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骨代谢指标变化及接受TNF-α拮抗剂治疗对AS患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测定25名AS高活动(ASDAS>2.1)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炎症指标、血清骨钙素N端中分子(N-MID)、β胶原降解产物(?-Crosslaps)及总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水平,计算ASDAS,后经TNF-α拮抗剂治疗12周后复查上述骨代谢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 AS治疗前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治疗前组血清?-Crosslaps、N-MID和P1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经12周TNF-α治疗前后组间比较,AS治疗后组ASDAS评分、ESR和CRP指标均较AS治疗前组降低,TNF-α拮抗剂治疗后AS组在疾病活动度方面有明显改善;AS组治疗后?-Crosslaps显著降低(P>0.05), N-MID和P1NP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拮抗剂治疗不仅可改善AS疾病活动度,同时对AS患者骨吸收骨破坏进行有效的阻止。  相似文献   
2.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益肾蠲痹丸有显著的补肾化瘀作用,能调节免疫功能并修复因类风湿性关节炎(RA)引起的骨质破坏。现将本院临床应用该药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参考。方法将2016年7月-2018年9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106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参照骨质疏松症的判定标准分成骨量减少组60例、骨质疏松症组46例;并将骨质疏松症组患者依据年龄分成60岁~69岁组15例、70岁~79岁组17例、≥80岁组14例;同期选择50例正常老年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对各组血清TNF-α、IL-1β、IL-2、IL-6、IL-8、IL-10水平进行检测,测定骨密度,并分析血清细胞因子和骨密度相关性。结果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症组血清IL-2、IL-6、IL-8、IL-10表达低于健康对照组,血清TNF-α、IL-1β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骨质疏松症组血清IL-2、IL-6、IL-8、IL-10表达低于骨量减少组,血清TNF-α、IL-1β表达高于骨量减少组(P<0.05);骨质疏松症组患者随年龄增长,血清IL-2、IL-6、IL-8、IL-10表达呈逐渐减少趋势,血清TNF-α、IL-1β表达呈增高趋势(P<0.05);骨质疏松症组患者的血清IL-2、IL-6、IL-8、IL-10表达和腰椎骨密度均显示为正相关(r值分别为0.309、0.311、0.274、0.407,P<0.05);血清TNF-α、IL-1β表达和腰椎骨密度显示为负相关(r值分别为-0.308、-0.312,P<0.05)。结论血清TNF-α、IL-1β、IL-2、IL-6、IL-8、IL-10等细胞因子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参与作用,积极检测细胞因子表达能为临床诊治骨质疏松症、评估预后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关节内注射帕瑞昔布和透明质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 40名患有膝骨关节炎的病人随机分为帕瑞昔布注射组(n=20)和透明质酸注射组(n=20)。帕瑞昔布或者透明质酸每周给药1次,共5次。分别在治疗前、末次注射后1周记录Lequesne’s功能指数、疼痛视觉模拟刻度(VAS)、病人和医生的整体评估以及安全性。结果末次注射后1周帕瑞昔布注射组的病人VAS评分较透明质酸组显著降低(P<0.05),其它评价指标都相对于基线水平显著改善,但是两组间比较无差异,两组均无严重的副作用发生。结论关节内注射帕瑞昔布可有效治疗膝骨关节炎,对于疼痛的改善优于透明质酸。  相似文献   
6.
陈杨畅  李素蘋  项光博  金珍木 《浙江医学》2018,40(22):2466-2469
目的观察绝经后女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前臂骨密度(BMD)的变化,探讨前臂BMD对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绝经后女性RA患者193例,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非受力(左)侧前臂远端1/3处BMD,并测量中轴部分[正位腰椎(L2~4段)及左髋部]BMD。根据中轴部位BMD值,将RA患者分为正常及异常者,比较不同患者前臂BMD、骨矿含量及T值。采用ROC曲线分析前臂BMD对不同部位骨质疏松的预测价值。结果中轴BMD值异常164例,其中骨量减少71例,骨质疏松74例,严重骨质疏松19例;中轴BMD值正常仅29例。前臂BMD值异常146例,其中骨量减少60例,骨质疏松67例,严重骨质疏松19例;前臂BMD值正常47例。中轴BMD正常者年龄明显小于异常者,前臂BMD、骨矿含量及T值均明显优于异常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腰椎、左髋部BMD正常者年龄均明显小于异常者,前臂BMD、骨矿含量及T值均明显优于异常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OC曲线显示:前臂BMD诊断腰椎骨质疏松的AUC为0.932,最佳T值为0.355,灵敏度为0.814,特异度为0.951;前臂BMD诊断左髋部骨质疏松的AUC为0.955,最佳T值为0.365,灵敏度为0.776,特异度为0.973。结论前臂BMD对腰椎、左髋部骨质疏松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可作为诊断绝经后女性RA患者椎体、髋部骨质疏松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7.
开同治疗慢性维持性血透患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α 酮酸制剂开同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营养状况的效果。方法 :用体检、生化分析、调查问卷等方法对 3 2例慢性维持性血透患者应用开同治疗前后进行营养状况的评价 ,同时与 3 6例未经开同治疗的慢性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开同治疗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浓度均显著上升 (P <0 0 0 1) ,体质指数BMI、MNA评分也明显升高 (P <0 0 0 1) ,而对照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浓度有上升 ,但前白蛋白浓度、体质指数BMI、MNA评分无明显上升。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透患者予以正规的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以及合理的饮食结构调整结合α 酮酸制剂 (开同 )治疗 ,可以改善其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RA患者157例,根据疾病活动度分为轻、中、重度三个亚组;对照组为体检中心的体检健康者32例。观察其肿、痛关节数、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常规、肝、肾功能等临床指标。结果 RA组的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活动性RA患者血清中TNF-α水平高低可作为反映RA病情活动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透析前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与心血管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GFR(15—59)mL/(min·1.73m^2)的CK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发生率。方法观察CKDⅢ-Ⅳ期患者36例,与29例健康对照者以及32例ESRD患者比较,分析其炎症指标血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CKDⅢ-Ⅳ期的患者与ESRD患者的IL-6、TNF-α、Hcy、hsCRP均较正常人群偏高(P〈0.05)。结论在CKDⅢ-Ⅳ期患者中已经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