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7篇
内科学   2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进一步加强细菌耐药监测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耐药菌所致感染已构成新世纪抗感染治疗的巨大挑战。细菌耐药监测是世界卫生组织“控制细菌耐药的全球性策略”。笔者阐述目前耐药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分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中SHV型β内酰胺酶的分布、流行情况以及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用SHV型β内酰胺酶基因的通用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编码框以外设计引物、PCR扩增SHV型β内酰胺酶全编码基因并进行克隆表达、序列分析;对产SHV型β内酰胺酶的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检测。结果:58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中,只有3株细菌产生SHV型β内酰胺酶(5.2%),其中1株产生SHV—11(非ESBLs),另2株产生SHV—12(ESBLs);3株产SHV型β内酰胺酶菌株的PFGE谱型不同。结论:临床分离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中,SHV型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为SHV—11和SHV—12,SHV型ESBLs不是主要的ESBLs型别。未发现产SHV型β内酰胺酶菌株间克隆传播。  相似文献   
3.
2010年中国CHINET肠球菌属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2010年中国主要地区临床分离肠球菌属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国内主要地区14所教学医院(12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按统一方案、采用统一的材料、方法(K-B法)和判断标准(CLSI 2010年版)进行肠球菌属细菌的耐药性监测。结果共分离到4 046株非重复肠球菌属细菌,最常见菌种为粪肠球菌1 829株(45.2%)、屎肠球菌1 817株(44.9%)、鹑鸡肠球菌78株(1.9%)、鸟肠球菌54株(1.3%)、铅黄肠球菌49株(1.2%)。肠球菌属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仍极敏感,耐药率<4%,万古霉素耐药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检出率分别为0.6%、3.6%。粪肠球菌对呋喃妥因、磷霉素和氨苄西林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2%、5.7%和11.3%,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为44.0%;屎肠球菌耐药性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接近90%,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接近70%,对氯霉素耐药率仅为7.3%,儿童屎肠球菌分离株对磷霉素、呋喃妥因耐药率<10%。不同医院分离的肠球菌属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一定差异。结论屎肠球菌的分离率有增加趋势,肠球菌属细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依然保持极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体外药敏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纸片扩散法和琼脂稀释法作嗜麦芽窄度食单胞菌的药敏试验。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测定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度。结果:琼脂稀释法测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头孢哌酮和头孢哌酮一舒巴坦复方制剂敏感率最高,分别为92.2%和95%;其次为复方磺胺甲噁唑、替卡西林一克拉维酸、环丙沙星和哌拉西林一三唑巴坦,细菌敏感率分别为84.3%、87.3%、76.5%和75.5%。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敏感率琼脂稀释法较纸片扩散法高,其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以稀释法进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05年至2007年中国CHINET监测网脑脊液分离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对CHINET监测网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所有脑脊液标本按常规方法进行分离、培养、鉴定.按统一方案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005年至2007年脑脊液标本获分离菌94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88株.占62.5%;革兰阴性菌349株,占37.1%;真菌4株,占0.4%.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由2005年的59.9%增至2007年的64.6%,革兰阴性菌所占比例由2005年的39.6%降至2007年的35.4%.最常见的分离菌依次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不动杆菌属、肠球菌属、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肺炎链球菌、链球菌属和其他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中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42.9%.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高度敏感,不动杆菌属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为24.1%~29.3%.结论 2005年至2007年脑脊液分离菌中革兰阳性菌多于革兰阴性菌,脑脊液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明显.  相似文献   
6.
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性及耐药表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调查上海地区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及红霉素耐药菌的耐药表型。方法 以琼脂稀释法测定345株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以双纸片法测定红霉素耐药菌的耐药表型。结果 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3.0%(183/345)及49.6%(171/345)。对红霉素耐药菌中,内在型耐药(cMLS)占90.3%(159/176),诱导型耐药(iMLS)占5.7%(10/176),M型耐药占4.0%(7/176)。结论 上海地区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高,其耐药表型以cMLS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细菌感染患者早期病原及耐药性分子诊断技术,以便尽早实施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扩增细菌23S rRNA基因序列,同时扩增多种耐药基因,设计探针,通过基因芯片杂交技术识别其差异序列,鉴别细菌,检测耐药基因,用于病原早期诊断和耐药谱测定;收集血培养标本223份,脑脊液、胸水、腹水标本339份,尿液标本514份,比较所建立方法与传统方法的一致性,验证所建立技术的可靠性。结果 基因诊断方法可正确检出常见病原菌,并检测其是否携带mecA、SHV、CTX-M-1组和CTX-M-2组耐药基因。检测血、尿及脑脊液等无菌体液标本时,所建立的快速检测方法与常规方法的符合率分别为96.4%、99.8%和99.7%,总体符合率为99.1%,耐药性检测与传统药物敏感结果的符合率为95.7%,其准确性与常规方法相当,检测时间比常规方法平均减少(2.09±1.15)d。结论 多重PCR-基因芯片杂交技术可用于耐药菌感染的病原早期诊断和耐药感染的同步检测,应用于临床可望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表皮葡萄球菌(表葡菌)纤维蛋白原结合基因(fbe基因)的致病性。方法采用同源基因重组技术构建表葡菌fbe基因缺失突变菌株,得到除fbe基因以外遗传背景相同的fbe基因阳性菌株和阴性菌株。然后建立表葡菌致大鼠导管相关性感染模型,比较fbe基因阳性菌株HB与其fbe基因缺失突变菌株HB-ermB体内致病性的差异,同时采用ELISA测定并比较fbe基因阳性和fbe基因阴性两组表葡菌体外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力。结果构建获得表葡菌HB的fbe基因缺失突变菌株HB-ermB,并建立大鼠导管相关性感染模型。fbe基因阳性菌株与纤维蛋白原的体外结合力显著高于fbe基因阴性菌株(P<0.01)。fbe基因阳性表葡菌HB致大鼠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为100%(15/15),而fbe基因缺陷株HB-ermB仅导致20%(3/15)的大鼠发生感染,经Fisher精确检验法分析HB组感染率明显高于HB-erm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组导管表面、血液及组织中检测到的细菌数明显高于HB-erm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be基因缺陷株致病力较其亲本株明显降低,提示fbe基因为表葡菌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