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分析膝关节镜辅助小切口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4月间于我院骨科就诊的136例确诊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实验组给予膝关节镜辅助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采取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定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基本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 0.05),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膝关节镜辅助小切口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相比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膝关节功能改善更为明显,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损伤控制手术在多发骨折为主的多发伤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适应症和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0月多发骨折为主的多发伤患者9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均≥25分,将应用损伤控制手术(DCO)原则方法治疗多发骨折的48例作为观察组,将未应用损伤控制手术(DCO)原则方法治疗多发骨折的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死亡率、并发症。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死亡1例,并发症3例;对照组的死亡5例,并发症11例,两组死亡率、并发症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25分多发骨折的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手术(DCO)原则方法治疗符合多发骨折的病情特点,早期针对性的处理结合后期一体化的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缝合与Endo Button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兴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缝合组和Endo Button组。所有患者术后每3个月进行一次评估,评估过程持续1年。采用Lysholm和国际膝关节文件委员会(IKDC)评分系统进行随访评估。使用KT-1000关节测量仪和抽屉试验评估膝关节的稳定性,并采用侧对侧比较和手动测试评估韧带松弛。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6个月拍摄X线片,检查骨折是否愈合。根据Ahlback的分类,对退行性改变进行分级。采用末次随访结果进行两组间的比较评价。结果 根据Lysholm评分,缝合组膝关节功能为92.5,Endo Button组为93.5。两组均有超过90%的患者在IKDC主观评价中膝关节功能为正常或接近正常。KT-1000关节测量仪显示两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缝合组91%的患者松弛0~3 mm,而Endo Button组90%的患者松弛。所有患者均在3个月内骨性愈合。本研究未发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 关节镜下缝合和Endo...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方法与经验。方法对20例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下骨折应用加长型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股骨转子下骨折的Seinsheimer-Bergman分型,Ⅱc型3例,Ⅲa型4例,Ⅲb型5例,Ⅳ型8例。观察分析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观察有无骨折再移位、髋内翻畸形、内固定失败、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的出现。结果 20例均获得随访3~16个月,平均9个月,无骨折再移位、髋内翻畸形、内固定失败、骨折不愈合的情况发生。髋关节Harris评分,优16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达95%。结论加长型PFNA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下骨折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恢复快、疗效好,有利于早期康复及恢复伤前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