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7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接受颅内支架植入术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回顾成功实施颅内支架植入术的39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基线资料,对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大脑中动脉狭窄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脉动指数(PI)进行分析,比较手术前后病变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39例患者中1例术后狭窄改善不明显,38例动脉平均管径狭窄率由治疗前(80.3±8.5)%改善为术后即刻(16.3±9.2)%(P=0.011).术后1周、术后3个月大脑中动脉狭窄段PSV与术前比较有明显降低(P=0.023),PI也较术前明显降低(P=0.028).术后3个月时2例患者平均PSV回复升高31%~39%;术后3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平均PSV略有升高(P=0.129),PI稍有增高(P=0.11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接受颅内支架植入术后短期内脑血流得到有效增加,长期血流改善程度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球囊封堵术1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效果。方法经股动脉穿刺入路,将造影导管送入颈动脉进行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再将同轴微导管超选入瘘口内,将可脱球囊充盈脱下栓塞瘘口,达到治愈目的。结果本组140例病人中有126例治疗后痊愈,14例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未出现永久性严重并发症,随访3个月~3年,15例病人复发。结论经导管介入栓塞瘘口是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一种行之有效方法,其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为治疗该病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颅内段椎动脉、基底动脉闭塞腔内再开通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11例优势椎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闭塞患者行腔内开通,记录分析术中各种并发症和相关危险因素,比较开通前、开通后及随访期间TIMI血流分级、mRS评分。结果 9例开通(成功率80%),闭塞远端中位TIMI血流分级由术前的1级提升到术后的3级(P〈0.05);中位mRS评分术前5分,术后48 h为5分,3个月随访为4分(P〉0.05)。1例椎动脉支架成形结合基底动脉接触溶栓并发颞叶出血,脑干新发梗死2例(其中1例术中基底动脉夹层,开通失败),围手术期并发症总计3例、发生率27. 3%。亚组分析提示单纯椎动脉颅内段闭塞可能较基底动脉受累再开通率高、并发症少、临床预后较好。结论椎基底动脉闭塞腔内开通技术可行,术后血流分级和mRS评分有所改善,但鉴于其并发症发生率高、部分患者预后差,临床应严格筛选病例、谨慎开展。  相似文献   
4.
791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大型宽颈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支架配合弹簧圈治疗宽颈大型动脉瘤的经验。方法采用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使用使用微导管穿越支架(stent-jacket)"技术,"支架稳定微导管(stent-jailing)"技术,"Y型支架(Y-configuration)"技术,"冰淇淋(Wafflecone)"技术,对吻支架(Kissingstent)技术等,治疗27例颅内大型、巨大型宽颈动脉瘤。结果 16例致密填塞,11例大部分栓塞。所有患者术前症状不同程度地改善。3~9个月后复查,4例出现弹簧圈压缩、动脉瘤再通,进行第二次栓塞治疗。其余动脉瘤稳定。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可以提高致密栓塞率,降低动脉瘤复发的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颅内大型宽颈动脉瘤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非急性期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ICAO)血管内再通治疗的单中心临床结果提出一种新的患者分类方法, 明确最适合血管内再通治疗的ICAO患者类型。方法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血管内再通治疗的140例非急性期症状性ICAO患者进入研究。根据患者病变血管闭塞节段、闭塞时间、斑块性质、闭塞部位是否钙化及闭塞节段成角将患者分为低风险组(57例)、中风险组(54例)及高风险组(29例)3组, 比较3组患者血管再通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90 d预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结果术后即刻血管再通率为82.9%(114/140), 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4%(16/140), 围手术期内死亡率为0.7%(1/140)。低风险组、中风险组至高风险组患者再通成功率依次为100%、85.2%和37.9%, 围手术期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0%、11.1%和34.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 d时109例患者预后良好, 27例患者预后不良。低风险组、中风险组至高风险组患者预后良好率分别为98....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内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行血管内再通治疗术中合并使用替罗非班对颅内出血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接受血管内再通治疗的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中使用替罗非班与未使用替罗非班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点、治疗方式以及颅内出血并发症等差异。 