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57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136篇
预防医学   100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50篇
  1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种国产氧化型染化剂的遗低毒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Ames试验及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对市售的5种氧化型染化剂进行了遗传毒性研究。所测的5种染发剂,不论有有无S9活化系统的情况下,对TA100皆未显示出回变性。在S9活化系统存在下,有2种染发剂对TA98有回变作用。其余不论在有无S9活化系统的情况下皆未呈现出诱变性。5种染发剂按照本次所用试验方案其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皆为阴性。结合国外有关报道,染发剂的长期使用和职业接触可能会给人类带来滞在影响,但有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食管胃吻合肌瓣成形术(Kamikawa吻合)在治疗肿瘤最大径>5 cm的食管胃结合部(EGJ)平滑肌瘤或胃肠间质瘤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并施行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和Kamikawa吻合的EGJ平滑肌瘤和胃肠间质瘤病例资料。肿瘤均侵犯贲门齿状线,且最大径>5 cm;排除需急诊手术和合并有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后,共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29-49岁。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后,把残胃提出腹腔外,距残胃前壁近端3-4 cm处亚甲蓝标记"H"形,并沿"H"形切开胃壁浆肌层,沿纵行切开线向两侧分离黏膜下层和肌层之间的间隙,制作浆肌瓣;将残胃放回腹腔,腹腔镜下将"H"形上边与食管后壁距断端4-5 cm处间断缝合4针;切开食管残端,在"H"形的下边切开黏膜下层和黏膜层,进入胃腔;腹腔镜下将食管断端后壁与残胃黏膜层和黏膜下层连续缝合,食管断端前壁与残胃全层连续缝合,将胃前壁浆肌瓣缝合包埋食管,完成消化道重建。观察患者术中并发症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和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中位时间为239(192-261)min,Kamikawa吻合中位时间为149(102-163)min,术中中位出血量为35(20-200)ml。4例患者均术后第1天拔除腹腔引流管和胃管,并恢复流质饮食,术后住院中位时间为6(6-8)d。术后病理提示,3例平滑肌瘤,1例胃肠间质瘤。术后无吻合口漏及狭窄等并发症,未观察到反流症状。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2(11-29)个月,4例患者复查胃镜均未见反流性食管炎。结论对于>5 cm的EGJ平滑肌瘤或胃肠间质瘤,近端胃切除术后应用腹腔镜辅助Kamikawa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采用荧光偏振及ESR(电子自旋共振)技术观察铅对心肌细胞膜脂、膜蛋白运动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1~100μmol/L铅可使荧光偏振度P值及微粘度η值呈增加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在同一剂量相同作用时间下,铅对τC值有明显影响,在1~50μmol/L范围内呈剂量反应关系,即随铅剂量增大,τC值增大。τC增大,膜蛋白运动减慢;τC减小,膜蛋白运动加快。提示铅对心肌细胞膜蛋白的影响大于膜脂。  相似文献   
4.
苯丙胺类物质及其检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苯丙胺类物质为目前最流行的滥用药物之一。在我国滥用的“摇头丸”是由十几种苯丙胺类物质分别与其他化学物质相混合所制成的毒品。根据苯丙胺类毒品发展的迅猛程度 ,有专家估计甲基苯丙胺盐酸盐 (冰毒 )将来会取代海洛因 ,成为世界第一大毒品。滥用者对冰毒的精神依赖要远远大于身体依赖 ,表现出的戒断症状也不像海洛因那样明显。因此 ,它具有更大的欺骗性 ,这可能是造成群体性滥用流行的原因之一。事实上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不仅对滥用者个体造成严重损伤 ,对社会危害也很大。本文就近些年来对苯丙胺类药物结构、特性、代谢产物及其检测方…  相似文献   
5.
