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药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患者 男,4岁.1d前出现腹痛,继而发热,体温38.6℃,右下肢麻木、无力.次日晨起双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以急性脊髓炎收入神经内科.既往史:4年前患儿出生后曾行脊膜膨出切除修补术,术后4年来,神经功能发育正常.2个月前患儿曾患脑脓肿,经用罗氏芬等治疗近50d,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病灶消失.入院后查体: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感觉查体不合作,双侧膝反射存在,巴氏征阴性,提睾反射存在,大小便失禁.发病后第2天行脊髓MRI示T6~7水平脊髓内边界清楚的长T1长T2信号影,向上至颈髓下部,向下至T10水平可见脊髓内不均匀稍长T2信号,提示脊髓内脓肿.随即转入神经外科行椎管内探查术.自发病至手术时间为4d.术后病理:脓液细菌培养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脓肿壁病理提示表皮样囊肿.术后根据脓液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应用氯霉素等抗生素及地塞米松减轻炎性反应.患儿双下肢肌力逐渐恢复至Ⅲ级,膀胱功能逐渐恢复,可自主控制排尿,大便可逐渐感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颅骨钻孔引流术对于治疗儿童外伤导致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60例因外伤导致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全组患儿均行颅骨钻孔引流术,其中有55例患儿术后行尿激酶生理盐水引流冲洗,术后随访2年以上,观察其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2年以上,59例均临床治愈,术后血肿完全消失55例,残留少量薄层血肿(<5 mm)4例于术后3个月后吸收,7例合并存在脑挫裂伤出现局部脑软化随访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5例患儿出现外伤后癫痫内科药物治疗后临床治愈,2例出现轻度脑积水,1例出现脑疝死亡.结论 对于儿童外伤导致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如对大脑产生压迫,深度超过1 cm,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时应进行外科治疗.颅骨钻孔引流术因手术创伤小,疗效好,大多数患儿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背景:尽管中枢神经系统是“免疫特赦区”,但有研究显示出宿主对神经干细胞存在排斥,从临床安全性考虑,加深神经干细胞移植免疫学的研究极其必要。 目的: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神经干细胞移植后中枢内的体液免疫反应模式。 设计:病例分析。 对象:2006-09/2007-06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收治的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32例,均符合EL Escorial诊断标准,经影像学和Queckenstedt试验确定不存在蛛网膜下腔阻塞,男21例,女11例,平均年龄(51±10)岁,其中有8例曾于6个月前行1个疗程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干细胞取自流产胎儿的脑组织,产妇及家属均签署捐赠同意书,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方法:1个疗程共行4次神经干细胞移植,每次移植所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4.0×106个,1次/周,其中3次经腰穿途径,1次经脑实质内移植途径。于首次移植前和末次移植后分别配对采取脑脊液和晨起空腹血清各2 mL,用散射比浊法平行测定配对脑脊液和血清中的白蛋白、IgG、IgA、IgM浓度。 主要观察指标:以脑脊液/血清白蛋白浓度商来反映血-脑脊液屏障功能,检测免疫球蛋白鞘内合成率。 结果:与细胞移植前比较,移植后32例患者脑脊液/血清白蛋白浓度商均明显增加(P < 0.05),脑脊液中IgG、IgA、IgM浓度均显著升高(P < 0.05)。移植前32例患者各类免疫球蛋白鞘内合成率均< 0,未发现鞘内免疫球蛋白合成;移植后1例女性患者IgA鞘内合成率为24.3%,1例男性患者IgM鞘内合成率为7.0%,余30例患者仍未发现有鞘内免疫球蛋白合成。 结论:脑脊液内免疫球蛋白浓度升高是因脑脊液/血清白蛋白浓度商升高引起而非鞘内合成,植入物并未引起可以探测到的中枢内体液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4.
