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稳心颗粒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给符合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的患者45例服用稳心颗粒1疗程(28天)后观察患者血尿酸变化、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心电图、心律失常的症状和血流变的情况。结果:稳心颗粒有明显的降低血尿酸、改善心脏缺血症状。及改善血浆粘度等作用。结论:稳心颗粒具有活血化疼作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原络通经针法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原络通经针法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SAE)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针灸及药物都可喜对照治疗60天,采用神经功能评分、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进行治疗前、后的疗效观察。结果:针刺组治疗SAE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分(P<0.01);针刺组及对照组疗后HDS测定表明,两组问有显著性差分(P<0.01);针刺治疗可使Vm增加,V8和PI降低,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分(P<0.01)。结论:针刺与药物结合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具有很好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对照组。针刺有助于病人智能及神经功能的改善,针刺作用的发挥可能与改善脑血流灌注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3.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表现,一般多与体质虚弱、劳累过度、情志所伤和感受外邪相关。近年来,针刺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在疗效评估中对于结局指标的选择却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分析近年来针刺治疗心律失常相关文献,系统综述了针刺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结局指标的选择现状,为未来临床相关研究中结局指标的选择提供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耳聋Ⅱ号对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纯音听阈测定和脑干诱发电位各波的潜伏期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8月~2008年5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60例,患耳102只。按国际通用随机字母表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予以凯时注射液、ATP、辅酶A、以及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耳聋Ⅱ号,方药组成:川芎15g,柴胡15g,香附15g,龙骨和牡砺各20g,钩藤20g,当归15g,白芍15g,磁石25g,路路通15g,丹参15g,葛根15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取汁约200mL,早晚分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5日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1.15%,对照组总有效率48.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纯音听阈测定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纯音听阈测定水平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AEP各波峰间潜伏期改善均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书霖  李岩  刘慧 《中医药学报》2012,40(1):106-107
<正>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由黄芪、川芎、赤芍、地龙、当归、红花、桃仁七药组成,具有补气、活血、祛瘀通络的功效[1],李延教授在临床中运用补阳还五汤灵活化裁,治疗多种疾病,疗效颇佳,现举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足运感区结合局部电针围刺与常规针刺、常规针刺联合足运感区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针刺足运感区结合膀胱体表相应投影区域电针围刺;对照1组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中有关"尿失禁"的治疗选穴;对照2组在对照1组的基础上联合足运感区针刺,每日上午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每日下午行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治疗,每次30 min,每周连续治疗6次,6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共2个疗程。观察3组治疗前后尿失禁程度、尿失禁临床症状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并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尿失禁程度、尿失禁临床症状评分及ADL评分均较前改善(均P0.05),治疗组对尿失禁程度及尿失禁临床症状评分的改善较其他两组更明显(P0.05),且治疗组和对照2组的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1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0/28),优于对照1组76.7%(30/23)和对照2组83.3%(30/25,P0.05)。[结论]针刺足运感区结合局部电针围刺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养肝消脂汤联合易善复胶囊的临床病例观察,客观评价养肝消脂汤联合易善复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养肝消脂汤联合易善复胶囊,对照组给予易善复胶囊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血脂(TC、TG)、肝功能(ALT、AST)和B超下肝脏状态等的改变情况。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侯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2.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中医证候疗效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治疗后ALT、AST、TC和TG均有所降低(P0.01),说明两组治疗方案均能有效改善肝功能和血脂;而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组和对照组B超下均对轻、中度脂肪肝疗效较好,治疗组有32例脂肪肝转为正常,治疗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有21例脂肪肝转为正常,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养肝消脂汤联合易善复胶囊可明显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ALT、AST、GGT、TG、TC等血清生化指标和肝内脂肪的沉积程度,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鍉针对慢性前列腺炎尿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9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被随机分成电鍉针组、针刺组和氟哌酸组,3组治疗前后均对尿代动力学进行分析.结果3组疗后比较IgA:电鍉针组与针刺组相比(P<0.01),电鍉针组和氟哌酸组相比(P<0.05),针刺组和氟哌酸组相比(P>0.05).IgG:电鍉针组与针刺组相比(P<0.01),电鍉针组和氟哌酸组相比(P<0.05),针刺组和氟哌酸组相比(P>0.05).IgE电鍉针组与针刺组相比(P<0.05),电鍉针组和氟哌酸组相比(P>0.05),针刺组和氟哌酸组相比(P>0.05).结论:电鍉针对慢性前列腺炎尿代动力学有明显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调神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4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1例。均予以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调神法结合传统针刺治疗,两组均以6天为一疗程,休息1天后进行下一疗程的治疗,连续治疗4个疗程。根据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BS-QOL)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变化,观察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及HAMA评分均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IB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两组疗后评分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神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不适症状疗效肯定,可以有效改善肠易激症状和焦虑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姚嘉  孙妍  张倩  郭颖  李书霖 《河北中医》2022,(10):1698-1701
目的 观察经颅重复针刺激手法对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经颅重复针刺激手法治疗,对照组30例予常规针刺手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26/30),对照组总有效率50.00%(15/3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降低(P<0.05),Barthel指数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颅重复针刺激手法治疗中风恢复期偏瘫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也为经颅重复针刺激手法的临床应用供了相应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