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疗程含铋四联疗法一线治疗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因上胃肠道症状而接受胃镜检查确诊的H.pylori感染患者,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LACB7组:兰索拉唑30mg Bid,阿莫西林1000mg Bid,克拉霉素500mg Bid,枸橼酸铋钾220mg Bid,疗程7天;LACB10组:治疗药物同LACB7组,疗程10天.疗程结束4周后,采用尿素呼气试验判断根除效果,结果阴性者判断为H.pylori根除.结果:共有125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48.3岁,其中,男性60例.LAC7组和LAC10组患者的H.pylori根除率按符合方案(PP)分析,分别为82.5%(47/57)和86.2%(50/58)(P>0.05);按意向治疗(ITT)分析,分别为78.3%(47/60)和78.2%(50/64)(P>0.05).结论:含铋剂四联疗法7天和10天方案一治疗H.pylori感染疗效相近,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综述中药丹参在缺血性心肌损伤中的抗凋亡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利用机器学习算法结合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衍生的血管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与斑块信息评估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1年10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术前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及血流储备分数(FFR)测量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筛选出206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使用半自动斑块分析软件测量斑块及管腔的定量指标和斑块周围FAI,手动勾画距冠状动脉开口处10 mm起始长为40 mm的冠状动脉并测量冠状动脉周围FAI。比较心肌缺血(FFR≤0.8)和非心肌缺血(FFR>0.8)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斑块特征、斑块周围FAI和冠状动脉周围FAI的差异,通过ROC曲线评估利用机器学习算法结合斑块周围FAI、冠状动脉周围FAI和斑块特征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 [结果]206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分为FFR≤0.8组(50例)和FFR>0.8组(156例)。FFR≤0.8组患者的斑块周围FAI均值为-69.28±5.65 HU,显著高于FFR>0.8组的-80.10±7.75 HU(P<0.001)。使用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进一步分析,包括XGBoost、随机森林和逻辑回归模型,这些模型诊断心肌缺血的准确率均超过0.8。其中,XGBoost模型表现最佳,准确率达到0.903,F1值为0.774,AUC为0.931,表明其在诊断心肌缺血中具有高度的有效性。 [结论]FAI结合机器学习算法XGBoost模型是诊断心肌缺血的新方法,在评估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中具有更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改良的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结扎方法联合微创手术,制备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评估其有效性和稳定性,并探讨其在科研应用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3月龄巴马香猪25头,麻醉下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微创开胸结扎左旋支中段,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于术前、术后1 h、4周行心脏超声评估模型动物的心脏功能,术后4周处死动物,取心脏行TTC染色评估梗死面积及病理变化,统计死亡率和死亡原因。结果 结扎术后1 h和4周后心脏功能较术前均明显降低,EF值由(64.2±4.6)%分别降至(48.2±5.3)%和(49.7±6.1)%(P<0.01),左心室侧壁室壁厚度变薄,胶原增生。梗死后1 h室颤率17.3%,梗死面积为(19.2±3)%。结论 应用改良的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结扎方法联合微创手术能够建立稳定的猪心肌梗死模型,具有手术创伤小、模型稳定和死亡率低等特点,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经济、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MSCs)对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体外培养hBM—MSCs,根据培养条件分为四组,常氧正常血清组培养条件为20%O2及10%FBS/HD、常氧无血清组为20%O2及0%FBS/HD,低氧正常血清组为1.5%O2及10%FBS/HD,低氧无血清组为1.5%O2及0%FBS/HD,细胞培养6、12、24、48、72、96h后采用MTT法检测四组增殖状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四组凋亡情况。结果在10%FBS培养下,48h时低氧可显著促进细胞增殖;在整个观察时间内,低氧培养不会促进hBM—MSCs凋亡;同时元血清培养时细胞增殖受抑。结论在正常的血清培养条件下,hBM—MSCs对低氧有较好的耐受性,但是无血清培养不利于hBM—MSCs增殖,hBM-MSCs可作为缺氧相关组织修复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重症及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3月武汉某定点医院某病区收治的6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老年确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患者的生存分析。结果 老年重症及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病死率为55.7%(34/61)。死亡病例具有以下特征:高龄,女性,发病时间长,合并呼吸困难症状比例高,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尿素氮、肌酐、肌酸激酶同工酶、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高,白蛋白、钙离子和淋巴细胞计数水平低。