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鉴别颅脑外伤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与糖尿病血糖升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210例因颅脑外伤住院且血糖升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人员60例作为对照组,前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规律以及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HbA1c水平变化规律。结果: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是否升高将其分为两组,HbA1c正常组(应激性血糖升高117例)与HbA1c升高组(糖尿病血糖升高93例)。较于对照组,两组的HbA1c含量均有提高,而且糖尿病血糖升高患者组的HbA1c含量明显高于应激性血糖升高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bA1c是鉴别颅脑外伤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和糖尿病血糖升高的一个良好指标,在颅脑外伤病人入院后应该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作为治疗方案的分组依据,以采取及时正确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脑损伤部位的关系。方法将2008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0例确诊脑卒中的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其进行抑郁评分。结果脑卒中的患者发生抑郁症状的,左侧发生率高于右侧;其中左侧额叶、颞叶、基底节的卒中较容易发生卒中后抑郁;多病灶患者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左侧大脑半球的额颞叶及基底节区脑卒中患者相对多发性病灶脑卒中患者更容易发生抑郁症。结论脑卒中患者抑郁的发生与卒中部位密切相关,其中左侧额叶、颞叶、基底节区相关性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腔隙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CMBs)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72例腔隙性脑梗死合并CMB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护脑细胞、改善脑部微循环、控制血压、抗血小板、抗栓及相应合并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认知功能情况及临床疗效,采用屏气指数(breath-holding index,BHI)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脑血管反应性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MMSE评分及BHI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及BH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77,P=0.004)。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改善腔隙性脑梗死合并CMBs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水平,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与分析脑微出血(CMBs)部位与脑出血可能位置。方法通过磁共振梯度回波加权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并了解其CMBs的数目及分布,并随访其随后发生脑出血的患者,通过头颅CT了解其出血部位的情况。结果CMBs发生部位就是脑出血在大脑中可能出血的位置。结论脑微出血部位与脑出血可能位置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但脑微出血能够预测脑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B型超声诊断宫颈机能不全7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宫颈机能不全,非常重视,也作了一些报道。我院于1989年至1992年间应用B型超声诊断宫颈机能不全70例,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 1989年5月至1992年5月应用B型超声诊断宫颈机能不全70例,均具有两次以上为习惯性流产、早产,最多达四次。患者年龄21~28岁。其中孕16~20周14例;于孕16周时行B超检查并进行各项指标的测量。可疑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本院31例临床确诊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患者以青壮年居多,女性稍多于男性,全年均发病;多有前驱感染史,平均12d发病,表现为四肢对称性无力、四肢远端感觉异常,部分患者有颅神经受损;发病1~2周多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经治疗大多效果良好。结论:吉兰-巴雷综合征是一种免疫介导性周围神经病,临床表现多样,经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年、中年及老年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以便对各组危险因素做出针对性的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符合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的病例74例,分成青年组、中年组及老年组,比较其危险因素。结果青年组危险因素依次为吸烟(73.7%)、高血压(52.6%)、高脂血症(47.4%)、糖尿病(31.6%)、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6.3%)、酗酒(26.3%),中年组依次为高血压(78.9%)、高脂血症(73.7%)、糖尿病(63.2%)、吸烟(57.9%)、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36.8%)、酗酒(31.6%),老年组依次为高血压(77.8%)、高脂血症(66.7%)、糖尿病(47.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41.7%)、吸烟(25.0%)、酗酒(19.4%)。结论年轻者的危险因素与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嗜好关系更为密切,应更注重控制各种不良生活嗜好;而年长者则以代谢因素较多,更应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按照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脑蛋白水解物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变化情况;并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81.48%,对照组为61.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7天和第14天的NIHS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联合脑蛋白水解物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在卒中早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12月间收治的74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依达拉奉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日常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NIHSS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患者NIHSS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51%,与对照组的18.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为脑卒中患者早期治疗中联合使用依达拉奉与阿托伐他汀共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促进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恢复,且用药后不良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在不同年龄段脑梗死患者中二级预防的效果。方法 将脑梗死患者分为暴露组(服用阿司匹林)与非暴露组(不服用阿司匹林或任何抗血小板药物),回顾性分析不同年龄段(41~50岁,51~60岁,61~70岁,71~80岁,81~90岁)脑梗死的复发、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情况。结果 与非暴露组比较,各个的年龄段暴露组(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脑梗死复发率明显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率明显增高(P<0.05)。在61~90年龄段,暴露组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增加趋势低于非暴露组(P<0.05)。41~80岁年龄段,各暴露组脑出血率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71~90岁之间,各暴露组脑出血率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率增加(P<0.05)。需治疗例数在71~90岁年龄段增加(P<0.05);在61~70岁年龄段相对危险度最高,81~90岁年龄段归因危险度最大。结论 阿司匹林在不同年龄段脑梗死患者中二级预防效果存在差异,41~60岁之间应用阿司匹林进行二级预防获益最大,风险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