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工作坊在护理本科实习生儿科静脉留置针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14名护理本科实习生分为观察组(n=106)和对照组(n=108)。观察组采用工作坊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分别在培训前和培训后进行护理临床决策意识量表(clinical decision making in nursing scale,CDMNS)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的填写及理论考核,并在培训后进行操作考核。采用SPSS 19.0进行t检验和U检验。结果观察组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临床决策意识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本科实习生儿科静脉留置针培训中采用工作坊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ntestinal lymphangiectasia ,IL )是一种蛋白质丢失性肠病,临床以低蛋白血症、水肿、腹泻和腹腔积液等为特点[1],首例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由 Waldmann 等[2]于1961年报道,根据病因小肠淋巴管扩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常由先天性淋巴管发育不良所致,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3],继发性常继发于各种导致淋巴管阻塞的疾病,现将本院收治的9例小肠淋巴管扩张症患儿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庭照料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3岁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庭照料者97名实施入院阶段、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全程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并评价干预前后照料者的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后照料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提高(P0.01),焦虑和抑郁评分降低(P0.01)。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庭照料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或消除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科患者常见的心理状态及应采取的护理对策。方法针对儿科患者的不同情况特点,分别对待,充分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高效,人性化的服务。结果通过对不同年龄段患儿的护理,使患儿能积极地配合治疗,以便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结论近年来,护士的护理范围和内容在不断扩大,患者的心理护理尤其受到重视,已成为当今医院现代化护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儿科患者的康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