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2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03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20篇
  2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低角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女性患者的骨密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低角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女性患者的骨密度(BMD)和骨矿含量(BMC),探讨其与年龄、生长发育、人体测量学和侧凸角度等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18例Cobb角15~40°的女性AIS患者。运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测定非优势侧股骨颈和腰椎的BMC/BMD。探讨这两个部位的BMC/BMD与患者的年龄、生长发育、人体测量学和侧凸角度等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的年龄平均为(13.4±1.4)岁,Cobb角平均为(28.3±6.2)°。股骨颈BMD平均为(0.827±0.103)g/cm2,腰椎BMD平均为(0.887±0.124)g/cm2,显著低于同龄健康女性儿童;股骨颈BMC平均为(3.49±0.56)g,腰椎BMC平均为(29.78±7.37)g。患者的BMC/BMD与Cobb角无显著相关,而与体重、身高、Risser征、月经状况、BMI和年龄显著相关。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体重和年龄是影响患者BMD的主要因素。结论低角度女性AIS患者存在全身性的骨量减低,且与Cobb角无显著相关,而与生长发育和人体测量学相关指标显著相关。这提示AIS患者的骨量减低与生长发育和低体重有关。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明确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常见的染色体改变及其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改进的染色体制备方法,对30例经病理活组织检查确诊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进行染色体分析,并予相应的化疗方案处理,统计各组患者的生存期。结果 28例获得满意的染色体分裂象,其中5例染色体核型正常,8例为多倍体,4例发生t(14;18)(q32;q21),5例发生t(3;14)(q27;q32),2例发生t(2;3)(p11;q27),1例发生t(3;22)(q27;q11),2例涉及7号染色体与其他染色体间异位,1例涉及17号染色体与其他染色体间异位。染色体核型正常以及发生t(14;18)(q32;q21)和3q+改变的患者,生存期分别为(71.4±2.0)、(67.9±1.6)和(69.1±1.7)个月,较多倍体、7号染色体异常、17号染色体异常患者明显延长(均P<0.05)。Ⅰ+Ⅱ期患者中,正常染色体核型、t(14;18)(q32;q21)以及3q+患者生存期较发生多倍体改变患者以及7号染色体发生改变患者明显延长(P<0.05)。Ⅲ+Ⅳ期患者中,发生多倍体改变患者生存期亦较发生t(14;18)(q32;q21)、3q+以及正常染色体核型患者缩短(P<0.05)。且Ⅰ+Ⅱ期正常染色体核型、t(14;18)(q32;q21)、3q+以及多倍体患者与Ⅲ+Ⅳ期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依据恶性淋巴瘤患者染色体改变及其与恶性淋巴瘤分期等的相关性研究,可以预测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期等。  相似文献   
3.
孕妇血清巨细胞病毒负荷量与胎儿宫内感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中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DNA负荷量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用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孕妇血清、羊水中HCMV DNA负荷量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结果HCMV DNA负荷量0级10例,无1例发生胎儿宫内感染;1级6例,有1例发生胎儿宫内感染;2级5例,有3例发生胎儿宫内感染;3级7例,有6例发生胎儿宫内感染;4级4例,均发生胎儿宫内感染。结论孕妇血清HCMV DNA负荷量与胎儿宫内感染HCMV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柴芩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肠梗阻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IP)、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于2018年8月到2021年1月在本院接受医治,11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肠梗阻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均5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曲肽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柴芩承气汤改良保留灌肠治疗,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与血清VIP、MTL、GAS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3%)较对照组(76%)明显升高;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CD4+、CD4+/CD8+、MTL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坡度,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上升坡度明显,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CD8+、VIP、GAS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坡度,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坡度明显(均P<0.05)。