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0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就如何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疗效在中医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采访了金实教授,金实教授认为,注重整体观念,正确辨证施治,确保临床疗效是中医学是以延续的保证;辨证与辨互参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中医学发展的重要方法;中西医结合方法给传统中医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明显地提高了临床疗效,现代自然科学的渗透使中医疗效的评判走向客观和微观化,促进了中医学现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狼疮静对NZB/NZW F1小鼠病情发展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狼疮静颗粒是由补肾化毒中药组成 ,前期临床研究及部分疗效机理的实验研究已获肯定和证实〔1~ 3〕,为进一步研制和开发新药 ,并提供模型动物症状学改变的实验依据 ,我们运用狼疮静颗粒剂型 ,对 3~ 6月龄雌性 NZB/ NZWF1小鼠 (自发性狼疮小鼠 )显性发病的部分症状及病情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观察 ,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实验动物 :2 8只 3月龄雌性 NZB/ NZWF1小鼠由复旦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提供 (从美国 Jacsion实验室引种 ,SPF级环境下繁殖 F1代 )。1 .2 试验药物 :狼疮静颗粒 ,1 0 g/袋装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  相似文献   
3.
肝硬变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载脂蛋白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虹  肖炜明  陆伟  朱方石  葛玲 《陕西中医》2004,25(9):771-772
目的 :对 74例肝硬变中医辨证分型组的患者进行血清 APOAI、APOB检测。结果显示 :各证型组血清 APO- A- I、APOB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各证型之间 ,APO- A- I、APOB含量均以肝郁脾虚型为最高 ,以肝肾阴虚型为最低。提示 :肝硬变血清 APO- A- I、APOB的改变 ,有助于判别机体正气盛衰和了解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狼疮静颗粒对自发性狼疮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狼疮静颗粒、强的松及狼疮静合强的松三组药物,对3月龄雌性NZB/NZWF1狼疮模型小鼠进行干预治疗6周,观察各组小鼠CD4 、CD8 细胞及ICAM-1表达的影响。结果中西药物均能改善模型小鼠CD4 、CD8 细胞分布,抑制血清和血浆淋巴细胞表面ICAM-1的高表达,以申狼疮静结合强的松组效果明显为优。结论狼疮静颗粒能有效改善并调节自发性狼疮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过亢的免疫反应,结合西药后可协同发挥疗效并显示出疗效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医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治疗作用机制及其对SLE器官损害的远期疗效.方法:1999~2003年住院及门诊的SLE患者51例,随机分为以中药养阴清热煎剂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简称对照组),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细胞黏附分子1(ICAM-1)、黏附分子3(ICAM-3)、P-选择素以及SLE损伤指数(SLICC/ACRDI)的研究.结果:SLE患者的ICAM-1、ICAM-3、P-选择素均较正常人明显增高;治疗组治疗后ICAM-1、P-选择素比对照组明显下降;而SLE损伤指数积分显示,治疗组比较稳定,对照组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结论:提示以中药养阴清热煎剂为主的治疗组对SLE患者的血清黏附分子高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SLE的器官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与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6.
肝纤维化常见于不同原因引起的慢性肝脏疾病病程中,进一步发展可形成肝硬化,严重影响患者健康,抗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的重要治疗措施,临床证实肝纤维化与一定程度的肝硬化都是可逆的,尤其是中医药具有较好的综合疗效。文章就龙柴方对乙肝肝纤维化的疗效作用,从中医学对肝纤维化病因病机认识、龙柴方的立法依据、组方意义及组分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等角度进行了分析研讨,为解释和揭示龙柴方对乙肝肝纤维化发挥的疗效作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对胃癌前病变Ki-67表达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9年5月。收集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其对Ki-67表达及临床疗效的影响。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临床总有效率[RR=1.28,95%CI=(1.19,1.38),Z=6.82,P<0.00001]高于对照组;Ki-67表达率或表达积分[RR=0.40,95%CI=(0.30,0.54),Z=6.18,P<0.00001;SMD=-0.48,95%CI=(-0.68,-0.28),Z=4.61,P<0.00001]低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Ki-67表达更低,临床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证型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传染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我国属HBV感染高流行区,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9.09%,约1.2亿人。目前,中医对CHB分型方法繁多而弥散,且缺乏统一客观的微观定性和定量指标,因而各地治疗经验缺乏可比性。为确定CHB中医临床证型构成分布和主次,进一步寻求和制定CHB辨证分型的客观标准提供框架结构,笔者对近4年公开报道的8768例CHB患者进行了临床证型的分类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萎缩性胃炎临床证型分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相似文献   
10.
山茱萸炮制前后宏微量元素及氨基酸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山茱萸中宏微量元素和氨基酸成分及炮制对两大类成分的影响,探讨山茱萸补肝肾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OPA-FMOC-C1联用柱前衍生化-RP-HPLC法测定氨基酸的含量及依据JY/T015-1996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方法通则测定溶出液中无机元素的含量。结果:山茱萸生品溶出液中检出十八种无机元素,溶出液富含K,Ca,Mg等元素。炮制后除Cu明显下降、Ba,Ni基本不变外,其他各种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稀土元素La,Ce等元素含量增大明显。山茱萸药材检出十六种氨基酸,富含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山茱萸酒制后游离氨基酸的总量降低,但赖氨酸、苯丙氨酸等含量增大,炮制后除蛋氨酸、组氨酸遭到破坏,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其余各总氨基酸含量均增大。结论:山茱萸富含天冬氨酸和K,以及多种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炮制使元素的溶出明显增大,多种氨基酸含量发生改变,赖氨酸、亮氨酸和缬氨酸等肝肾有关的人体必须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大,这些可能是山茱萸炮制后补肝肾作用增强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