影响老年重症及危重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肌酸激酶同工酶(P=0.000,HR=1.065,95%CI 1.034~1.096),白蛋白(P=0.001,HR=0.867,95%CI 0.797~0.943),钙离子(P=0.000,HR=0.089,95%CI 0.028~0.279)和呼吸困难(P=0.004,HR=6.538,95%CI 1.840~23.237)。结论 影响老年重症及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肌酸激酶同工酶、低白蛋白、低血钙及存在呼吸困难症状。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非胆源性急性胰腺炎(AP)伴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96例非胆源性A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伴MS的患者36例(MS组)、不伴MS的患者60例(非MS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入院时的一般情况、Ranson评分、CRP、血钙、甘油三酯、血氧分压、合并症、局部及系统并发症、是否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等。结果 MS组与非MS组比较,MS组年龄[(41.53±12.73)岁 vs.(49.97±15.48)岁,P=0.007]、血钙[(2.01±0.21)mmol/L vs.(2.11±0.20)mmol/L,P =0.031]、血氧分压[(77.69±14.91)mmHg vs.(85.89±20.78)mmHg,P=0.041]低于非 MS 组;MS 组的体质指数[(29.11±3.09)kg/m2 vs.(24.59±4.24)kg/m2,P<0.001]、合并脂肪肝的比例(83.3% vs.50.0%,P=0.001)、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比例(88.9% vs.36.7%,P<0.001)、Ranson 评分[(2.44±1.44)分 vs.(1.82±1.27)分,P =0.028]、血 CRP [66.70(13.30,164.75)mg/L vs.35.25(6.49,77.28)mg/L,P=0.032]均高于非MS组;MS组的局部和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局部:27.8%vs.10.0%,P=0.045;系统:44.4%vs.21.7%,P=0.023)较非MS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胆源性AP伴MS通常病情较重,并发症多。是否合并MS可作为评估AP病情严重程度及评价预后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空间与基因共表达网络的角度揭示跨种属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机制。 [方法]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基因表达数据库(NCBI-GEO)中检索获得GSE210374和GSE57338高通量测序数据,利用R语言软件程序包分析筛选在心肌梗死大鼠不同心肌区域中差异表达基因(DEG)以及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心肌样本间的DEG,分析共同基因的分区域表达情况。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筛选心肌梗死相关的基因并进行富集分析,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筛选核心基因(HG)。 [结果]在心肌梗死大鼠和正常对照组中共筛选出4 835个差异基因,在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和正常对照样本共筛选出51个差异基因,揭示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心肌梗死区(I区)、边缘区(BZ区)及远端区(R区)的代表性基因集。空间表达分析发现两个种属样本:在每个心肌分区均有20个共表达基因,其中16个在3个分区均有表达,在I区、BZ区和R区特异表达的基因数分别为2、0和2个。富集分析显示:各分区的共表达基因功能各异,I、BZ区与胶原纤维组装、应激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下调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与细胞增殖等功能以及补体信号通路相关;而I、R区则富集于Wnt和胶原结合;作为非缺血的远端R区,共表达基因显著富集于细胞外基质的抗压性、细胞溶解以及抑制T细胞增殖等功能。此外值得注意的是:3个分区的共表达基因的产物大部分位于细胞外空间和细胞外基质当中,提示可能存在活化的细胞分泌与互作调控。进一步PPI分析提示无孢蛋白(ASPN)、骨诱导因子(OGN)和ⅩⅣ型胶原蛋白α链(COL14A1)基因可能是前述机制的核心基因。 [结论]大鼠和人类缺血性心力衰竭的共性机制涉及补体与凝血级联信号、Wnt等多种信号通路;可能与细胞外基质、外泌体介导的细胞凋亡密切相关;ASPN、OGN和COL14A1可能是其中的核心基因。本工作有望为缺血性心力衰竭相关转化研究中的干预靶点与路径选择提供空间与通路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非胆源性急性胰腺炎(non-biliogenic acute pancreatitis,NBAP)早期合并影像报告为肺炎患者抗生素应用的必要性。方法 收集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宣武医院消化科收治的NBAP、不伴咳嗽、咳痰症状、入院3 d内影像报告为肺炎的患者。不应用抗生素者归为A组,应用抗生素者归为B组。对比两组入院1周内的SIRS评分、动脉氧分压、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变化趋势。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转归。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第1~7天的SIRS评分均呈明显下降趋势,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F=0.888,P=0.504);两组患者动脉氧分压前3 d均为下降趋势,而后上升,炎性指标如中性粒细胞比例、CRP、纤维蛋白原均在前3 d上升而后下降,各项指标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合并SIRS、呼吸衰竭以及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住院费用更少,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35,P=0.334)。结论 NBAP患者不能仅凭早期影像检查报告为肺炎而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