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SMI、SWE及二者联合在TI-RADS 4级甲状腺结节性质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常规超声检查的230例TI-RADS 4级甲状腺结节患者,应用SMI技术以及SWE技术得到甲状腺结节的血流分布情况和结节组织内部的弹性特征信息,以手术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得出SMI、SWE以及二者联合模式的诊断效能。结果:良性结节主要表现为周边型和混合型血流分布模式,恶性结节多表现为中央型血流分布模式并且恶性结节中穿支血管的检出率较高;剪切波速度最大值SWVmax和平均值SWVmean对鉴别TI-RADS 4级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良性结节的SWV值要小于恶性结节的SWV值(P<0.05);SWE联合SMI诊断TI-RADS 4级甲状腺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9%、93.4%和93.9%,均显著高于SMI和SWE两种单一诊断模式。结论:应用SMI和SWE二者联合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TI-RADS 4级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有助于对甲状腺结节进行精准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张家口地区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为骨质疏松及动脉硬化的防治工作提供更多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收诊的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统计其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病程、高血压、吸烟、饮酒、胰岛素应用史及相关生化指标。测定患者股骨颈骨密度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根据相关标准将100例患者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66例)和非动脉粥样硬化组(34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的差异,分析骨密度值与IMT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年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股骨颈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颈动脉粥样硬化组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非动脉粥样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骨密度值与颈动脉IMT值呈负相关(r=-0.605,P <0.05)。结论 年龄、高血糖、高血脂等因素均能影响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其骨质疏松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存在显著相关性,因而在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同时,需密切关注骨质疏松的发生,从而...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探讨多模态超声对甲状腺中、高度可疑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2015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指南为参考,采用多模态超声成像[二维超声(US)、超微血管显像技术(SMI)和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分析评估323个中、高度可疑恶性甲状腺结节,其中中度237个(73.4%)、高度86个(26.6%)。依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照手术病理结果,评估SMI、SWE、US,以及联合SMI、SWE和US对中、高度可疑恶性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 323个甲状腺结节经手术病理学检查确定良性结节205个(63.5%)、恶性结节118个(36.5%)。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血管分布模式主要以穿支血管为主;良性结节的剪切波速度最大值和平均值均低于恶性结节(均P<0.05);联合SMI、SWE和US的多模态超声鉴别中、高度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Youden指数分别为95.7%、92.7%、93.8%、91.9%、95.0%和0.884,均显著高于单一超声模式。中、高度可疑恶性甲状腺结节多模态超声的不必要细针穿刺活检(FNA)率分别为24.1%和3.5%。结论 多模态超声可以提供全面的甲状腺结节信息,有助于提高对甲状腺中、高度可疑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朝喜  刘杨  史丽  杨瑞敏  郜新春 《重庆医学》2015,(17):2414-2416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老年患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300例新诊断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T2DM并发NAFLD者150例(观察组),及未并发NAFLD者15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超声检测结果,两组其他相关指标对比.分析颈总动脉IMT、股动脉IMT及足背动脉IMT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影响患者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及NAFLD的因素.结果 观察组的颈总动脉IMT、股动脉IMT及足背动脉IMT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BMI、腰臀比、餐后2h血浆葡萄糖(2hPS)、空腹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尿酸(UA)及尿微量清蛋白(UAER)等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各动脉IMT与BMI、FINS、TG及LDL-C均呈正相关.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法可知,FINS、TG及BMI是T2DM患者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较未并发NAFLD者,而腰臀比、FINS、TG及BMI是T2DM患者形成NAFLD的危险因素.结论 T2DM并发NAFLD患者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比例较未并发NAFLD者更高,且影响NAFLD的因素是腰臀比、FINS、TG及BMI等.在临床防治方面,值得对其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外伤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 315例外伤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肥胖、体内肿瘤、伤后心力衰竭、发热、使用激素情况,采用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经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50岁(OR=3.409)、吸烟(OR=2.896)、肥胖(OR=2.857)、体内肿瘤(OR=4.914)、伤后心力衰竭(OR=2.712)、伤后发热(OR=2.410)是重要的危险因素,而饮酒(OR=0.218)是保护因素。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较理想的检查方法,外伤患者应针对不同个体予以及早预防,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从而避免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5例急性肠套叠患儿行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水压灌肠(压力7~9kPa)。结果肠套叠整复成功171例,未成功14例,整复成功率92.4%,复位时间10~40min,灌肠过程中未发现肠穿孔及患儿呕吐,出院后短期随访无复发。结论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效果好,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经直肠弹性成像引导前列腺活检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与患者病变程度、Gleason分级的关系。方法以2019年1月至1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进行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 另选取同期就诊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 均行经直肠弹性成像引导前列腺活检。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 不同TNM分期、不同Gleason分级、不同临床分期前列腺癌患者的超声评分以及峰值应变指数(PSI)的差异, 研究超声评分、PSI与Gleason分级、临床分期、TNM分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超声评分低于对照组(t=15.611, P<0.001), PSI高于对照组(t=23.194, P<0.001)。Ⅰ~Ⅱ期前列腺癌患者的超声评分显著高于Ⅲ~Ⅳ期患者, PSI低于Ⅲ~Ⅳ期患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不同Gleason分级前列腺癌患者超声评分、P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 随着Gleason分级的升高, 患者的超声评分下降, PSI显著升高;不同临床分期前列腺癌患者超声评分、P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小儿肠套叠超声引导下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水压灌肠治疗的影响因素。 方法 :对185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水压灌肠(压力7~9 kPa),分析整复成功率与肠套叠发生的时间、临床表现的关系。 结果 :171例获得成功,整复率92.4%,整复率与肠套叠发病时间以及有无血便、腹腔积液有关。 结论 :及早整复,合理治疗,可提高小儿肠套叠的整复率。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超声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632例创伤患者血栓发生情况,运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超声检查发现DVT阳性患者153例(24.2%),DVT阴性患者479例(75.8%)。经)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超声检查发现DVT阳性患者153例(24.2%),DVT阴性患者479例(75.8%)。经)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创伤后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为高龄(OR=4.099,95%CI 1.576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创伤后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为高龄(OR=4.099,95%CI 1.57610.663,P<0.05)、体内恶性肿瘤(OR=2.475,95%CI 1.07710.663,P<0.05)、体内恶性肿瘤(OR=2.475,95%CI 1.0775.689,P<0.05)、静脉血栓史(OR=2.087,95%CI 1.0085.689,P<0.05)、静脉血栓史(OR=2.087,95%CI 1.0084.320,P<0.05)、吸烟(OR=2.041,95%CI 1.0114.320,P<0.05)、吸烟(OR=2.041,95%CI 1.0118.963,P<0.05)、发热(OR=1.351,95%CI 1.0128.963,P<0.05)、发热(OR=1.351,95%CI 1.0124.642,P<0.05),而少量饮酒(OR=0.471,95%CI 0.2424.642,P<0.05),而少量饮酒(OR=0.471,95%CI 0.2420.941,P<0.05)不会增加DVT的发病风险。结论高龄、体内恶性肿瘤、静脉血栓史、发热均是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针对不同危险因素,应加强对创伤患者的临床监护,以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