)及ME(Enders株)病毒的基因差异。方法S79株主代病毒及蚀斑纯化病毒在原代鸡胚细胞(CEC)上连续传递12代,观察每代病毒培养特性及高变区SH基因序列,又选择其中的CEC5、6、10、15代,以及在鸡胚尿囊腔中传代的ME株病毒,测定各个主要基因序列(N、NS1/P、M、F及HN基因),对核苷酸序列和它相应的氨基酸序列以及基因差异进行计算机分析。结果S79株主代病毒及其蚀斑纯化病毒在CEC上连续传递12代,其培养特性、致细胞病变(CPE)及病毒滴度基本稳定。S79株主代病毒及其蚀斑纯化病毒与ME株病毒同属A基因型。S79株疫苗各个代次之间高变区SH基因未见突变。S79株的5、6、10、15代病毒在各个主要基因区域有散在基因的有意义突变比例极低。S79-1-3中不同亚株之间的比例可能会随传代而发生变化,比较认为经过蚀斑纯化的S79-1-P7-3③株在传代中较S79-1-3株更为稳定。结论S79株病毒与文献报道的JL2株十分相似,经连续传代总体的核苷酸差异<0.5%。S79-1-3主代病毒在药典规定代次范围内甚为稳定。经纯化的各代S79病毒则更为稳定,从分子水平上提示其在CEC15代内都可作为工作代毒种使用。  相似文献   
3.
腮腺炎病毒的基因分型及当前疫苗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导致的急性全身性传染病。腮腺炎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目前基于其SH基因序列的差异可以区分出A~K 11个基因型。一般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与逆转录酶(RT) - PCR分子生物学方法来研究病毒的基因。不同疫苗株的免疫效果有区别,1剂接种与2剂接种的效果也在监测中。已初步建立动物模型可供病毒致神经毒性研究。有报道认为病毒基因型之间存在抗原性差异,但病毒各基因型间有交叉保护作用存在,所以目前使用的疫苗都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不同冻干稳定剂配方对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mumps,rubella and vericella combined live attenuated vaccine,MMRV)稳定性的影响,初步筛选出最佳配方。方法 对比2种含明胶(配方1、2)和1种无明胶冻干稳定剂配方(配方3)对MMRV在37、25及2~8 ℃保存后关键质量指标的影响。结果 37 ℃加速稳定性试验中,仅配方3产品4种病毒滴度均在合格范围内。25 ℃加速稳定性试验中,配方1产品1个月时腮腺炎和水痘病毒滴度即全部低于质量标准下限,配方2、3产品放置6个月,所有4种病毒滴度均在质量标准范围内,但配方2腮腺炎及水痘病毒滴度均处于标准下限。2~8 ℃长期稳定性试验中,配方1产品放置6个月,腮腺炎及水痘病毒滴度均低于质量标准下限,配方2、3产品的病毒滴度稳定性可分别保持18和24个月。结论 针对MMRV开发的无明胶冻干稳定剂配方3在冻干和保存过程中对4种病毒的活性保护效果最佳,其产品有效期至少为2年,并有进一步延长的潜力。研究结果也为日后研发降低明胶使用含量的麻疹系列疫苗冻干稳定剂配方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前广泛使用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株有Jeryl Lynn株、Leningrad-3株以及它们的衍生株.疫苗的免疫效果为80%-100%,差异较其他同类疫苗大,可能的原因首先是这些病毒株是几个亚株形成的混合物.在某些疫苗生产用细胞上连续传代,亚株的比例会出现变化;但最近发现,人类HLA和免疫调节相关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基因多样性对腮腺炎疫苗接种效果有重要影响;有可能是以上两者结合导致了现阶段腮腺炎免疫效果的较大差异,而后者也许是更主要的原因.2004年以来,英国、美国和西班牙均发生了疫苗接种人群中的腮腺炎流行,疫苗的保护效果随时间而减弱是其主要原因.目前仍应遵照WHO的建议,提供及时的追加免疫机会以维持人群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6.
2004年2月26~2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内瓦召开了"诱导广谱和持久免疫的流感疫苗的开发"会议.希望能够通过这次会议明确现有认识的不足以加快开发新型流感疫苗.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强制降解试验,对细胞工厂与转瓶培养两种工艺制备的麻疹减毒活疫苗进行加速稳定性可比性研究。方法  取细胞工厂与转瓶培养工艺制备的麻疹减毒活疫苗单次收获液和原液各3批于25 ℃保存10 d,疫苗成品3批于37 ℃保存10 d。按照中国药典2015版三部和企业标准进行病毒滴度检定。利用Minitab 19比较两种工艺产品的病毒滴度降解曲线。结果  所有样品的降解曲线均符合麻疹病毒的热敏感性。2种工艺制备的麻疹减毒活疫苗单次收获液病毒滴度第1组分别下降1.51和1.56 lg细胞培养半数感染量(CCID50)/ml,第2组均下降1.33 lg CCID50/ml,第3组均下降1.54 lg,原液分别下降1.20和1.43 lg CCID50/ml,成品分别下降1.33和1.30 lg CCID50/ml。2种工艺产品的降解曲线相似。结论   细胞工厂与转瓶培养工艺生产的麻疹减毒活疫苗具有相似的加速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前广泛使用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株有Jeryl Lynn株、Leningrad-3株以及它们的衍生株.疫苗的免疫效果为80%-100%,差异较其他同类疫苗大,可能的原因首先是这些病毒株是几个亚株形成的混合物.在某些疫苗生产用细胞上连续传代,亚株的比例会出现变化;但最近发现,人类HLA和免疫调节相关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基因多样性对腮腺炎疫苗接种效果有重要影响;有可能是以上两者结合导致了现阶段腮腺炎免疫效果的较大差异,而后者也许是更主要的原因.2004年以来,英国、美国和西班牙均发生了疫苗接种人群中的腮腺炎流行,疫苗的保护效果随时间而减弱是其主要原因.目前仍应遵照WHO的建议,提供及时的追加免疫机会以维持人群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9.
腮腺炎病毒的基因分型及当前疫苗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导致的急性全身性传染病。腮腺炎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目前基于其SH基因序列的差异可以区分出A~K 11个基因型。一般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与逆转录酶(RT)-PCR分子生物学方法来研究病毒的基因。不同疫苗株的免疫效果有区别,1剂接种与2剂接种的效果也在监测中。已初步建立动物模型可供病毒致神经毒性研究。有报道认为病毒基因型之间存在抗原性差异,但病毒各基因型间有交叉保护作用存在,所以目前使用的疫苗都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能防御不同流感病毒和诱导广谱和持久免疫的新型流感疫苗可以克服现有流感疫苗需每年接种的难题,特别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可用来控制流感流行和大流行。WHO于2005年12月在日内瓦召开了咨询会议,回顾了这种流感疫苗的研究现状,并确定了疫苗的研发日程。本文介绍会议的主要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