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7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镜下治疗椎间盘突出经椎间孔与椎板间入路术后疼痛、炎症应激状态的临床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施以经皮椎间孔镜下椎板间入路治疗,观察组施以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孔入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直腿抬高角度、下肢疼痛(VAS)评分、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变化情况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直腿抬高角度、VAS评分以及IL-8与IL-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直腿抬高角度明显提升,VAS评分以及IL-8与IL-17水平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皮椎间孔镜下椎板间入路相比,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孔入路具有更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髌骨骨折是膝部常见的骨折之一,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损伤的1.65%,髌骨骨折治疗的原则是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面的形态,力争骨折解剖复位、关节面平滑,临床上治疗方法可分为保守和手术治疗两大类.对无移位的髌骨骨折,通常以石膏或支具固定:对移位大于2~3mm,关节面不平整的,合并伸肌支持带撕裂的骨折及开放性骨折多要施行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方式较多,各有优缺点。我院2004年~2009年12月,用髌骨爪型钢板治疗髌骨骨折72例,配合早期功能锻炼及中药熏洗,固定效果及功能恢复均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时骨水泥弥散程度对术后椎体重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9年6月该院行单侧PKP治疗的单节段OVCF患者70例,根据骨水泥弥散程度分为A组(39例)和B组(31例)。比较2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以及骨水泥注入量、后凸矫正度、椎体前柱高度矫正率、骨水泥渗漏情况等。同时,分析椎体前柱高度矫正率与相关各参数的线性相关性。结果 2组术后VAS和ODI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VAS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椎体前柱高度比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但2组术后椎体前柱高度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及术后后凸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椎体前柱高度矫正率、后凸矫正度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体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质疏松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质疏松骨折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骨折一期愈合,愈合的时间为(12.2±0.3)周,X线测量尺偏角介于14°~24°,平均为(16.8±2.3)°,掌倾角介于1°~14°,平均掌倾角(7.9±1.1)°,桡骨茎突缩短≤2 mm者为19例,仅1例缩短>2 mm。腕关节活动度:背伸27°~82°,平均为(67.3±1.2)°,掌屈37°~88°,平均为(79.3±1.2)°,尺偏22°~30°,平均尺偏为(23.8±1.1)°,桡偏11°~28°,平均(17.8±1.1)°,前壁旋前为61°~90°,平均(79.8±1.1)°,旋后52°~90°,平均为(76.3±1.1)°,和健侧比较其中握力减弱者7例,腕关节旋转疼痛者1例。优良率为95.0%。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质疏松骨折效果满意,适合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80例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锁定钢板治疗,回顾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全部观察对象均接受6~24个月的随访,术后第1天肱骨颈干角平均(135.7±11.4)°,肱骨头端螺钉数量(4.50±1.22)枚。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肱骨头端螺钉数量、Neer分型、钢板类型以及受伤机制等,且不同因素对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患者接受锁定钢板治疗,具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需要对相关因素进行控制,从而避免术后并发症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椎间盘退变中髓核细胞(NP)凋亡和炎性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成年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川芎嗪组,每组18只。比较3组盘源性疼痛改善情况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LC3-Ⅰ和Beclin-1表达情况,并在术后14 d时观察自噬小体形成情况,同时检测NP凋亡水平。结果 对照组和川芎嗪组各时间点机械回缩阈值低于假手术组(P<0.05)。川芎嗪组在应用川芎嗪治疗后,疼痛情况较对照组获得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和川芎嗪组术后7、14 d时TNF-α和IL-1阳性细胞数量高于假手术组(P<0.01)。川芎嗪组术后7、14d时TNF-α和IL-1阳性细胞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川芎嗪组术后7、14 d时LC3-Ⅱ/LC3-Ⅰ和Beclin-1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1)。川芎嗪组术后7、14 d时LC3-Ⅱ/LC3-Ⅰ和Beclin-1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川芎嗪组术后14 d时自噬小体形成数量明显低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椎体成形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共收治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01例,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前,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7.52±5.58)分,术后,患者VAS评分为(2.85±4.15)分,术后评分明显优于术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前,患者行动能力评分为(3.25±1.47)分,术后,患者行动能力评分为(1.65±1.85)分,术后行动能力评分明显优于术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前,患者使用止痛药评分为(2.31±0.95)分,术后,患者使用止痛药评分为(0.65±0.85)分,术后评分明显优于术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而言,运用椎体成形的方式治疗效果显著,极为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9例三踝骨折患者采用不同手术入路行内固定术,切口愈合后选用中药熏洗患处、功能锻炼治疗。结果本组19例患者均获10~26个月随访,优良率为89.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三踝骨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李勇  杨成纲  李金海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237+240-237,240
目的探讨运用手术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09年9月收治的32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塌陷骨折植骨,松质骨螺钉或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31例取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6个月。按Merchant评分标准评定:优16例,良11例,中2例,差2例,优良率为87.1%。结论不同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内固定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L型锁定板联合外固定架在Pilon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Pilon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其中研究组给予L型锁定板内固定术联合外固定架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愈合时间以及Mazur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也无骨筋膜室综合征。其中研究组愈合时间为(4.2±0.8)个月,对照组愈合时间为(4.5±0.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良率94.3%(33/35)显著高于对照组71.4%(25/3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型锁定板联合外固定架固定术相比普通内固定术治疗Pilon骨折的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但是L型锁定板联合外固定架固定术有利于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