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芬太尼与单纯芬太尼在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2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40例。年龄65~82岁。体重47~88kg,ASA分级1~2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芬太尼组(F组)和地佐辛复合芬太尼组(D组),每组各30例。结果D组恶心、呕吐、过度镇静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F组(P〈0.05),D组和F组术后36h内芬太尼用量分别为(479±99)μg和(542±102)μg,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2mg/kg地佐辛与10斗∥kg芬太尼复合用于髋关节置换术老年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确切,而且芬太尼用量较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一些实验证明,心脏不仅是一个循环器官,而且还具有极其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心房可以产生和分泌多种激素,其中心钠素(cardiontion)是最重要的一类。还发现在脑、肺、肾上腺和唾液腺等组织内也存在一定量的心钠素或心钠素样物质。本文应  相似文献   
3.
探讨硬膜外麻醉置管前注药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观察。方法:单胎足月妊娠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的患者60例,ASA分级Ⅰ级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观察组(O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硬膜外穿刺成功后,观察组通过硬膜外穿刺针注入1.6%利多卡因+0.47%的甲磺酸罗哌卡因混合液5ml,再向头端置管;对照组穿刺后不注药,直接向头端置管。观察记录:最高上界阻滞平面、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局麻药初量、麻醉效果、以及辅助用药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年龄、身高、体重、孕周、基础BP、HR无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起效时间、局麻药量、SBP下降、HR变化数,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最高阻滞平面、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麻醉效果、辅助用药,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置管前注药用于剖宫产手术较直接置管后注药麻醉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近时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脂质过氧化作用不仅参与某些正常的生理过程,而且还与许多病理过程密切相关[见中华医学杂志1987;67(12):641]。矽肺是一种严重危害煤矿按尘工人身体健康的职业病,其基本病理变化是肺巨噬细胞吞噬粉尘损伤后所致的肺慢性进行性结节型纤维化。虽然国外已有矽肺和过氧化损伤相关研究的报道,但国内对矽肺机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及其生物学意义的研究却不多。本文采用  相似文献   
5.
徐州矿务集团1003例死亡尘肺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尘肺发生、发展及死亡规律 ,为其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徐州矿务集团 10 0 3例死亡尘肺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 1)死因构成列前四位的是 :尘肺、肺结核、慢性肺心病、肺癌 ;1990年开始 ,死因构成顺序变化为 :尘肺、慢性肺心病、肺癌、脑血管意外 ,肺结核已不再是导致尘肺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2 )死亡尘肺病例累计死亡百分比变化与接尘工龄长短有关 ,接尘工龄 5~ 2 0年间累计死亡百分比呈快速直线上升。 ( 3 )死亡尘肺病例中不同接尘工种之间平均死亡年龄、发病工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纯掘进工、纯采煤工的平均死亡年龄和发病工龄短于其他接尘工种。 ( 4)自七十年代以来 ,尘肺患者死亡年龄和病程呈延长趋势。结论 降低生产环境中粉尘浓度、限制接尘时限是预防和控制尘肺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杜庆国 《工企医刊》2007,20(4):52-52
1病历摘要 患者,男,30岁,体重63kg,系左侧胸腹部车祸伤1天入院.体检:神志清楚,BP10.6/6.6Kpa,HR72次/分,移动性浊音( ),左下腹穿刺抽出不凝血3ml.B超示:腹腔积液、脾破裂.特殊的是该患者曾吸食吗啡及杜冷丁2年,被强制戒毒未果,四肢可见大量针孔及牛皮癣.  相似文献   
7.
1病历摘要患者,男,30岁,体重60kg,双髋及脊柱畸形强直,活动受限十年入院。颈椎大部分强直,双侧髋关节、胸椎、腰椎强直,X线:双髋、脊柱各关节致密强直,RF( ),ESR60mm/h, 其它系统无合并症,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双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30分钟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肌注  相似文献   
8.
煤矿新工人早期肺通气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煤矿粉尘对新工人肺通气功能的早期影响。方法 选择徐州矿务集团新招收的男性工人2 87人为矿工组,选择该集团技工学校在校男生132人为对照组。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家族疾病史、职业史、吸烟史、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肺通气功能随访测定。前瞻性队列调查为期3年,每半个月测定作业场所的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定期测定两组人群的用力肺活量(FVC)和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结果 矿工作业场所的总粉尘平均浓度为2 3.8mg/m3 ,呼吸性粉尘平均浓度为8.9mg/m3 ,均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接尘第1年,矿工组FVC(5 .19L)高于对照组(4.92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 ,第2年和第3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接尘前矿工组FEV1[(4.4 8±0 .4 9)L]高于对照组[(4.2 8±0 .4 8)L];接尘1年时FEV1下降至4 .2 5L ;第2年和第3年FEV1(4.34L)低于对照组(4.5 6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矿工组FEV1呈下降趋势。矿工吸烟者3年中的FVC、FEV1损失量(15 4、184ml)高于不吸烟者(83、91ml)。FVC、FEV1与年龄、身高和体重存在一定相关。结论 粉尘对煤矿新工人的早期肺通气功能有明显影响,FEV1下降比FVC更为明显;吸烟可加重粉尘对肺通气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