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控制至正常的时间、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结果 观察组血糖控制至正常的时间(6.21±1.56)d、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时间(6.12±1.21)d、住院时间(12.19±2.36)d短于对照组的(9.56±2.35)、(9.05±2.24)、(17.25±3.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2、FVC、FEV1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 PaCO2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PaO2(84.64±7.52)mm Hg(1 mm Hg=0.133 kPa)、FVC(2.74±0.41)L、FEV1(2.31±0.34)L高于对照组的(76.64±6.7...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预防性脑放射对患者脑转移率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126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PCI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PCI组、对照组均采用NP方案化疗6个周期,PCI组化疗结束后予全脑照射。结果:PCI组脑转移率9.5%,对照组脑转移率27.0%(P=0.02),5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16)。结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预防性脑放射能够降低脑转移率,不能提高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例1,男,40岁。右前胸壁无痛性肿物1年,于1991年3月就诊。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脾(-),脊椎四肢未见异常。右前胸壁胸大肌中部触及约3cm×3cm的结节状肿物,无触痛,与皮肤无粘连,随肌肉活动。化验:WBC6.2×109/L,N0.68,L0.32,ESR20mm/h,胸片无异常。患者既往健康,无结核病史。手术所见:于右前胸壁胸大肌内见约3cm×2cm×2cm的灰白色结节状物,质硬,予以切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经皮肺穿刺给药治疗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6例痰菌涂阳的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随机分为对照组(93例)和肺穿刺组(93例),两组均采取常规化疗,肺穿刺组另外给予经皮肺穿刺给药。结果:肺穿刺组痰菌转阴率、空洞吸收率、病灶吸收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经皮肺穿刺给药治疗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雾化吸入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理学或者细胞学检查确诊的37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88例,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雾化吸入联合NP方案全身化疗;对照组189例,单纯采用NP方案全身化疗。2组化疗均21d为1个周期,至少4个周期,在第2周期结束时评价疗效。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2.5%和41.4%(P<0.05)。试验组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较对照组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56个月和7.60个月(P<0.05),化疗后生存质量KPS评分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雾化吸入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患者不良反应轻,具有提高中位生存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寻枣庄市5区1市近10年肺结核病误诊误治情况,从而为结核病的诊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1999年10月至2009年10月期间枣庄市各结核病防治机构以及综合医院门诊、住院的呼吸科5689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近10年来我市5689例肺结核病误诊率为3.66%,误诊男女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误诊年龄以40岁以上的患者居多占70%,误诊疾病以肺炎、肺癌最多见,分别占28%和23,9%,平均误诊天数(10.0±0.8)d。结论结核病临床表现复杂,工作人员对之重视不够,缺乏深入了解,要提高对肺结核病的认识,特别对症状不典型的肺结核患者更要提高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析止咳散加减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98例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止咳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指标(退热时间、止咳时间、祛痰时间、住院时间)、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中显效13例,有效2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9.59%(39/49);观察组中显效17例,有效3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92%(47/49)。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1.70±0.49)d、止咳时间(2.57±0.68)d、祛痰时间(4.12±1.02)d、住院时间(5.78±1.27)d均短于对照组的(4.18±0.92)、(3.74±0.81)、(5.75±1.44)、(11.95±2.62)d(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1.12±0.32)ng/L、白细胞介素-6(5.41±1.18)pg/L、超敏C反应蛋白(8.87±2.25)mg/L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二陈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慢阻肺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二陈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治疗后,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分别为(79.6±6.7)、(75.4±6.1)、(82.6±6.2)、(83.2±5.7)分,均优于对照组的(71.8±6.3)、(71.8±4.4)、(75.8±6.8)、(76.8±4.1)分(P<0.05)。结论 二陈汤加减治疗在慢阻肺患者的治疗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价值,其不仅能够促进患者病情的缓解及身体机能的恢复,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结核短程化疗方案中链霉素静脉滴注与肌肉注射两种不同用药途径对肺结核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对289例初治菌阳的住院肺结核病人,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链霉素静脉滴注组与肌肉注射组进行观察。结果静脉滴注组病人痰菌阴转平均天数(29±18)d短于肌肉注射组(33±22)d、胸部X线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疗效构成比静脉滴注组高于肌肉注射组,但以上情况两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功能损害及耳毒性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对所采用注射方法的满意度静脉滴注组明显高于肌肉注射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9,P〈0.05)。结论链霉素静脉滴注,可有效减轻病人因肌肉注射引起的疼痛和局部不良反应,提高痰菌阴转率,缩短了空洞闭合时间,毒副作用未见增加,为本药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用药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