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药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近年来台湾毒品犯人数不断攀升,且累再犯比例已趋近8成,显示以刑罚处遇毒品施用者并无法达到戒瘾成效。对于药瘾者的戒治处遇,临床工作人员较支持「公共卫生」的观点,认为有效戒治才能真正减少毒品使用与累犯的出现。而持「公共安全」观点者则认为药物滥用者是一种犯罪行为,需长期严密监控才能避免故态复萌。从相关的文献可以发现,纯粹的「公共卫生」或「公共安全」观点都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以统整的方式结合小区处遇的治疗与持续的司法监督(药物法庭),才能有效达到药瘾戒治成效。药物法庭目前被认为是处理药物滥用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所采取的方式包括:密集性的小区监控、持续参与法院听证会、长期治疗、合并治疗病发的心理疾病、治疗方式有实证基础。对犯罪人而言,药物法庭整合了公共健康与公共安全的观点,在药物滥用治疗体系中担任重要角色,而非是司法处罚的一环。本研究先分析国际间药物法庭方案措施,以及台湾药瘾戒治体系之成效与困境。继而透过质性访谈与座谈方式,邀请台湾药瘾戒治体系机关方案主要执行者参与座谈,并依据台湾刑事政策与法令规范之设计,评估药物法庭之司法矫正系统与药瘾治疗系统统整模式在台湾实施之可行性。目前台湾毒品危害防治条例已具备转向制度,但药物法庭的概念并不仅止于转向而已,药物法庭强调的是司法系统和戒瘾体系之间的协调,不同于传统刑事司法的转向处遇将监督权委外,在药物法庭计划里,法官需协调观护人、个案管理人和处遇供应者以掌管处遇的过程,并确保可以提供充足的治疗方案,且当有违法的事件发生时,能提供立即予以制裁。药物法庭之设立目的乃藉由法庭来管理药瘾者之戒治,结合社会、小区与医疗资源,促使药瘾者能够回归社会正常生活,而非仅将药瘾者由司法处遇体系转介至药瘾戒治体系,药瘾者之戒治仍为药物法庭之核心目标。因此药物法庭的设置概念与台湾现有的少年法院理念与设置概念更为相近,若能以少年法庭之概念设立药物法庭,当能更有效处理毒瘾问题,提供有效的司法监督与医疗戒瘾、小区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药物滥用者之人格特质,以及何种人格特质者较易发生药物滥用之行为。方法:以2010年12月在台湾澎湖烟毒犯专业监狱的男性受刑人为抽样对象,采随机抽样方式合计发放800份问卷,回收742份有效问卷,其有效回收率为93.4%,抽样误差为1.17%。结果:药物滥用者以 B 型人格特质者占多数,具此人格特质者通常性格外向又好动、社会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年纪愈轻者有较高的中枢神经兴奋剂(古柯碱、安非他命、摇头丸、MDMA 类)使用现象;六成以上的受测者有双重或多重用药的情形,又以混合使用海洛因及安非他命此二种药物者为最多,在多重用药方面则是混合使用海洛因、安非他命及大麻。结论:整体而言,药物使用者大都具有外向性格、情绪不稳定及心理不健康等心理特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