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下颈椎的屈曲程度与后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术的可能性。方法:回顾已施行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术病例的术前颈椎过屈位X线像,测量C2~C7间的角度,复习手术经过,分析可完成螺钉固定的颈椎曲度及其它相关因素。结果:在已完成后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术的75例患者中有58例屈颈侧位X线像显示下颈椎呈后凸状态,后凸角平均为17.25°;另17例屈颈侧位片见下颈椎呈前凸状态,但这些病例都是体形瘦长者。结论:后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术仅适合于下颈椎可以很好屈曲及体形瘦长的病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氟吗啉的致突变性。方法 首先测定氟吗啉对V79和CHL的细胞毒性,然后在非代谢活化和代谢活化条件下,进行氟吗啉诱发V79细胞HGPRT基因突变试验和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 以氟吗啉500、100、20和4μg/mL浓度处理V79细胞,处理组诱变率与阴性对照组突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以500、250、125和62.5μg/mL浓度处理CHL细胞24、48h后,在非代谢活化条件下,处理组染色体畸变均小于5%,但在代谢活化条件下,处理组染色体畸变率均大于5%,而且呈剂量.反应关系,通过G-显带发现断裂集中发生于4q上,是断裂热点。结论 可以认为应用氟吗啉100~200mg/L防治植物病害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但是职业人群应注意防护。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利用多排螺旋CT最佳期相自动选择技术(Best phase),获得心脏收缩末期与舒张末期图像,进一步探讨年龄、性别对心脏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利用3种方案对118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分组。方案一:按年龄分为A组(≥60岁,49例)和B组(<60岁,69例);方案二:按性别分为C组(男,54例)、D组(女,64例);方案三:综合性别与年龄因素分为四组:a组(男,年龄≥60岁,20例),b 组(男,年龄<60岁,34例),c组(女,年龄≥60岁,29例),d组(女,年龄<60岁,35例)。利用Best phase技术所获得的心脏收缩末期与舒张末期CT图像,测量对比分析各心腔大小。结果:两期CT图像测量指标组间对比:A组左心房各指标均大于B组(P<0.05);C组左、右心室各指标均大于D组(P<0.05);d组左心室各指标小于其它三组(P<0.05),d组左心房舒张末期各指标也小于其它3组(P<0.05),d组收缩末期各指标小于a组和c组(P<0.05),b组右心室各指标均大于c组和d组(P<0.05)。结论:通过对多排螺旋CT Best phase技术获得心脏图像进行测量分析,随着年龄增大,左房增大明显,男性两心室明显大于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3~18岁在校学生水痘抗体水平,探讨能否在1~12岁儿童中补充接种一剂次水痘疫苗。 方法 2013-2015年每年采集辖区幼儿园、小学、中学在校学生血清,用VZV-IgG 抗体试剂盒(ELISA)检测水痘抗体。 结果 共检测3044名学生,水痘抗体阳性率为62.81%,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668.45187.29)mIU/ml。6~岁组学生抗体阳性率(42.25%)和GMC(155.1766.25 mIU/ml)最低;接种疫苗后6~8年的学生抗体阳性率(47.20%)和GMC(227.6185.61 mIU/ml)最低;接种疫苗比不接种疫苗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8.240,P=0.000;t=10.830, P=0.020);2006-2014年福田区水痘发病率为10.74/10万~53.51/10万,72.45%的病例为3~18岁在校学生。2010-2014年福田区共发生53起水痘暴发疫情,89.36%发生在小学1~4年级。 结论 接种一剂次疫苗后水痘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6~岁组和在接种疫苗6年后的学生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最低,建议在做第二剂次水痘疫苗安全性研究的情况下将目前1~12岁儿童水痘疫苗改为两剂次接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并分析自2014年1月~2019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行结直肠癌NOSES IV式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共纳入172例患者,分析患者一般资料、病理资料、术者经验、术中情况等临床资料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应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有意义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172例患者中,共21例(12.2%)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常见并发症依次为腹盆腔感染(4.7%)、吻合口漏(3.5%)、腹腔出血(1.7%)、肺部感染(1.7%)、吻合口狭窄(1.2%)、直肠阴道瘘(1.2%)、肺栓塞(1.2%)、切口感染(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χ2=5.144,P=0.023)、术者经验(χ2=4.412,P=0.042)、手术时间(χ2=4.713,P=0.030)是影响NOSES IV式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一步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OR=3.317,95%CI:1.024~10.747;P=0.046)是NOSES IV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手术时间≥135 min是结直肠癌腹腔镜NOSES IV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严格把握NOSES适应证、熟练灵活使用腔镜器械是降低NOSES术后并发症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6.
回顾性分析年龄>80岁的177例左、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表明,右半结肠癌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左半结肠癌组,肿瘤直径大于左半结肠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腹部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左半结肠癌组,术后住院时间长于左半结肠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科收治的53例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并与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相比较。结果: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三支病变、弥漫性病变及冠脉狭窄程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硬化狭窄病变范围更广,程度更重,及早控制糖尿病对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构建动物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蛋白质组学实验方法,寻找马蹄内翻足畸形相关蛋白。方法 提取单纯性马蹄内翻足畸形胎鼠及正常对照胎鼠脊髓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经PDQuest软件分析,选择差异点进行质谱鉴定,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结果。结果 经双向电泳分离后,畸形胎鼠与正常对照相比,脊髓组织的烯醇化酶没有表达,微管蛋白表达下调,载脂蛋白表达上调,ATP合酶F1复合体组装因子2(ATP12P)额外表达。结论 畸形胎鼠脊髓组织与正常对照比较,存在蛋白质组差异,畸形胎鼠微管蛋白、ATP12P表达改变,可能与马蹄内翻足畸形相关。  相似文献   
9.
探讨高龄直肠癌患者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后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2007年1月至2018年9月行APR的72例高龄(≥80岁)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高龄直肠癌患者APR后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72例患者中,男47例,女25例,年龄为(81.8±1.8)岁。术后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23.6%(17/72),其中切口感染5例,切口脂肪液化4例,切口延迟愈合8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白蛋白<35 g/L、术中置入氟尿嘧啶缓释剂/洛铂冲洗液、盆底修复、糖尿病和冠心病与高龄患者APR术后会阴切口并发症的发生均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未行盆底修复(OR=0.17,95%CI为0.04~0.82;P=0.027)和糖尿病(OR=4.32,95%CI为1.05~17.81;P=0.043)为高龄直肠癌患者APR后会阴切口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行APR的高龄直肠癌患者应尽可能保留盆底腹膜,并予以关闭。围手术期血糖监测也是预防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对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90 d内神经功能恢复及1 a内脑卒中复发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8年11月至2020年5月于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就诊的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21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脑卒中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156例)和预后不良组(55例),根据脑卒中1 a内有无复发将患者分为未复发组(179例)和复发组(32例)。应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影响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和复发的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SVD评分、基线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基线mRS评分是脑卒中后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SVD评分的危险强度(OR=2.795)高于基线NIHSS评分(OR=1.257)及基线mRS评分(OR=1.9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CSVD评分和未规律口服阿司匹林是脑卒中后1 a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SVD可影响脑卒中静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