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3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道系统的解剖关系复杂,变异较多,术中的任何大意和失误,都可能发生医源性损伤。胆道一旦遭受损伤,若处理不当,损伤部位胆管可能形成狭窄,后果严重。为吸取经验教训,本文将1985~1995年以来10树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病例(包括本院和外院的),就其损伤原因,诊断处理及预防措施作一分析讨论。临床资料本组10例中,男3例,女7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63岁,平均49.6岁。全组10例肝外胆管损伤,发生在急诊手术4例、择期手术6例。其中损伤发生在胆囊切除术7例,胆总管探查2例,12指肠外伤修补术1例。1损伤部位及程度:左右肝管交汇处横…  相似文献   
2.
阻塞性黄疸:PTC下胆管钳夹活检的技术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切实可行的胆管病理学检查新途径.资料与方法连续92例阻塞性黄疸患者接受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和经皮肝穿胆管引流(PTCD)治疗.PTCD过程中,影像监测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向胆管内引入活检钳对梗阻段钳夹活检,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统计学分析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计算法,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结果 92例钳夹活检患者90例成功获得组织块,技术成功率97.83%(90/92).钳夹活检敏感性为88.04%,63例胆管癌性恶性肿瘤钳夹活检敏感性较25例非胆管癌性恶性肿瘤高(93.65%比72.00%,P<0.05).结论PTC下胆管钳夹活检操作简单,创伤小,敏感性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胆管病理学诊断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食管胃吻合口-胸腔瘘的影像学诊断和介入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食管胃吻合口-胸腔瘘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食管胃吻合口-胸腔瘘的口服碘水造影及CT表现;透视下,置入蘑菇状覆膜内支架封堵瘘口。结果:6例口服碘水造影显示对比剂均经吻合口溢入胸腔;6例螺旋CT检查,其中5例显示吻合口与胸腔相通,1例瘘口小而未显示。全部病例顺利置入内支架,既完全封堵了瘘口,又解决了进食问题。结论:根据口服碘水造影和螺旋CT征象可以诊断食管胃吻合口-胸腔瘘,置入蘑菇状覆膜内支架封堵瘘口操作简单、安全、近期疗效明显,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右肾巨大透明细胞肉瘤影像学诊断一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患者女.50岁。腹胀、纳差2个月余,发现右上腹包块20d。体检:腹部隆起,剑突下约8cm、右肋缘下约5cm可触及一包块,质硬,有压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红花软胶囊中总黄酮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UV法,在波长360nm处测定红花软胶囊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用芦丁作对照,在4.657~23.28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7.10%(RSD=1.1%,n=9)。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红花软胶囊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与QT离散度的关系。方法:对照分析87例高血压病患者QT离散度和左室重量指数的测量,并与健康对照组40例对比。结果:高血压左室肥厚QT离散度为63.12±13.76ms,高血压左室正常组QT离散度为37.86±13.78ms,正常对照组为32.1±12.12ms,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左室正常组及对照组QT离散度存在明显差异,而高血压左室正常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QT离散度可作为预测高血压左室肥厚出现心率失常的一种简便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宁波市流感样病例(ILI)的预测模型,并对所建模型预测效果进行验证和评价。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5年6月宁波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 ILI 监测资料,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ARIMA模型及ARIMA-GARCH模型对流感发病情况进行预测和评价。结果2008—2014年宁波市ILI累计报告101056例,发病率大致呈逐年下降趋势。针对ILI发病率的ARIMA模型构建中ARIMA(2,1,1)(1,1,1)12为最佳模型(BIC=6.250),白噪声残差分析得到Ljung-Box统计量Q值为6.027(P>0.05)。ARIMA-GARCH组合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单一ARIMA模型理想,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1.049和12.757。结论 ARIMA-GARCH模型可以模拟宁波地区流感的流行趋势,为流感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型的适用于延迟溶栓治疗的大鼠脑血栓模型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血栓大小的改良,建立适用于延迟溶栓治疗的大鼠脑血栓模型.方法 将10个长度0.8~1.0 mm、宽度0.35 mm的白色血栓经颈内动脉分别注入栓塞脑动脉,形成局灶性脑血栓模型.接受脑血管栓塞的138只SD雄性大鼠被随机分为两大组,分别为单纯缺血组(n=68)和延迟溶栓治疗组(n=70).单纯缺血组不接受任何治疗;延迟溶栓治疗组分别在血栓注入3、6和9 h后,将10 mg/kg的rt-PA自股静脉缓慢注入.使用MRI评价梗死灶的位置、大小、栓塞后不同时间的相对脑血流量.末次MRI检查结束后,大鼠脑组织用4%甲醛固定,作病理检查.结果 共有131只大鼠在血栓注入后脑内形成明确梗死灶,模型成功率为95%,脑梗死仅位于同侧大脑半球占84.7%(111/131),局限于左侧顶叶皮质或(和)左侧基底节的占79.4%(104/131),局灶性脑梗死体积占同侧大脑半球(23.12±6.04)%;对侧大脑半球也同时出现梗死灶占14.5%(19/131).发生局灶性出血11只,大面积出血1只,出血率为9.2%(12/131),均发生在延迟溶栓组.单纯缺血组大鼠,在血栓注入后3、6和9 h的rCBV分别为(34.13±17.55)%、(40.67±25.91)%和(40.72±26.51)%,各组之间rCBV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3 h和6 h,Z=-0.958,P=0.338,3 h比9 h,Z=-1.147,P=0.251).延迟溶栓后成活率高(24 h死亡13只;48 h死亡1只,溶栓后8 d和12 d各死亡1只).结论 改良后的大鼠脑血栓模型是可靠的可重复性的类似于人类大脑中动脉分支栓塞的脑血栓模型,适用于研究延迟溶栓治疗的大鼠脑血栓模型.  相似文献   
9.
两例均为女性 ,例 1  33岁 ,例 2  2 4岁 ,自幼发现心脏杂音并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VSD)。术前感活动后胸闷、心悸、气短 ,休息后可缓解 ,彩色超声心动图心尖五腔心和大血管短轴切面观察 :缺损均位于室间隔膜部 (图1) ,室间隔缺损 (室缺 )边缘距主动脉右冠瓣 3~ 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鼠胸主动脉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外膜激活与血管重塑的相关性。方法:用6F人冠状动脉快速交换球囊损伤大鼠胸主动脉,术后2周和6周取材,行血管形态学定量分析,并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PCNA在血管外膜上的表达。结果:血管成形术组血管外膜细胞数量、血管外膜细胞增殖指数,外膜面积、厚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0.05),血管外弹力板围绕面积、内弹力板围绕面积和管腔面积较对照组显著减小(P<0.05),血管呈收缩性重塑。结论: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外膜被牵拉激活,导致外膜细胞分裂、增殖,以及血管收缩性重塑,参与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