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奎硫平联合碳酸锂与氯氮平联合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躁狂症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奎硫平组(40例)和氯氮平组(40例).两组分别给予奎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和氯氮平联合碳酸锂治疗,疗程6周.治疗前及治疗2,4,6周对两组患者应用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进行疗效评定,对用药期间患者进行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RM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两组之间BRMS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氯氮平组TESS评分明显高于奎硫平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奎硫平联合碳酸锂与氯氮平联合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奎硫平联合碳酸锂在治疗躁狂症时安全性较高,副作用小,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利培酮治疗躁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剂量可调整的研究。受试者分别口服利培酮1~6mg/d或氟哌啶醇片2~12mg/d。疗程4周。结果:共收集符合入组条件的躁狂病人32例,其中利培酮组16例,氟哌啶醇组16例。主要疗效指标Young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评分在治疗结束时较基线显著减少(P<0.01)。有效率利培酮组为87.5%,氟哌啶醇为81.25%,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常见不良反应有锥体外系反应、便秘及心电图异常,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试验药利培酮与对照药氟哌啶醇具有类似的疗效与不良反应。为治疗躁狂症的安全而有效的新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利培酮治疗躁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剂量可调整的研究。受试者分别口服利培酮1-6mg/d或氟哌啶醇片2-12mg/d。疗程4周。结果:共收集符合人组条件的躁狂症病人32例,其中利培酮组16例。主要疗效指标Young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评分在治疗结束时较基线显著减少p<0.01。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单用阿立哌唑与阿立哌唑联合舍曲林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强迫症诊断标准的患者43例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药组。单药组21例,采用单一阿立哌唑治疗;联药组22例,采用阿立哌唑联合舍曲林治疗,疗程均为12周。应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和副作用量表(TESS)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12周末评价其疗效及副作用。结果:单药组治疗第4周末Y-BOC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联药组治疗第2周末Y-BOC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单药组总有效率为52.4%,联药组总有效率为68.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8.822,P〈0.05)。两组副作用均较轻。结论:阿立哌唑可单独治疗强迫症,如联合SSRI药物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国产盐酸西替利嗪咀嚼片在健康人体药动学.方法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口服10 mg盐酸西替利嗪咀嚼片后取静脉血,采用LC-MS测定血浆中西替利嗪浓度,并用PKS药动学软件统计处理.结果 盐酸西替利嗪咀嚼片药-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其Cmax,Tmax,T1/2,AUC0-36,AUC0-∞分别为(25.21±24.35) μg·L-1,(1.6±0.3) h,(9.4±3.6) h,(1594.3±362.6) μg·L-1·h,(1688.0±498.6) μg·L-1·h.结论 本研究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利培酮治疗躁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剂量可调整的研究。受试者分别口服利培酮1~6mg/d或氟哌啶醇片2~12mg/d。疗程4周。结果:共收集符合入组条件的躁狂病人32例,其中利培酮组16例,氟哌啶醇组16例。主要疗效指标Young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评分在治疗结束时较基线显著减少(P<0.01)。有效率利培酮组为87.5%,氟哌啶醇为81.25%,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常见不良反应有锥体外系反应、便秘及心电图异常,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试验药利培酮与对照药氟哌啶醇具有类似的疗效与不良反应。为治疗躁狂症的安全而有效的新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休克(MECT)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TR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MECT合并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组)和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组(对照组),共观察4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治疗第2、4周末HAMD、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第4周末,两组显效率分别为66.7%、30.0%,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TESS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均轻微或一过性,患者耐受性好。结论 MECT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优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具有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的特点,是目前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优选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暴力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102例有暴力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和77例无暴力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COMT基因型,并比较两组间的COMT基因多态性差异。结果伴与不伴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之间在COMT基因频率分布方面差异无显著性。不同COMT基因型与暴力症状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暴力攻击行为与COMT基因多态性无关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在校大学生精神分裂症早期症状的特异性.方法 采用自编调查表,通过对60例在校大学生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与60例非大学生组的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回顾性调查,比较分析两者早期症状的特征.结果 在校大学生以偏执型多见,症状以妄想为主,疗效明显,与非大学生组比较有差异.结论 在校大学生首发精神分裂症以妄想为主,症状发生率高,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应针对这些症状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和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检测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100例正常健康对照者的MTHFR基因多态性和血浆总HCY水平.结果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组TT型、TC型、CC型基因频率分布及T、C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8.24,P<0.05;x2=8.03,P<0.05).首发精神分裂症组血浆HCY水平[(16.24±7.67)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0.41±4.51)μmol/L,P<0.05];2组中MTHFRTT型、TC型血浆HCY浓度明显高于CC型(P<0.05).结论 MTHFR基因C677T突变是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因,两者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