肝纤维化指标联合检测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指由多种慢性疾病引起的肝脏持续的创伤修复反应而导致的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ECM)过度沉积,是一切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学基础,是肝硬化的前期表现。肝纤维化过程中ECM过渡沉积,导致肝脏纤维结节形成并破坏正常的肝脏结构,最终发展成为肝硬化而出现肝脏功能的衰退,甚至有演变为肝细胞癌的可能性。肝纤维化阶段其病理过程是可逆的,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减缓或防止发展为肝硬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宝灵颗粒治疗小儿脾胃不和型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脾胃不和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1例给予多潘立酮片治疗,治疗组62例给予健宝灵颗粒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2组治疗前后的体质量、进食量、血红蛋白含量及血锌含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7%,对照组为7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后体质量稍有增加,但同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2组进食量均显著增加,血锌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显著升高(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宝灵颗粒治疗小儿脾胃不和型厌食症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动物水平研究超声联合微泡增效骨髓干细胞(BMSCs)心肌移植的作用,为临床上提高心肌梗死后BMSCs移植效率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方法12只中国家猪分别体外分离纯化BMSCs,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标记;介入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成功后14d经冠状动脉注入自体BMSCs;实验组先注入微泡后再注入BMSCs,同时行超声辐射。术后行磁共振检查;心肌做病理切光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①两组在心肌梗死区和梗死周边区磁共振上均见SPIO标记的BMSCs形成的低密度区;②实验组较对照组普鲁士蓝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0.01);③两组心肌超微结构无差异,但B1组见血管内皮间隙增宽。结论超声辐射微泡可增加自体BMSCs心脏的移植效率。  相似文献   
8.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专设“脾胃胜衰”一章,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其病因、病机、症状、治法及其与五脏、阴阳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指出脾胃脏腑胜衰及五行乘侮均可伤及脾胃,影响正常功能的发挥。糖尿病前期可归属于中医“脾瘅”范畴,其病因为“数食甘美而多”,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强调脾胃受损在糖尿病前期发病中的重要性,病位关键脏腑即在于脾和胃,两者协调则纳化正常,若一方偏胜或偏衰,阴阳失衡,则会表现出不同的病理状态。因此,基于“脾胃胜衰论”,提出胜衰失衡是脾瘅的核心病机。脾瘅不同阶段,病机变化有别,早期可表现为脾胃俱旺致中满壅实,中期可表现为胃强脾弱致中盛气虚,晚期则以脾胃俱虚、中弱不化为主。五行生克相关,余脏腑的病变也会影响人体正常的血糖代谢,导致脾瘅期的出现,提出脾瘅传变期,其病机在于五行乘侮致中衡不守。因此,恢复脾胃胜衰失衡成为治疗糖尿病前期的重要着力点,中医早期辨证干预与治疗,可以充分发挥“治未病”优势。  相似文献   
9.
细菌快速检测试纸片法与传统方法培养结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细菌快速检测试纸片法与传统的方法在细菌检测结果上的差异。方法用试纸片法对物体表面污染菌总数和大肠杆菌进行检测,同时与传统方法作平行比较。结果检测细菌总数,用常规方法培养48 h后,细菌生长正常;而纸片法培养48 h,营养琼脂平板上无菌生长,继续培养至72 h才出现菌落。大肠菌群检测中,传统9管发酵法培养24h即有菌生长,国产大肠菌群快速检测试纸法培养36 h和日本产试纸片培养48 h才出现肉眼可见菌落。结论细菌快速检测试纸片虽能简化操作,但存在技术缺陷,且成本高。  相似文献   
10.
牙科医师体表和诊室环境的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张昕  任蕾  李金陆  龚怡 《北京口腔医学》2006,14(3):201-202,205
目的 通过牙科医师治疗过程中,身体表面及诊室空气各处的细菌检测,了解牙体治疗和牙周治疗时对医师和空气的污染情况.方法 牙科医师进行牙体、牙周治疗时,将普通血培养基固定在其口罩、防护眼镜、胸前体表及固定在牙科治疗椅照明灯、牙科治疗椅旁屏风处,暴露1 min,实验室37℃培养24 h,各取10例,计算均值.诊室连续使用3.5 h后,将普通血培养基放置于牙科治疗椅水杯平台、牙科治疗椅后方2 m远的护士操作台表面,暴露5 min,实验室37℃培养24 h,隔日1次,共取10次,统计菌落均值,计算空气细菌菌落总数.结果 牙科医师身体表面不同部位及牙科治疗椅周边均被污染,污染最严重的是口罩,与防护眼镜的污染有显著性差异(P<0.05);诊室使用后,空气污染明显.结论 在口腔治疗过程中,牙科医师和牙科治疗椅周边的污染均十分严重;诊室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明显高于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医师应注重自身防护,诊室设备、空气应及时消毒、灭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