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EVL),在国外1986年应用于临床,我们又将国内的食管静脉曲线注射硬化剂疗法(EVS)同时并用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人发是排泄金属废物的器官,其微量元素的含量高于尿液和血清,且含量相对稳定,取样方便,易于分析,已多为临床研究采用。关于冠心病患者头发中微量元素的变化,国内已有一些报导。本文对20例老年冠心病及10例老年前期冠心病患者发中锌、铜、铬、镍四种元素的含量进行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至1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NAFLD患者。入选共60例,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常规治疗组静点阿拓莫兰,口服易善复(多稀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用药基础上,给与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口服。所有研究对象均给与饮食、运动治疗。疗程为1个月。以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结果①两治疗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体重、腰围及BMI差值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两治疗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②两治疗组组内治疗前后血清TNF-a、IR及ALT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③两组治疗后肝CT值及CT肝/脾比值均有上升,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④两组治疗后血脂、血糖、血中总胆固醇水平均有所下降,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枯草杆菌)可改变NAFLD患者血清TNF-a、IR水平,降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减少NAFLD肝内脂肪沉积,具有改善肝功能作用,对NAFLD的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 (6 0岁以上 )由于其年龄特点 ,大多有动脉硬化 ,其上消化道出血往往病情重 ,预后较差 ,急诊处理是否恰当 ,对患者的预后影响较大。本文将我院自 1999年以来72例老年人非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 ,经院前抢救及院内急诊胃镜诊治与未经院前抢救和急诊胃镜诊治患者的疗效观察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1999年以来 36例经院前抢救 ,院内抢救及急诊胃镜诊治的患者。对照组 :同期 36例自行来院的只做了院内抢救 ,家属不同意做急诊胃镜诊治的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均大于 6 0岁 ,在 6 0~ 72岁之间 ,男女之比为 8∶1。两组…  相似文献   
5.
酒精性肝病自80年代末在我国逐步呈上升趋势,并且呈年轻化,同时疾病越来越被临床所认识,我院自1998年以来临床应用凯西莱联合复方丹参治疗酒精性肝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食管支架置入术进行改良,把食管支架的下缘marker点改到食管支架上端杯口下缘,内镜下置入的方法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选择23例食管恶性狭窄患者,其中对照组11例,实验组12例。对照组:食管支架表面的marker点在食管支架下端,应用传统计算方法,置入食管支架。实验组:将安装适宜的食管支架的marker点改到食管支架上端杯口下缘,用蓝或绿色马克笔标记,作为原点,内镜下直视置入食管支架。结果对照组常规标记法放置食管支架,支架位置不准确行再次调整的4例,再次调整后均成功。平均时间15.6 min。实验组内镜下放置食管支架,操作平均时间11.1 min。都一次性成功。两种放置方法术中均无明显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将安装适宜的食管支架的marker点改到食管支架近端杯口下缘,作为原点,内镜下置入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操作时间短,定位准确,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7.
持续或反复腹泻,超过2个月称为慢性腹泻。由于其病因复杂,各类腹泻发生机理相互重叠和交叉,因此给诊断带来很多困难。使病人不能及时得到正确的诊断及治疗,导致严重营养不良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造成了不良后果。笔者在工作中也曾误诊、误治,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为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现将休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小叶内和间隔胆管的进行性炎症性破坏 ,伴门静脉周围炎症 ,继而纤维化 ,最后演变为肝硬化 ,最终引起门静脉高压及终末期肝病的其它并发症而导致死亡。1 对象与方法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 1998~ 2 0 0 2年本院住院病人 ,共计 30例。其中男性 12例 ,女性 18例 ,年龄 2 3~ 76岁 ,平均(5 0± 12 )岁 ,病程 1个月~ 10年。临床表现以乏力、瘙痒、黄疸、肝脾肿大为主 ,其次为腹痛、腹胀、腹水。 30例患者中 ,6例 B超发现门脉高压 ,4例内镜发现食管静脉曲张 ,肝性脑病 2例 ,…  相似文献   
10.
肠梗阻与不全性肠梗阻是消化科常见疾病,我院自2005年至2012年采用中西医结合+肠镜下松解减压术治疗肠梗阻,收到满意效果。其中约10%的病例转入外科治疗,余均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及肠镜下松解减压术治疗痊愈出院。1适应症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适应症包括:①单纯性肠梗阻;②不全性肠梗阻;③麻痹性肠梗阻;④无血运障碍的肠梗阻;⑤晚期肿瘤失去手术机会所致的肠梗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