结论柴芩承气汤可以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肠梗阻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其胃肠功能的恢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朱锋 《当代医学》2008,(16):51-51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病人空腹及餐后2小时铁蛋白(Fer)的变化.方法 采用WHO(1999)诊断标准选择病人,血糖测定采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铁蛋白采用雅培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统计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分析软件.结果 空腹血糖值为(7.87±2.89)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11.01±5.02)mmol/l,配对T检验,t值为5.45,P<0.01,空腹铁蛋白值为1 64.3±1 26.1、2小时铁蛋白为155.7±1 28.2,配对T检验,t值为2.56,p=0.014;铁蛋白/血糖比值空腹为23.2±18.3、2小时比值为17.1±15.0,配对T检验,t值为5.42,P<0.01.结论 糖尿病人餐后铁蛋白、铁蛋白与血糖比值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多维度评估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患儿侧凸进展高峰期(peak angle velocity,PAV)的相应成熟度指标,探讨其对PAV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初诊时月经未至、Risser征0级,Y三角软骨未闭、以半年为周期随访至少5次且进展超过5°的女性IS患儿30例,初诊年龄为10.8±1.5岁(7.8~12.1岁)。随访时收集及测量的指标包括实足年龄、Y三角软骨闭合状态、Risser征、身高、主弯Cobb角和骨龄(digital skeletal age,DSA)评分。计算每个随访周期内的身高增长速度(height velocity,HV)和Cobb角增长速度(angle velocity,AV)。采用逻辑回归分析各维度指标对PAV的预测价值。结果:30例患儿的PAV年龄为11.8±1.3岁(10~15岁),PAV时的身高为150.7±4.8cm,DSA评分为479.4±56.5,主弯Cobb角为26.5°±7.2°,HV为8.3±3.7cm/年,AV为7.8°±5.2°/年。PAV主要发生于Risser征0级(80.0%)和1级(20.0%)。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AV的发生与实足年龄介于11~13岁之间(OR=3.166,P=0.032)、Y软骨闭合(OR=6.365,P0.01)、Risser征0级(OR=12.963,P0.01)、DSA评分介于400~500之间(OR=10.758,P=0.011)、HV6cm/年(OR=4.346,P=0.025)、Cobb角30°(OR=9.535,P=0.013)呈显著相关。结论:年龄介于11~13岁之间、Risser征0级伴Y软骨闭合、DSA评分介于400~500之间、HV6cm/年和Cobb角30°为女性IS患儿侧凸PAV的高危因素,可用于预测PAV的发生,评估侧凸进展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RANK)基因多态性与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09年2月~2013年7月在我院行支具或手术治疗的450例主弯Cobb角大于20°的女性AIS患儿为观察组(AIS组),年龄14.8±2.9岁(10~18岁)。对照组为例行健康体检的我院周围地区无血缘关系的健康青少年女性400名,年龄15.1±2.3岁(10~17岁)。所有AIS患儿均有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资料。AIS组和对照组每例取肘静脉血2ml,提取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rs1805034和rs35211496作为RANK的目标位点,应用Taqman探针技术行荧光定量PCR,全部反应结束后在荧光定量PCR仪上读取终点荧光,确定各样本的基因分型结果。采用R×C表χ~2检验比较AIS组和对照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AIS组患儿主弯Cobb角及BMI在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差异。结果:rs1805034和rs35211496的基因型在AIS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rs1805034和rs35211496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示AIS组内rs1805034和rs35211496的不同基因型患儿间的主弯Cobb角及BM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ANK基因可能不是女性AIS的易感基因,女性AIS组内rs1805034和rs35211496的不同基因型患儿间的主弯Cobb角及BMI均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8.
