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篇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载脂蛋白A-Ⅰ(ApoA-Ⅰ)在远端胃癌D2根治术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检测行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87例胃癌患者的血清ApoA-Ⅰ水平,根据中位值(1.14 g/L)将患者分为低ApoA-Ⅰ组(n=44)和高ApoA-Ⅰ组(n=43),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病理特征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差异,分别采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ApoA-Ⅰ水平与远端胃癌D2根治术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高ApoA-Ⅰ组和低ApoA-Ⅰ组在TNM分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ApoA-Ⅰ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低ApoA-Ⅰ组(P<0.05),术后总生存期高于低ApoA-Ⅰ组(P<0.05);ApoA-Ⅰ是患者术后总生存期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血清ApoA-Ⅰ水平可能是远端胃癌D2根治术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究肝移植手术后缺血性胆道损伤(ITBL)的原因。方法 200例肝移植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出现ITBL症状的患者进行Clavien分级,分析归纳ITBL发生的原因。结果 在研究的200例患者中,发生ITBL症状的患者有14例,这14例患者的Clavien分级都在Ⅲb级以上。对14例患者的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结果显示:手术后1 d肝动脉阻力指数(RI 1 d)(P=0.0500,OR=0.916),手术后1周肝动脉指数(RI 1 w)(P=0.0078,OR>999.9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道损伤的发生,主要的原因是术后肝动脉血流异常。因此,提高动脉吻合技术,有利于防止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道损伤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门部Glisson蒂交替血流阻断、循Glisson鞘行肝右前叶下段解剖性切除在肝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15例肝右前叶下段肝癌患者中,8例采用肝门部Glisson蒂交替血流阻断、循Glisson鞘行肝右前叶下段解剖性切除术(A组)。7例采用间歇性第一肝门阻断(B组)行肝肿瘤局部切除术。对两组术中出血、术后肝功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3、5、7天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门部Glisson蒂交替血流阻断、循Glisson鞘行肝右前叶下段解剖性切除术是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肝功能损害的有效的肝切除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YMP)基因多态性对R0术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接受卡培他滨为基础的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郑州人民医院行R0切除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CRC患者235例。收集患者外周血及术后癌组织标本分别进行TYMP多态性位点基因分型及TYMP基因表达测定,并对纳入研究患者的疗效进行关联性分析。  结果  TYMP基因5633C > T位点在CRC患者中的分布频率为:CC型149例(63.40%),CT型73例(31.06%),TT型13例(5.54%),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21。单变量的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携带T等位基因的CT/TT型患者和野生型CC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5.9和4.5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经过多变量的Cox模型校正之后发现CT/TT基因型患者对OS有独立的影响(HR=0.67,P=0.015)。另外,进一步在87例癌组织标本的mRNA表达分析中发现,突变的CT/TT型患者癌组织中TYMP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CC型患者(P=0.019)。  结论  TYMP基因5633C > T位点可能通过影响该基因mRNA的表达进而使CRC患者从卡培他滨的治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门部Glisson蒂选择性血流阻断行肝左叶切除术在肝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肝左叶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7例采用肝门部Glisson蒂选择性血流阻断行肝左叶切除术(A组);6例采用间歇性第一肝门阻断(B组)行肝左叶切除术;对两组术中出血、术后肝功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3、5、7天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门部Glisson蒂选择性血流阻断行肝左叶切除术是减少术中出血、减轻术后肝功能损害的有效的肝切除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阑尾周围脓肿Ⅰ期手术及Ⅱ期手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阑尾周围脓肿Ⅰ期手术及Ⅱ期手术的病例资料。结果Ⅰ期手术30例,22例行单纯脓肿引流术,8例行Ⅰ期阑尾切除术,术中未发现肠梗阻,术中及术后未发生肠管损伤,术后切口感染7例,经换药2周愈合;Ⅱ期手术18例,先行抗生素及穿刺置管引流术,由于疗效不佳,或症状反复发作,3个月后行Ⅱ期手术,术中发现炎性粘连性团块致不全性肠梗阻4例,寻找阑尾过程中分离粘连,发生盲肠(或升结肠)肠管损伤3例,改行右半结肠切除术,3例行单纯脓腔引流术,8例行阑尾切除术,3例术后切口感染,经换药治愈,Ⅰ期手术和Ⅱ期手术相比较,肠梗阻和肠管损伤发生率存在差异(P〈0.05),Ⅰ期手术组优于Ⅱ期手术组,2组资料术后切口感染几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阑尾周围脓肿采用Ⅰ期手术治疗明显优于Ⅱ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分析肠内营养支持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2例胃癌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常规给予禁食水、补液和胃肠减压治疗,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2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防治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肝移植手术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防治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拉米夫定口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预防基础上加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两组患者出院后,进行1~2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乙肝复发情况。结果通过随访,发现对照组乙肝复发率30.0%显著高于对照组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移植手术患者采用拉米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法,可有效抑制其乙肝复发情况,且比较安全,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生存率,因此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