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清开灵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额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60年代末Olney[1]首先提出兴奋毒性(excitotoxicity)作用概念以来,国内外大量的动物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证实兴奋性氨基酸(EAA)兴奋毒性损伤学说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如脑卒中等)及损伤时脑水肿、神经元变性坏死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破裂脑动脉瘤的早期综合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85例破裂脑动脉瘤采用急诊或早期综合救治措施的效果.方法 所有患者均急诊行头颅CT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应用相关的措施和药物改善和纠正病人生命体征、高颅压、高血压、低氧血症等,尽早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均确诊为颅内动脉瘤,急诊或72h内行显微外科夹闭126例,介入栓塞59例.术中、术后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防治脑血管痉挛、脑水肿、胃肠道出血等并发症.结果 185例不同程度病情的患者预后良好131例,总预后良好率为71%.其中开颅显微手术夹闭126例,预后良好87例,良好率为69%,轻残15例,重残9例,植物状态6例,死亡9例(7.2%);介入栓塞59例,预后良好44例,良好率为74.5%,轻残7例,重残4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3例(5.1%).两组预后良好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致残率、死亡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尽早明确诊断,加强围手术期救治管理,急诊或早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行开颅手术夹闭或介入栓塞,消除动脉瘤再出血破裂危险,利用早期综合救治措施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OH)大多因不同程度的颅脑外伤所致,开始无特征性临床表现,极易误诊。本文对我科近年收治的32例CSOH病人进行总结。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30例,女2例,年龄30~78岁,平均58岁。有明显外伤史12例,可疑外伤史18例,无外伤史...  相似文献   
4.
为了克服现有被动式生物芯片的不足,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主动式芯片系统,在该系统中引入负压发生装置及控制装置,对NC膜上发生的抗原抗体反应进行控制。对该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它具有快速、稳定、鲁棒性好等优点,能满足实际要求。该系统将有助于提高抗原抗体反应的效率,改善芯片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朱文焕  张俊平  孙德举  周岱 《中国药房》2012,(12):1097-109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微创术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124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依达拉奉组(30例)、脑心通组(30例)和联合用药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其余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与相应药物。各组疗程均为28d。记录4组治疗前,治疗后14、28d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4组治疗后生活能力状态、脑水肿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8d后,联合用药组GCS评分较对照组、依达拉奉组、脑心通组显著升高(P<0.01),依达拉奉组较对照组亦显著升高(P<0.05);治疗28d后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依达拉奉组和脑心通组(P<0.05);依达拉奉组优于脑心通组和对照组(P<0.05);各组脑水肿程度改善表明联合用药组优于对照组、依达拉奉组和脑心通组(P<0.01);依达拉奉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各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的疗效与安全性较好,具有显著促进受损脑组织恢复、减轻脑水肿、改善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