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ICU经机械通气治疗此类患者1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明显有效者6例,有效者6例,总有效率85.7%。结论 机械通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切实有效的方法,在挽救此类患者生命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艾司洛尔治疗危重病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是一种超短效的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常被用于危重病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2003年1月至6月,本院ICU采用该药治疗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危重患者45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有创机械通气用于重症急性心原性肺水肿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诊治的20例重症急性心原性肺水肿患者,应用有创机械通气进行相应治疗.对患者发绀、肺部湿罗音的变化情况和死亡情况;机械通气前后呼吸、心率和血压的变化;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经有创机械通气治疗2h-后,18例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发绀、肺部湿罗音均消失,2例死亡.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心率、呼吸、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明显降低,PaO2、SaO2明显升高,而PaCO2明显降低.结论 对于重症急性心原性肺水肿患者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疗效显著,能够快速缓解症状,明显改善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早期适当呼吸末正压下高浓度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探讨其对该类患者脑氧代谢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10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给予标准治疗,治疗组(54例):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呼吸机支持适当呼吸末正压5~8 cmH2O联合高浓度氧(100%纯氧),监测两组患者第1、3天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2)、血乳酸(Lac);对于治疗组,监测治疗前和治疗中30 min的颈静脉球压力(Pjv)、中心静脉压力(CVP)、治疗前1 h和治疗后6 h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IL-6水平;同时监测两组第1、3天GCS评分ICU住院天数以及第28天GOS评分等。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jvO2、PjvO2、SaO2、PaO2、Lac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SjvO2、PjvO2、SaO2、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ac明显下降(P<0.05);而第3天和第1天比较,两组患者SjvO2、PjvO2、SaO2、PaO2显著提高,(P<0.05),Lac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第1次治疗前与治疗中Pjv、CVP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1 h和治疗后6 h的(BAL)IL-6水平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高压氧组和对照组治疗后GOS相比,模拟高压氧治疗后GOS评分为1的例数显著性低于对照组,评分为4的例数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2和3分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ICU天数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利用呼吸机模拟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患者动脉、颈静脉球部血氧分压,明显改善脑氧代谢,且不增加ICU住院天数,显著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并且不增加患者颅内压、胸腔内压力及氧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特点及耐药性,为降低医院ICU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医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送检的标本400份,采用ATB Expression细菌半自动鉴定仪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用最低抑菌浓度(MIC) E-test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对14种抗菌药的敏感性,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从ICU送检的400份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480株,检出铜绿假单胞菌90株占18.75%;其中分离自痰液、血液、支气管灌洗液、腹水、尿液、切口分泌物及胆汁65、8、10、3、2、1、1株,分别占72.22%、8.89%、11.11%、3.33%、2.22%、1.11%、1.11%;检出的9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单一感染及合并1~4种其他病原菌感染各为29、30、17、10、4例,分别占32.22%、33.33%、18.89%、11.11%、4.44%;ICU中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药物敏感性最高,敏感率为60.00%,其次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均为51.11%,其他均<50.00%,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为0;ICU中9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共检出多药耐药菌株28例,检出率为31.11%.结论 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多来自下呼吸道,多为合并感染,存在多药耐药现象;在临床工作中,应尽量缩短ICU及住院时间,减少机械通气及其他侵入性操作,避免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下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对老年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机械通气的镇静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行瓣膜置换手术,并于术后带气管导管进入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的老年患者68 例,平均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右美托咪定组患者首先静脉泵注0.5μg/kg 右美托咪定10 min,然后以0.2μg/(kg·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注。咪达唑仑组患者首先静脉泵入咪达唑仑负荷剂量0.06 mg/kg,然后以0.4 mg/(kg·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注。记录泵注镇静药物前,以及泵注药物后1、2 和3 h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BIS、脱机时间及不良反应。药物泵注3 h 后,将BIS 值控制在61 ~ 75,并根据BIS 值调整药物泵注的速度。结果 两组患者在实施不同镇静方案后各时间点的MAP、RR、SpO2、HR、MOA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镇静前相比,两组患者RR、HR 降低,MOAA/S 升高,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实施镇静后各时间点的BIS、MOAA/S 高于咪达唑仑组,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咪达唑仑组,右美托咪定组患者自转入ICU 至开始脱机的时间、脱机时间短于咪达唑仑组(P <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泵注对ICU 老年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持续机械通气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但在等效镇静水平下,右美托咪定脱机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用于重症急性心原性肺水肿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诊治的20例重症急性心原性肺水肿患者,应用有创机械通气进行相应治疗。对患者发绀、肺部湿罗音的变化情况和死亡情况;机械通气前后呼吸、心率和血压的变化;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有创机械通气治疗2h后,18例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发绀、肺部湿罗音均消失,2例死亡。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心率、呼吸、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明显降低,PaO2、SaO2明显升高,而PaCO2明显降低。结论对于重症急性心原性肺水肿患者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疗效显著,能够快速缓解症状,明显改善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CHVHF)联合血液灌流(HP)对严重脓毒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到我院就诊的6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A、B、C三组,A组行HP联合CHVHF治疗,B组行CHVHF治疗,C组行常规治疗,对比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A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显著优于B、C组患者,三组患者实验数据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早期应用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严重脓毒症,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患者的存活率显著提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中药薰洗治疗足跟痛疗效观察吕东东杨彩浮徐诒斋(河南省郑州市第四人民医院郑州市450007)足跟痛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近两年我们收治劳损性足跟痛36例,应用中药薰洗治疗。跟下脂肪垫炎6例,先局部封闭1~2次后中药薰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  相似文献   
10.
创伤性颅脑损伤发生率呈逐年增加趋势,颅脑损伤具有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特点,尤其重度颅脑损伤病死率高达20%~50%[1],是造成创伤死亡的主要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创伤性颅脑损伤继发性脑损伤主要是脑缺血和缺氧,可以直接造成脑组织损伤,还能够和其他因素相叠加加重脑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