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石胆草(石莲花、镇心草、石花、牛耳草)进行了生药研究。本品为苦苣苔植物石胆草Corallo—discusflabeilatus(Frach)·B·LBurt的全草。以全草入药,地下根与地上茎之间被有众多白色绒毛,叶质脆,易断。晒干后,全草向心性卷曲呈团块状,须根黄色。显微特征:表皮细胞为横向延长的细小细胞,叶背处厚角细胞细小密集,呈多角形,非腺毛众多且多为两个细胞,叶柄维管束7~9个,中间一个较大,均为外韧型,且多呈马蹄形排列,叶肉细胞呈类圆形,间隙大。粉末特征:螺纹导管众多,纤维多呈束,壁较薄,气孔直轴式和平轴式,副卫细胞3个.非腺毛多为两个细胞组成,平直或弯曲,基部稍圆,表面光滑。本化学实验结果显示,石胆草拟含有葡糖苷、香草酸、丁香酸、阿魏酸。本品味苦、辛,性寒,有小毒,主要用于清热除湿、解毒消肿、散瘀止血等。  相似文献   
2.
气功疗法与心理暗示疗法的异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类以自我心理调整为特色的医疗保健养生方法.目的:探讨传统的气功疗法与现代心理治疗学暗示效应的异同点,为二者的有机结合与学科兼容提供基础依据.方法:结合心理治疗实践,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气功疗法与心理暗示的本质、特点进行比较研究.结论:气功疗法与心理暗示疗法在理论背景、施治方式、暗示效果方面存在不同,但二者具有相同的本质,从而为有机整合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3.
对鸭嘴花进行了生药研究,本品为爵床科鸭嘴花属植物AdhatodavasicaNees的灌木,以全株入药。  相似文献   
4.
于30年教学中,就中药学学科特点,总结了纵向分枝记忆点,推纳演绎记忆法等5种学习中药学的记忆法,旨在便于学生掌握中药学教学大纲所要求的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5.
根据古代医家的认识和文献记载,简论“刚”药与“柔”药的不同作用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7.
秦竹  朱成兰  肖兵  陈嵘 《中医教育》2002,21(6):22-24
心身医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一门具有一定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以及具有完整独立概念和理论体系的新兴交叉学科.  相似文献   
8.
臭参的部分药效学的急性毒性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臭参的部分药效学和急性毒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本品能加强胃肠蠕,提高耐疲劳,耐缺氧能力。对免疫抑制影响及失血性血虚小鼠Hb、RBC、IgG的恢复有促进作用,能提高吞噬细胞功能和淋巴细胞转化率。小鼯取最大耐受量为40g/kg。  相似文献   
9.
10.
傣药大驳骨丹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品为爵床科鸭嘴花属植物Gendarussa ventrieosa (walL)Nees的灌木,以全株入药。叶的主脉上下部均向外突起,而主脉上部呈双乳式突起,叶脉维管束的木质部导管呈不规则V字形排列.叶的横切面中堆管束的两端分别含有多层纹的石细胞,茎的薄壁细胞中散在细小的草酸钙方晶。叶的主脉下表皮气孔呈直轴式,偶有不等式。叶的上表皮副卫细胞有2个,有的副卫细胞偶有3个,表面无滑或稍具壁疣,全株含生物碱、挥发油、内酯等成分,不含有淀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