结果共计纳入173例患者接受血管内再通治疗,其中替罗非班组87例,非替罗非班组86例,替罗非班组中后循环(39.08% vs 25.58%,P=0.034)、糖尿病(24.14% vs 10.47%,P=0.026)比例显著高于非替罗非班组,非替罗非班组中房颤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替罗非班组(P<0.001),两组患者手术再通率及随访90 d预后良好比例相当,围手术期颅内出血并发症未见差异。 结论血管内再通治疗合并使用替罗非班是相对安全的,并未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Apollo支架治疗椎动脉起始部和颅内段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介入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使用Apollo支架治疗椎动脉单发狭窄103例患者的资料,共103处狭窄,根据狭窄部位分为椎动脉起始部组(33例)和椎动脉颅内段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预后、再狭窄率及并发症。结果①支架到位率为100%。术后即刻造影显示,残余狭窄率<10%的有86处,其余16处的残余狭窄率均<20%,1处因出血用弹簧圈闭塞。②有3例在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占2.9%(3/103),其中1例并发脑出血,2例并发脑梗死,均为椎动脉颅内段组患者。椎动脉起始部组并发症的发生率(0/33)与颅内段组(3/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9。③术后6个月影像学随访67例,其中13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椎动脉起始部组再狭窄的发生率(32.1%,9/28)高于颅内段组(10.3%,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④术后临床随访94例,平均9个月,无死亡病例。有8例再次发生后循环脑梗死,其中椎动脉起始部组3例(3/30,10.0%),颅内段组5例(5/64,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pollo支架治疗椎动脉狭窄是安全、有效的。椎动脉颅内段组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起始部组,而椎动脉起始部组再狭窄的发生率高于颅内段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17例颅内段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5月至2011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介入科共收治17例颅内段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接受血管内治疗。3例栓塞动脉瘤的同时闭塞载瘤动脉,14例采用血管内重建技术:12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技术,2例单纯多个支架载瘤动脉塑性。术后3个月~1年复查造影。结果17例血管内治疗中手术成功率100%,无并发症发生。随访中有15例完全治愈,动脉瘤完全不显影;2例单纯多个支架载瘤动脉塑性病例动脉瘤保持稳定。在平均14.4月中的随访中,所有患者一般状态平稳,没有再出血或梗死。结论血管内治疗颅内段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安全的。与结构破坏性手术相比,我们更倾向于选择结构重建性手术:使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或多支架血管内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9.
病例1 女,31岁,孕36周,入院前20 h 余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一过性右侧肢体感觉麻木、活动不灵。CT 检查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头颅 MRI 显示近基底动脉尖部位囊性动脉瘤。入院后第2天全脑血管造影,测量动脉瘤最大径约23 mm,动脉瘤内附壁血栓。住院第5天剖腹产出1健康女婴,剖腹产后第8天行动脉瘤栓塞术。Solitaire AB(美国 ev3公司)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术后给予替罗非班(欣维宁)8 mL/h 泵入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术后29 h 突发深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直径5 mm,不规则圆形,对光反射消失,自主呼吸消失,腰椎穿刺引流出脑脊液呈鲜红色,术后35 h 死亡(图1A~C)。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前影像评估对介入治疗适应证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 26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介入治疗前全部行DSA、高分辨率MRI斑块成像、CT或MR灌注成像,分别对脑供血动脉、动脉狭窄程度和斑块性质及成分、脑血流灌注情况等进行评价.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患者,根据高分辨MRI表现分析斑块性质,对不稳定性斑块患者行介入治疗;而对动脉炎性狭窄的患者则采用药物治疗.随访观察有无再发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结果 18例患者MRI表现为血管偏心狭窄、病灶轻度强化或不强化,DSA表现为Mori B型或C型病变,判断狭窄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这18例中13例为不稳定斑块;1例为稳定斑块伴灌注失代偿,给予颅内支架成形术;其余4例稳定斑块引起狭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8例狭窄由动脉炎引起,MRI显示狭窄病变处内膜向心性增厚和环形强化,采取内科保守治疗.本组患者随访1.0~8.0个月,中位时间6.0个月,平均(5.2±3.1)个月,未再出现狭窄病变相关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卒中.结论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治疗前进行综合影像评估,对于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