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N-乙酰基转移酶2(NAT2)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ATDLI)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抗结核治疗后发生肝损害的结核病患者228例(肝损害组),未发生肝损害的结核病患者260例(无肝损害组),应用时间飞行质谱技术(MassARRAY)检测NAT2基因多态性。结果在筛选出的10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tagSNP)位点中,NAT2启动子区域rs4646243的T等位基因和rs4646246的A等位基因构成的突变纯合及杂合基因型均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保护性有关联,rs1115784、rs1041983和rs1799930的纯合突变基因型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风险相关联,其中rs1041983和rs1799930的突变纯合基因型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高度关联。在10个标签SNP位点中发现2个单体域,位于单体域1的单体型‘TGAA’和位于单体域2的单体型‘TAG’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相关联。在NAT2基因上还发现2个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保护性的单体型:位于单体域1的单体型‘CGGG’及位于单体域2的‘CGG’。结论汉族人群NAT2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检测NAT2基因及单体型,可以在抗结核治疗前筛选出肝损害发生风险较高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张玉香  任红  朱冬林 《河北医药》2010,32(11):1501-1502
对于创面不新鲜的组织皮肤大面积缺损、肌腱外露、长期卧床及褥疮患者,临床上单独换药争取早日植皮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每次换药清除坏死组织既给患者带来肉体上的痛苦,长时间治疗又给其带来经济负担。负压封闭引流(VSD)敷料是通过全方位引流去除细菌培养基和创伤后受损组织产生的毒性分解产物,减少机体组织的毒性产物的重吸收,避免二次打击所致的“全身炎性反应”,同时半透膜的密封阻止了外部细菌进入创面,保证了创面内和皮肤的水蒸气正常透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中实施不同心理护理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2月-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20例,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干预组、肌松组、干预及肌松组,每组的患者均为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心理护理,肌松组患者给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干预及肌松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及肌松训练。结果各组护理前的焦虑得分及抑郁得分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在进行相应的护理后对照组、干预组及肌松组较干预前未见显著差异(P〉0.05),干预及肌松组护理后较护理前及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给予干预护理和肌松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不良情绪,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朱冬林  张嵘 《检验医学》2002,17(6):355-357
目的检测肠杆菌科细菌中除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以外的其它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以了解其检出情况和耐药性.方法采用VITEK ESBLs检测系统和双纸片协同试验同时进行ESBLs的实验.结果280株细菌中,用VITEK506卡检出ESBLs菌96株,其中大肠埃希菌34.5%,肺炎克雷伯菌43.1%,阴沟肠杆菌35.4%,产气肠杆菌25%,费劳地枸橼酸杆菌37.5%.用双纸片协同实验检出91株,检出率略低.在沙雷菌、变形杆菌、摩根菌中未检出ESBLs菌.对头孢西丁药敏试验中,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高度敏感,而其余细菌表现耐药.结论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可以用VITEK系统和双纸片协同试验作常规ESBLs的试验,而对肠杆菌科中其余的细菌是否可参照应用尚需研究.  相似文献   
5.
孕产妇急危重症指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2 d发生的严重威胁孕产妇及围产儿生命的急危重症,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2003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共收治21例急危重症孕产妇,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2003年在浙江省龙泉市发现一份人血清高滴度的鼠疫F1抗体阳性标本[1],引起一场对浙江省人血清血凝阳性意义(原因)的大讨论。为查明该地区疫源地现状和人血清阳性的分布情况,卫生部和省卫生厅下发了浙江省鼠疫自然疫源性调查方案,自2004年5月24日开始,在庆元县开展了人群血清鼠疫F1抗体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嵌顿性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为45例急性嵌顿性胆囊结石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43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2例中转开腹,成功率95.56%,无死亡病例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45~160min,平均(70.0±29.2)min。结论:术前严格检查,术中把握中转开腹指征,经验丰富的腹腔镜外科医师为急性胆囊炎伴结石嵌顿患者行LC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对浙江省庆元县鼠疫历史疫区疫源地进行流行病学基础性研究,为有效地预防控制鼠疫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鼠疫标志性动物鼠类和媒介蚤类的组成与分布情况;应用病原学、血清学与气候地理环境等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分析。 结果 室内优势鼠种为褐家鼠、黄胸鼠和小家鼠,密度分别为2.57%、1.54%和0.07%,室外优势鼠种为黄毛鼠、黑线姬鼠和东方田鼠,密度分别为4.67%、0.74%和0.62%;媒介主要为印鼠客蚤、缓慢细蚤与不等单蚤,所占比例分别为40.33%、28.85%和25.57%,染蚤率为9.82%,蚤指数为0.28;鼠疫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均为阴性。 结论 庆元县鼠疫历史疫区内气候与地理环境等,适宜致病动物鼠类与媒介蚤类生长繁殖。目前处于鼠疫流行静息期。但是,主要宿主动物黄胸鼠密度和主要媒介印鼠客蚤的指数较高,鼠疫自然疫源地有多元性变化,新的生物群链似有建立倾向,鼠疫疫源地复燃的危险性依然存在。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更要加强深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B组链球菌是引发孕妇和新生儿致病的常见原因。方法本文验证了qPCR的高灵敏性,并进一步检测841例临床阴道拭子样本,并与细菌培养法作比较,采用Sanger测序对阳性样本进行序列分型。结果 qPCR法能够检测低至10拷贝/反应的靶分子,临床样本检测时,qPCR法共检出182例阳性(阳性率为21.6%),其中有69例阳性为细菌培养法检测阴性样本,这显示qPCR法优于细菌培养法,且细菌培养法会造成假阴性风险。70例阳性样本分型测序结果显示,主要亚型有9例,ST687亚型11例(15.71%),ST19亚型5例(7.14%),ST485和ST197各4例(5.71%),ST17、ST862、ST316、ST456及ST43各3例(4.29%),测序显示在中国广州地区共检出34种亚型,其中ST687、ST19、ST485、ST197、ST17、ST862、ST316、ST456及ST43等共9个型别占55.71%,其余25种型别占比44.29%。结论由于不同亚型可能存在致病性的差异,因此,这种序列分型方式也可能为临床个体化诊治提供一定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