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大量输血对于急性创伤患者凝血功能与纤溶系统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33例急性创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1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大量输血治疗;17例对照组采用少量输血治疗;对比两组输血前后凝血功能与纤溶功能。结果:输血前,两组患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及纤溶系统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输血1 d后,观察组患者在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血小板计数(PLT)等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及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以及蛋白C(PC)等纤溶系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量输血对于急性创伤患者的凝血功能与纤溶系统有着较大的影响,在临床输血中需要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一种适用献血员梅毒检测的试验方法。方法:采用梅毒特异性抗体的双抗原夹心法(ELISA)对献血员进行抗体检测。并与RPR法和TRUST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3种方法检测结果有反应性的标本,再用TPHA法进行确证。结果:EUSA法有反应性率1.69%(184/10884),RPR法有反应性率1.23%(134/10884),TRUST法有反应性率1.30%(141/10884);ELISA法与TPHA法符合率97.8%(180/184),RPR法与TPHA法符合率71.2%(131/184),TRUST法与TPHA符合率75.5%(139/184)。进行统计学处理。ELISA法与RPR法、TRUST法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ELISA法与TPHA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ELISA法优于TRUST法和RPR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适合献血员的梅毒项目的优选试验方法。有利于控制梅毒的输血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单人份检测模式与汇集检测模式两种血液核酸筛查方式对于血液核酸筛查结果的影响。方法先采用苏州华益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2型)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法),对ELISA筛查合格的标本进行HBV、HCV、HIV(1+2型)核酸筛查(汇集检测模式),再用该试剂盒按照单人份检测模式对汇集检测过的样本进行复检。结果本研究采用单人份检测模式共检测5385例经过汇集检测模式筛查的样本,筛查出HBV DNA核酸阳性标本10例(阳性率1.86‰)。10例核酸阳性标本与汇集检测模式的结果一致,本研究的两种检测模式均未检测到HCV RNA核酸阳性和HIV(1+2型)RNA阳性的标本。结论在酶免检测的基础上应用核酸检测能有效避免HBV、HCV、HIV(1+2型)的漏检,降低输血传播相关病毒的风险。汇集检测和单人份检测两种检测模式对于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1998年10月~2005年10月惠州市自愿无偿献血者进行的HIV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为严防输血传播HIV提供有效措施。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确认由广东省艾滋病检测中心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结果共检测166894人次自愿无偿献血者HIV抗体,确认阳性13例,不确定1例,阳性率为0.084‰结论自愿无偿献血者中有HIV感染者,且比例逐年增加,要进一步加强血液安全管理措施,严格筛查自愿无偿献血者,确保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