正婴儿脑积水是小儿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目前脑室腹腔分流术仍然是婴儿脑积水的标准治疗方法。我们需要不断的总结分流手术的细节,逐渐将整个过程标准化,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完美而稳定的分流手术能使脑积水患儿得到基本正常的智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对儿童椎管内脓肿的早期认识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2015年收治的3例儿童椎管内脓肿患儿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结果 3例椎管内脓肿患儿,其中2例位于硬脊膜外,1例位于脊髓内.症状有发热、疼痛、肢体无力、感觉异常及大小便失禁.例1因先天性皮毛窦合并皮样囊肿继发脊髓内感染;例2有外伤病史,考虑血源性感染致硬脊膜外脓肿;例3原因不明,仅术后病理证实为硬脊膜外脓肿.3例患儿手术前后均给予抗生素治疗,并根据病情特点予个体化手术治疗.前2例行术中冲洗,清除脓肿并外引流,例3予完整切除病变并椎管减压,未予引流.其中例2患儿予激素冲击治疗,双下肢无力症状较术前有所改善.经及时治疗,2例硬脊膜外脓肿患儿痊愈出院;脊髓内脓肿患儿好转出院.结论 儿童椎管内脓肿临床少见,病情进展快,提高早期诊断率是提高该病治疗效果的关键;早期个体化手术配合有效、足量、足疗程抗生素治疗效果良好,病情发展至晚期时治疗效果差;激素冲击治疗可短期改善患儿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脓胸的流行病学特征、诊治方法和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们收治的402例小儿脓胸患儿临床资料。年龄1个月至13岁,其中1—3岁202例。急性脓胸183例,慢性脓胸219例。310例行血培养,305例行胸水培养。374例入院后行胸腔穿刺,312例进一步行胸腔闭式引流术,4例行脓腔开放引流。57例局限性肺不张或肺实变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术1~3次。298例在常规治疗4周后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结果血培养22例肺炎链球菌阳性,18例葡萄球菌阳性;胸水培养20例肺炎链球菌阳性,18例葡萄球菌阳性。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术者43例治愈。无死亡病例。402例均痊愈出院,出院后1、3、6、12个月随访,均恢复良好。结论病原学检查为脓胸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帮助;尽早选择有效的方法,充分引流脓液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手术治疗要选好时机,在微创及肺保护的理念下采取合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小儿难治性硬膜下积液行钻孔引流手术后脑复张的影响。方法我科收治的6O例因化脓性脑膜炎并发硬膜下积液患儿根据硬膜下积液厚度采取分层区组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例在术后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3O例术后常规药物治疗。根据复查头颅CT硬膜下残腔最大层面的厚度(T),将脑复张的程度分为4级(I级:T〈0.5cm,Ⅱ级:0.5cm≤T〈1cm,Ⅲ级:1cm≤T〈1.5cm,Ⅳ级:T≥1.5cm)。分别比较两组术后1、3、6个月时患儿脑复张程度。结果术后1个月,治疗组复查头颅CT统计硬膜下残腔厚度为(O.6±0.2)cm,脑复张程度l级(8例),Ⅱ级(22例);对照组为(0.7±0.2)cm,脑复张程度I级(5例),Ⅱ级(2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治疗组复查头颅CT硬膜下残腔为(().4±0.1)cm,恼复张程度I级(20例),Ⅱ级(10例);对照组为(0.6±0.2)cm,脑复张程度I级(9例),Ⅱ级(2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治疗组复查头颅CT硬膜下残腔为(0.2±0.1)cm,脑复张程度I级(30例),Ⅱ级无;对照组为(0.5±0.1)cm,脑复张程度I级(18例),Ⅱ级(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能有效促进难治性硬膜下积液术后脑复张,可作为难治性硬膜下积液术后常规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研究小儿脓胸治疗策略.方法 总结1999年至2009年收治的3万例肺部感染病例,其中胸腔积液611例,脓胸407例.慢性脓胸行纤维板剥脱术261例,同时行肺叶切除术45例.随机200例行血培养、胸水培养.结果 261例手术患儿全部治愈,无支气管胸膜瘘.血培养及胸水培养肺炎球菌占第一位,葡萄球菌占第二位,但阳性率不...  相似文献   
10.
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我们在胸腔镜辅助下经胸膜外放置矫形板治疗小年龄组漏斗胸41例。手术顺利,方法简单,无胸廓内动脉损伤。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中,男28例,女13例;年龄2岁11个月~16岁4个月,平均年龄7.4岁。CT指数(胸部横径/胸骨最低点后缘至相对应椎体前缘距离)3.5~5.7,平均4.1。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