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中药敷脐加穴位按摩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 维持性血液透析便秘患者75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均予饮食指导、排便训练、运动干预、腹部按摩等常规护理。对照组用大黄、番泻叶等缓泻药。观察组采用中药敷脐加穴位按摩。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42.1%)高于对照组(18.9%),复发率(21.2%)低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敷脐穴位按摩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便秘疗效好,且操作简单、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2.
<正>叶望云,教授、主任医师,湖北省中医大师。1954年毕业于中南同济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历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理事、湖北省微循环学会副理事长、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理事长、武汉市微循环学会副理事长、《微循环学杂志》编委等职。曾参加多项国家课题的研究,其中6项通过鉴定,评为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国内先进各2项,发表中西医结合的科技论文40余篇。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介入治疗等多种肿瘤相关新型治疗方法不断取得突破,许多肿瘤患者从中受益,病情得到有效缓解。但癌症仍是当前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死亡率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1]。在中国,癌症作为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严重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2]。肿瘤免疫疗法是当前肿瘤治疗和药物开发的最新热点,其通过改善T细胞耗竭、增加T细胞浸润以及T细胞杀伤功能重新驱动肿瘤组织内固有免疫细胞杀伤功能,恢复机体正常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4.
分析12例神经外科患者发生管道意外的原因,探讨防范对策。管道意外的常见原因为疾病因素、管道固定不良、肢体未有效约束、护理巡视不到位及与患者沟通障碍等。认为加强组织管理和管道管理,对患者适当镇静与约束,做好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能达到预防管道意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6.
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发病广泛且给患者带来的症状痛苦,是影响患者对化疗依从性的首要因素,部分化疗药物患者使用后出现了中医学“阳热火毒”类病邪的致病表现。营卫二气源于水谷,奉养全身抵御外邪;脏腑调摄,升降出入,生长收藏,是人体保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关键。现从营卫、脏腑理论入手,结合临床实际,探究化疗毒副作用的产生机制,为运用中医药减轻化疗症状探寻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2018年我国最新癌症报告显示,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肿瘤中居第2位。胃癌是全球第5大常见癌症,2018年新发病例超过1000000例,其中估计有783000例死亡(相当于全球每12例胃癌病例就有1例死亡),居癌症死亡率的第3位[1]。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参与、多步骤演变的复杂病理过程,是人口、生活饮食、遗传、感染和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尽管本病的全球发病率在下降,但近90%胃癌患者在被诊断时已是进展期,使患者错失最佳手术期。即使患者接受了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其5年生存率仍低于30%。《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明确指出癌症的早期预防控制、早期筛查诊断和早期精准治疗是降低癌症发病及提高生存率的主要策略。因此,筛选早期胃癌特有分子靶点对胃癌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是改变我国胃癌诊治严峻形势的高效可行途径。肝细胞核因子4α(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 4α,HNF4α)是细胞核受体之一,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转录因子,其在促进胃癌发生发展、影响胃癌预后等方面的作用正逐渐受到重视,可能成为胃癌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重要分子靶点之一。本文就HNF-4α与胃癌致病因素、癌前病变、病情进展、侵袭转移及诊断预后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骶髂关节骨髓水肿加拿大脊柱骨关节研究协会评分系统(SPARC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5例临床确诊的AS患者,依据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评估病情的活动性。患者行骶髂关节MRI及CT扫描,依据SPARCC对AS骶髂关节骨髓水肿程度进行评分,分析骨髓水肿SPARCC评分与病情活动性BASDAI评分的相关性。病情进展程度依据AS骶髂关节CT表现分级,分为早期(0级)和中晚期(ⅢⅡ级)和中晚期(Ⅲ级)2组,比较2组骨髓水肿SPARCC评分差异。结果:骨髓水肿SPARCC评分与病情活动BASDAI评分呈正相关(rs=0.645,P<0.05),不同病情进展程度2组间骨髓水肿SPARC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骶髂关节骨髓水肿SPARCC评分作为判定病情活动性的依据,可有效、全程监测AS患者病情活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脏器受累及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初治SLE患者120例作为SLE组,同时选取同期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依据有无肾脏受累或者浆膜炎将SLE患者分为狼疮肾炎(LN)组和无LN组,浆膜炎组和无浆膜炎组,采用SLE疾病活动指数2000(SLEDAI-2000)评估疾病活动度,SLE-DAI<15分为轻中度疾病活动组,SLEDAI>15分为重度疾病活动组。分别比较以上各组的PLR值。同时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PLR与SLE患者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itic回归模型分析PLR与SLE疾病活动度之间的关系,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PLR在SLE诊断及活动性评估中的价值。结果SLE组PLR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而红细胞分布宽度、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N组PLR明显高于无LN组,合并有浆膜炎组PLR明显高于无浆膜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疾病活动(SLEDA≥15分)的SLE患者有78例,中重度疾病活动(SLEDAI<15分)的SLE患者有42例,重度疾病活动组PLR值明显高于轻中度疾病活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LR分别与CRP(r=0.567,P=0.015),SLEDAI评分(r=0.875,P=0.001)呈正相关,与血清总蛋白(=-0.502,P=0.002),血清白蛋白(r=-0.611,P<0.001)呈负相关;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R是SLE患者疾病活动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PLR用于诊断SLE的最佳截断值为174.78,敏感性为70.89%,特异性为87.14%,AUC=0.735,95%CI 0.681~0.813。PLR用于诊断LN的最佳截断值为178.97,敏感性为64.12%,特异性为83.09%,AUC=0.713,95%CI 0.667~0.794。PLR用于诊断SLE患者重度疾病活动的最佳截断值为187.04,敏感性为56.19%,特异性为76.09%,AUC=0.702,95%CI 0.613~0.737。结论PLR与SLE患者的肾脏受累浆膜炎及疾病活动密切相关,提示其作为一种新的炎症指标,对评估SLE疾病活动及脏器受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