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价值及其检出病灶情况与临床病情严重程度、预后评价间的关系。方法:对64例临床疑诊DAI的患者常规行头CT和核磁T1WI、T2WI、DWI和SWI序列扫描,分析其各自信号特征及分布特点,比较各序列上脑内轴索损伤病灶的检出率和检出体积差异,并与GCS评分、GO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WI较其他序列上能更多清楚地显示脑内微小出血灶(P<0.01),而DWI较其他序列能更好更多检出水肿灶(P<0.01)。SWI、DWI检出病灶体积均明显高于T1WI和T2WI,前两者比较经Mann-Whitney U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WI检出的微出血病灶数、总病灶数和体积,DWI检出小水肿病灶数、微出血病灶数、总病灶数和体积,以及各主要病灶分布部位病灶数均与入院时GCS评分、检查前1 h GCS评分及出院后3个月随访GOS评分之间呈负相关(P<0.05),SWI检出小水肿病灶数量与出院后3个月随访GOS评分也具负相关(P<0.05)。结论:联合SWI和DWI序列能非常敏感地检出外伤后DAI患者的脑内微出血灶和小水肿灶,为DAI的早期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价提供更多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郭睿  李牧  杜宏生  冯学泉 《当代医学》2010,16(24):79-8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每组50例。于伤后36~48h开始经不同途径进行额定热卡和氮量的营养支持,监测各项营养指标、代谢指标及营养支持并发症,计算营养费用。结果 EN与PN均有效地维持了各项营养指标,但PN组代谢指标、营养支持并发症及营养费用均显著高于EN组。结论早期EN与PN均能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EN具有简易安全、方便价廉等优点,PN则能提供更全面的营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利用骨库保存自体颅骨修补颅骨缺损的经验。方法 自1998年12月至2001年12月,利用骨库保存自体骨修补颅骨缺损12例。在第一次手术中取下减压骨瓣,并妥善保存。在病人去骨瓣术后3~6个月,进行修补颅骨的手术。结果 12例病人全部达到I期愈合,无感染和皮下积液。术后病人美容效果好,无畸形。术后2年,X线片显示骨质愈合良好。结论 骨库保存的自体颅骨,在颅骨修补采用的骨性材料时应该成为首选。因为是自体颅骨,病人无心理负担,容易接受,节省病人购置人工材料的费用。自体颅骨修补虽然是结构移植,而非存活骨移植,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死骨逐渐被新骨取代,使颅骨再次成为一体,具有人工材料所没有的力学、物理学特性。同时,避免了人工材料修补可能出现的感染、排斥,以及因材料变形导致脑脊液漏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颅内动脉瘤的病死率较高,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最常见的病因。我院自2001年6月~2003年1月采用血管内栓塞疗法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45例,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45例患者,男19例,女26例;年龄35~76岁,平均56.5岁。病程6h~3d。临床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37例,头痛伴视力障碍2例,动眼神经麻痹20例,脑干压迫症状17例。二、影像学检查本组45例患者均行头部CT和脑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检查。(1)CT检查:主要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37例),脑室出血(8例),脑…  相似文献   
5.
杜宏生  肖福顺  王嵩  李牧 《天津医药》2003,31(8):534-535
颅内动脉瘤是脑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 ,尤其是合并脑室出血铸型的患者 ,如果对破裂的Hunt_Hess分级IV_V级动脉瘤的患者采取保守疗法 ,则预后很差 [1,2]。自2001年6月—2002年6月笔者采用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guglielmidetachable,GDC)栓塞治疗合并脑室出血的Hunt_Hess高分级动脉瘤14例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6例 ,女8例 ,年龄38~68岁 ,平均57岁。本组患者均以剧烈头痛起病 ,5例在6h内昏迷。9例发病后存在偏瘫、失语及动眼神经麻痹等一种或多种症状 ,并于6~24h丧失意识。其中全部脑室出血铸型6例 ,14例均存在蛛网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每组50例.于伤后12-24 h开始经不同途径进行额定热卡和氮量的营养支持,监测各项营养指标、代谢指标及营养支持并发症,计算营养费用.结果 EN与PN均有效地维持了各项营养指标,但PN组代谢指标、营养支持并发症及营养费用均显著高于EN组.结论 早期EN与PN均能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EN具有简易安全、方便价廉等优点,PN亦能提供全面的营养.  相似文献   
7.
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6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资料与方法 患者61例,男36例,女25例,年龄23~67岁,平均39岁,病程2~22个月,住院12~40天,平均18天。月经紊乱、闭经、泌乳22例,肢端肥大21例,性功能减退者15例,胡须减少、毛发脱落8例,视力减退20例,视野双颞侧偏盲46例。内分泌检查GH升高者26例,PRI。升高者29例。免疫组化检查诊断为生长激素腺瘤26例,泌乳素腺瘤24例,无功能腺瘤11例。蝶鞍X线片示蝶鞍球形扩大,鞍底变薄,后床突、鞍背骨质吸收者47例。CT及MRI示视交叉受压47例,垂体柄移位者54例,其中11例突入蝶窦。垂体瘤直径1~4cm。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治疗合并脑室出血Hunt-HessⅣ、Ⅴ级破裂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GDC)栓塞治疗合并脑室出血Hunt-Hess高分级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结合脑室外引流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对36例合并脑室出血Hunt-HessⅣ~Ⅴ级动脉瘤病人进行血管内治疗.结果本组动脉瘤均成功栓塞.死亡10例.随访5~12个月,GOS Ⅰ级5例,Ⅱ级8例,Ⅲ级5例,Ⅳ级2例,Ⅴ级6例.结论积极治疗脑室出血,并采用GDC栓塞治疗合并脑室出血Hunt-HessⅣ、Ⅴ级破裂动脉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10.
内窥镜下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颅内肿瘤中,垂体瘤发病率约占10%~15%,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控制、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其中,手术切除是垂体瘤的根治方法。随着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直径小于10mm的微小垂体瘤,或直径虽大于10mm但局限于鞍内、蝶窦内或鞍上中线部位者,一般采用经蝶窦肿瘤切除术。近年来神经内窥镜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成为微侵袭神经外科的重要技术之一。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在应用此技术的基础上,向着更精细微创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