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肾脏小肾癌的影像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2001年至今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直径≤3cm的小肾癌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其影像学特征,并进行鉴别诊断.结果 本组小肾癌9例9个病灶,全部行螺旋CT三期扫描,动脉期8个病灶明显强化,1个病灶轻度强化,实质期病灶内造影剂明显退出.本组病例病理诊断均为肾透明细胞癌.结论 小肾癌螺旋CT三期扫描多数病灶动脉期呈明显强化,这反映小肾癌的多血供特点[1],实质期强化明显减低,呈典型的"快进快出"特点,少数少血供病灶强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双期增强扫描的表现.结果 36例平扫呈低密度或等密度;肝动脉期33例强化,占91.7%,3例无明显强化占8.3%;门脉期32例呈低密度或稍低密度,占88.9%,病灶密度呈"速升速降"的变化特点.结论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可充分反映原发性肝癌的增强特征,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充气增强扫描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MS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局限性肠壁增厚为观察对象,结合平扫、增强检查观察肠壁的强化方式及程度,同时采用多平面重建技术观察病变部位(MPR)。结果:50例结肠癌在平扫CT上表现为肠壁局限性增厚,增强后病变部位明显强化,MPR可以准确显示病变部位及累及范围,与术中定位一致。以病理学为金标准,MSCT充气增强扫描准确诊断结肠癌47例,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6%,92%,94%。结论:MSCT充气增强扫描可以清晰显示肿块部位、大小及形态,同时联合应用MPR重建显示周围浸润、直肠受侵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对结肠癌准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RGD和细胞穿膜肽TAT共修饰载microRNA-34a脂质体(RGD/TAT-miLPs-34a),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表征,研究脂质体与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亲和力和增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RGD/TAT-miLPs-34a;定量细胞摄取实验研究MG63细胞对RGD/TAT-miLPs-34a的摄取效率以及对脂质体摄取的影响因素。定性共聚焦实验观察肿瘤细胞对脂质体的摄取。MTT实验研究RGD/TAT-miLPs-34a对MG63细胞的细胞毒性;构建骨肉瘤异位瘤模型,研究不同脂质体对肿瘤的生长抑制率。结果 MG63细胞在与脂质体共同孵育4h后,RGD/TAT-miLPs-34a组摄取效率为(185.3±17.5)%,TAT-miLPs-34a组为(67.5±8.6)%,RGD-miLPs-34a组为(82.7±9.5)%,miLPs-34a组为(40.9±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7.93,P<0.001。RGD/TAT-miLPs-34a4h摄取效率是2h摄取效率(101.3±12.4)%的1.8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58,P=0.001。骨肉瘤MG63细胞给药48h后,RGD/TAT-miLPs-34a组MG63细胞存活率为(18.5±5.3)%,TAT-miLPs-34a组为(36.1±5.2)%、RGD-miLPs-34a组为(44.8±6.7)%,miLPs-34a组为(67.7±8.9)%,生理盐水组为(98.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9.271,P<0.001。荷瘤裸鼠治疗实验miLPs-34a组对肿瘤生长的抑制率为(19.4±3.2)%,RGD-miLPs-34a组为(39.6±4.8)%,TAT-miLPs-34a组为(42.6±6.5)%,RGD/TAT-miLPs-34a组为(73.7±7.1)%,生理盐水组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5.237,P<0.001。结论细胞穿膜肽与RGD共修饰载miRNA脂质体能够有效识别并穿透肿瘤细胞膜进入肿瘤细胞,是一种潜在高效的骨肉瘤靶向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