要】 目的:评估后路矫形手术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脊柱高度的矫正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0年1月~2011年6月接受后路矫形内固定术的AIS患者277例,单弯(single curve,SC)173例,双弯(double curve,DC)104例,站立位主弯Cobb角平均53.63°±15.38°(40°~140°),仰卧位主弯Cobb角43.87°±15.01°(20°~124°)。脊柱高度(spinal height,SH)定义为仰卧位全脊柱正位X线片上T1椎体上终板中点至S1椎体上终板中点之间的垂直距离。测量术前、术后SH,ΔSH为手术矫正SH值。评估不同Cobb角侧凸患者的ΔSH,并采用偏相关分析评估脊柱侧凸术前Cobb角、Cobb角矫正值、Cobb角矫正率、术前SH及术后SH与ΔSH的相关性。结果:SC组仰卧位Cobb角术后矫正至15.69°±9.21°(4°~79°),DC组仰卧位主弯Cobb角术后矫正至19.50°±13.07°(3°~95°),矫正率分别为69.7%和65.5%。SC组和DC组术前SH分别为41.29±2.96cm和39.97±3.26cm,术后SH分别为43.77±2.71cm和42.86±3.04cm。SC组术前仰卧位Cobb角分别为≤30°、31°~40°、41°~50°、51°~60°、61°~70°、71°~80°、>80°时,ΔSH分别为1.97±0.79cm、2.14±0.63cm、2.52±0.65cm、2.77±0.51cm、3.92±0.61cm、4.33±0.22cm、4.85±0.22cm;而在DC组中,ΔSH分别为2.37±0.60cm、2.35±0.69cm、2.56±0.53cm、3.27±0.40cm、3.79±0.94cm、3.89±1.11cm、5.46±0.91cm。ΔSH与术前Cobb角[SC:r=0.702,P<0.001;DC(主弯+次发弯):r=0.718,P<0.001]、Cobb角矫正值[SC:r=0.659,P<0.001;DC(主弯+次发弯):r=0.698,P<0.001]和术后SH[SC:r=0.182,P=0.017;DC(主弯+次发弯):r=0.213,P=0.033]呈显著相关性,但与Cobb角矫正率[SC:r=0.083,P>0.05;DC(主弯+次发弯):r=0.039,P>0.05]和术前SH[SC:r=-0.082,P>0.05;DC(主弯+次发弯):r=-0.047,P>0.05]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后路矫形手术可显著改善AIS患者的SH,术前Cobb角和Cobb角矫正值是影响SH矫正程度的主要因素,术后SH是次要影响因素,而Cobb角矫正率则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研究成人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症与退变性滑脱症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3月就诊且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症与退变性滑脱症患者共58例,其中峡部裂性滑脱(峡部裂组)29例,男9例,女20例,年龄23~67岁,Ⅰ度滑脱22例、Ⅱ度7例,L4滑脱16例、L5滑脱13例;退变性滑脱(退变组)29例,男5例,女24例,年龄45~85岁,Ⅰ度滑脱22例、Ⅱ度7例,L3滑脱3例、L4滑脱23例、L5滑脱3例。峡部裂组和退变组患者ODI评分分别为25.5分和22.0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测量两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学指标,包括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椎前凸角(lumber lordosis,LL)、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同时测量两组病例的腰椎滑脱角、滑脱率以及滑脱距离。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峡部裂组患者LL、TK和滑脱角分别为52.2°±10.9°、25.3°±11.1°、9.9°±6.4°,明显高于退变组的44.2°±15.4°、23.4°±12.6°、6.0°±3.9°(P<0.05);退变组患者SVA为30.6±40.6mm,明显高于峡部裂组的4.6±24.9mm(P<0.01)。两组患者的骨盆形态学参数PI(峡部裂组53.9°±11.5°,退变组55.8°±10.8°)、PT(17.0°±8.3°,22.9°±7.2°)、SS(36.9°±8.7°,33.4°±9.9°)以及腰椎滑脱率[(21.8±9.8)%,(19.7±7.8)%]、滑脱距离(6.2±2.7mm,5.6±1.9mm)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成人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症与退变性滑脱症患者具有相似的骨盆形态,但峡部裂性滑脱症患者较退变性滑脱症患者表现为更大的胸椎后凸、腰椎前凸以及滑脱角。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及影像学参数对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侧凸研究协会22项(SRS-22)量表简体中文版问卷评分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2月109例无支具及手术治疗史的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接受SRS-22简体中文版的问卷调查.男17例,女92例;年龄19~40岁,平均24.8岁.冠状面主弯Cobb角16°~102°,平均37.3°.分析SRS-22各维度得分及亚总分与年龄、体重指数、主弯Cobb角及矢状面平衡间的相关性,并分别比较年轻(<30岁)与年长(≥30岁)、小角度(Cobb角<40°)与大角度(Cobb角≥40°)、胸弯与胸腰/腰弯以及男性与女性患者间SRS-22评分差异.结果:年龄与SRS-22亚总分、疼痛、心理状况及功能维度得分负相关(r分别为-0.35、-0.50、-0.31、-0.21,P<0.05);体重指数与疼痛得分负相关(r=-0.23,P<0.05);主弯Cobb角与SRS-22亚总分、自我形象及功能维度得分负相关(r分别为-0.31、-0.49、-0.30,P<0.05);矢状面平衡与功能维度得分负相关(r=-0.26,P<0.05).年长患者SRS-22亚总分、疼痛及心理得分低于年轻患者(P<0.05).大角度患者SRS-22亚总分、自我形象及功能维度得分低于小角度患者(P<0.05).胸弯患者自我形象及心理维度得分低于胸腰/腰弯患者(P<0.05).女性患者的疼痛维度得分明显低于男性(P<0.05),其余参数及得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年龄、侧凸Cobb角、体重指数、躯干矢状面平衡可影响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SRS-22简体中文版问卷不同维度得分.胸弯患者自我形象及心理受侧凸的影响较腰弯患者更大,女性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低于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