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肿瘤专科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20年1―6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及2019年和2018年同期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监测数据,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2019和2018年同期相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住院患者收治同比下降41.51%和34.54%,手术例数同比下降46.43%和43.51%,医院感染率和现患率下降至0.52%和0.80%,医院感染漏报率上升至30.16%,腹盆腔内组织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仍是最主要医院感染部位,医院感染致病菌中铜绿假单胞菌构成比上升至16.22%,大肠埃希菌构成比下降至10.81%,抗菌药物使用率和送检率有所下降。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肿瘤患者住院及接受手术治疗方面产生较大影响。各项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强化落实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率和抗菌药物使用率,含氯消毒剂消毒频次增加能有效降低肿瘤患者发生大肠埃希菌感染的风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下,临床需关注肿瘤患者发生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风险、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病例以降低医院感染暴发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医院感染管理科积极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作用。方法 比较医院感染管理科积极参与管理前(2012—2014年)、管理后(2015—2017年)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医院感染管理科积极参与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积极管理前17.18%下降至15.24%,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率由1.45%下降至1.02%、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由87.12%上升至91.15%。积极管理后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86%,术前0.5~1 h给药率为89.32%,预防性使用疗程<24 h患者比率为86.77%,均高于积极管理前的8.74%、75.87%及57.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积极管理前Ⅰ、Ⅱ、Ⅲ类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27%、0.92%、1.29%,积极管理后Ⅰ、Ⅱ、Ⅲ类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20%、0.67%、4.42%。Ⅱ类切口感染率积极管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 医院感染管理科积极参与抗菌药物应用管理能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可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3.
曾惠敏 《现代保健》2009,(27):118-119
目的探讨采用电话回访的方式对骨科出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电话回访的124例骨科出院患者,出院5—14d内.护士通过电话回访1—2次。采用电话指导进行用药方法、心理、饮食营养、功能锻炼,以及自我保健能力等康复期健康教育。结果电话回访是一种较为方便、快捷、经济的健康教育方式,易为广大骨科患者所接受,且效果显著。结论电话回访服务能增加护患双方的主动性,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同伴互助在新护士专科培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新护士的整体素质及护理人才的培养,通过整合相关资源,将同伴互助引入新护士专科培训带教全过程,从而更好地提高新护士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曾惠敏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932-1934
探讨ICU抢救护理规范化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将“五常法”灵活运用到ICU抢救护理工作中,改进ICU抢救护理工作流程,规范护理工作,优化护理管理.ICU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确保了医疗安全.“五常法”的应用能够提高ICU抢救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在日常生活中,因骨科疾病而影响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屡见不鲜。尽管有时诊治及时,手术成功,用药得当,也往往难以避免在身体某部位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因此,在骨科患者的医治中,加强康复护理同抢救治疗一样,是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和减少致残的关键。随着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应该看到在骨科康复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规范、不科学的做法,如果不及时纠正,就可能会影响骨科康复的生存与发展。运用护理程序对骨科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护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康复新与维生素E软胶囊混合液湿敷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溃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人除常规护理及加强营养外,均给予局部清创。观察组用注射器吸取康复新与维生素E混合液直接滴在创面上,再用浸有康复新加维生素E混合液的湿纱块贴在创面上,对照组用0.5%碘伏环形涂擦创面边缘,并用浸有呋喃西林的湿纱布覆盖创面,均外用双层无菌纱块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掀开双层纱块一角,用注射器向内层纱块点滴药液1次或2次,以保持药物的有效浓度和保证创面处于湿润状态。观察创面从治疗用药到完全愈合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新加维生素E混合液湿敷治疗慢性皮肤溃疡可促进溃疡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8.
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在骨科出院患者的应用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采用电话回访的方式对骨科出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电话回访的124例骨科出院患者,出院5~14 d内,护士通过电话回访1~2次.采用电话指导进行用药方法、心理、饮食营养、功能锻炼,以及自我保健能力等康复期健康教育.结果 电话回访是一种较为方便、快捷、经济的健康教育方式,易为广大骨科患者所接受,且效果显著.结论 电话回访服务能增加护患双方的主动性,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科危重患者抢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应用六西格玛法对我科2007年1~12月收治的45例危重患者的抢救问题及需求进行定义,分析抢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落实改进措施后收集2008年1~12月收治的53例危重患者救治资料,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应用MINITAB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现有抢救不成功率Z值为3.43。直接影响抢救成功率的因素有通讯、运输工具差11例(24.4%),无专业创伤抢救中心9例(20.0%),创伤急救模式不完善8例(17.8%),护士工龄短且职称较低、水平差影响抢救11例(24.4%),病情观察不及时11例(24.4%),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不畅10例(22.2%),患者家属配合欠佳4例(8.9%)。改进措施后MINITAB统计显示,Z值由原来的3.43提高至3.89,医生、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达到100%。结论应用六西格玛法使护理人员能够快速、有效、准确地展开抢救工作,为抢救骨科危重患者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2005—01/2005—04我院设立专科护士对断指再植患者进行全方位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临床资料本组32例47指,男25例,女7例;年龄17-49岁,平均28.4岁;致伤原因:机器滚轴致伤18例,铁件压伤7例,门框、石头等压伤7例;单指20例,双指9例,3指3例;完全断离22指,不完全断离25指;受伤指:拇指8指,食指19指,中指12指,环指8指;受伤平面:末节6指,中节26指,近节15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