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药学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并总结成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临床特点,以提高本病诊治水平.方法:对12例诊断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成人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和随访观察,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有前驱病史者占75%.临床表现以运动障碍及意识障碍多见,各占75%、58.3%.头MRI示病变主要累及脑白质,亦可累及深部灰质.11例患者于病程2~23 d首次行头MRI检查即见异常改变,1例于病程第29天及第60天行头MRI检查均未见异常,至第70天始见异常.11例使用激素治疗:随访2~7年,1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余11例皆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结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常发生在感染或疫苗接种后,临床出现神经系统多部位、弥漫性受累的表现.MRI检查可见特征性改变,但少数患者病程早期MRI检查亦可无异常发现.此现象发生机制尚不明确,需进一步研究.此病多为单相病程,也可以复发,与多发性硬化鉴别较困难,应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2.
颞叶癫(癎)是较为常见的癫(癎)类型,由颞叶及颞叶附近的病变引起,以反复、自发的(癎)性发作为特征,极易导致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丰富环境能够对正常脑以及脑缺血、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脑损伤,有神经功能促进作用.目前关于颞叶癫(癎)方面的报道甚少,文中就有关丰富环境与颞叶癫(癎)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我国人群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11年5月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人血管性痴呆ApoE基因多态性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个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人携带ε4等位基因的个体发生血管性痴呆的危险性的合并OR值为2.20[95%CI(1.81,2.66)];中国汉族人携带ε4等位基因的个体发生血管性痴呆的危险性的合并OR值为3.11[95%CI(2.06,4.69)]。结论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血管性痴呆相关,携带ε4等位基因的个体有发生血管性痴呆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寻找能预测患者早期死亡的因素.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12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0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情况,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0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表现以头痛(100%)、发热(80%)、神智改变(63.3%)、视力(43.3%)、听力(20%)障碍、其他颅神经受累(53.3%)为主;单因素相关分析表明:其他颅神经受累(P<0.05)、既往存在慢性疾病(P<0.05)、粒细胞比率升高(P<0.01)与患者14d死亡呈正相关,而联合抗真菌治疗(P<0.01)与患者14d死亡呈负相关;二分类因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backward LR)表明:其他颅神经受累(OR 37.14,P<0.01)、粒细胞比率升高(OR 37.14,P<0.01)及治疗力度不够(OR0.00,P<0.01)与患者14d死亡强相关.结论 其他颅神经受累、粒细胞比率降低及治疗力度不够是隐球菌脑膜炎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以及细菌学特点。方法收集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的18例病例资料,对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细菌学特点等进行复习、讨论。结果 2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脑出血病人临床表现以头痛、偏瘫及意识障碍为多见,多数为单发或多发实质出血,出血部位多见于脑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为最常见致病菌,二尖瓣受累最常见。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脑出血较为少见,当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临床医生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丰富环境对颞叶癫(痫)大鼠齿状回新生细胞分化和存活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成年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丰富环境+假手术组、癫(痫)组、丰富环境+癫(痫)组,各组均n=15.大鼠侧脑室注射海人酸制作颞叶癫(痫)模型.丰富环境干预30 d后,应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大鼠海马齿状回的新生细胞分化和存活情况,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蛋白激酶A(PKA)表达水平.结果 丰富环境+假手术组、丰富环境+癫(痫)组齿状回新生细胞标记物(BrdU)和新生成熟神经细胞标记物(BrdU/NeuN)阳性细胞数分别多于假手术组、癫(痫)组(P<0.05),而新生星形胶质细胞BrdU/GFAP阳性细胞数无统计学意义,并且丰富环境+假手术组、丰富环境+癫(痫)组海马BDNF和pCREB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高于假手术组、癫(痫)组(P<o.05),而PKA蛋白表达水平无增高.结论 丰富环境可能通过增强pCREB/BDNF通路促进成年颞叶癫(痫)大鼠海马齿状回的神经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甲泼尼龙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成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诊断为ADEM的成人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主要的治疗方法分为甲泼尼龙加丙种球蛋白(MPS+IG)组及甲泼尼龙(MPS)组,以2组患者Kurtzke神经功能障碍量表(EDSS)评分反映疗效,比较两组治疗7d、15d的EDSS评分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7d时MPS+IG组的EDSS评分为2.7±1.5,明显低于MPS组的EDSS评分3.8±1.7(P<0.05),治疗15d时两组的EDSS评分及随访期间的复发病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成人ADEM在治疗早期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加快病情好转,效果优于单用甲泼尼龙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TP结合盒G亚组成员1(ABCG1)的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收集38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例组)与380名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按改良的TOAST分型将病例组分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型亚组(207例)和小动脉闭塞型亚组(182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酶检测方法测定ABCG1基因rs225374位点的多态性。结果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型亚组,rs225374位点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5.6%vs 17.9%,P=0.030;49.8%vs 43.4%,P=0.037);小动脉闭塞型亚组与对照组比较,rs225374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ABCG1基因rs225374位点的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外周血中microRNA的表达特点,探讨miR-21在脑出血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与脑出血后时间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选择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正常对照组来自健康志愿者,并要求年龄和性别等因素与病例组匹配。采集4例病例组患者和与之相匹配的4例对照组患者外周静脉血,提取血清,抽提RNA,采用microRNA芯片技术分析microRNA在各组间的表达情况,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的差异性及microRNA表达的差异性。运用靶基因预测软件及文献复习,挑选出可能与ICH相关的microRNA(miR-21)及其靶基因,采集31例病例组患者在脑出血后6h、24h、72h及7d的外周血,采集11例对照组患者外周血,提取血清,抽提RNA,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miR-21在脑出血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与出血时间的相关性,探讨其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结果microRNA芯片结果显示,脑出血患者外周血中,共有101种microRNA表达下调(fold change1.5),53种microRNA有统计学差异;表达上调的microRNA共有10种,其中2种呈差异性表达;通过靶基因预测软件及文献复习,分析miR-21可能与脑出血的多个病理机制相关;real-time PCR验证实验结果与芯片结果一致,miR-21在脑出血患者外周血中表达下调;且miR-21在发病6h、24h、72h及7d各个时间点表达随时间呈曲线变化趋势。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清中存在着特异性的mico RNA表达谱;miR-21在脑出血患者外周血中随时间变化表达下调,且其变化趋势与脑出血后水肿程度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YBA基因的多态性位点与急性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84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33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CYBA基因rs4673和rs3180279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rs4673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脑梗死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组男性患者rs3180279位点GC、GG基因型的频率低于对照组,CC基因型的频率高于对照组(P=0.034)。结论 CYBA基因的rs4673位点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的急性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无相关性,男性rs3180279位点GG+GC基因型的携带者较CC基因型携带者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病率可能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