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6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前后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心功能分级从3.1士1.2改善到1.8士0.3(P<0.05),EF%从33.2士8.4上升到54.1士10.9(P<0.01);地高辛每天用量从0.25士0.125mg减少到0.125士0.063mg(P<0.01);显效24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达88%,副作用轻微。提示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3.
4.
作者从红霉素发酵污染液中分离出了45株污染细菌,对其进行了分类鉴定,其中有39株属于芽孢杆菌属的8个种,有5株属于微球菌属,1株为无芽孢的杆菌。利用芽孢杆菌属8个种的污染细菌进行了人为模拟污染的红霉素发酵试验,其结果表明:其中凝结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坚强芽孢杆菌等5种芽孢杆菌对红霉素发酵有显著影响;其危害极大。短芽孢杆菌对红霉素发酵影响不大,而巨大芽孢杆菌和短小孢杆  相似文献   
5.
1995年2月~1997年10月,作者应用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患者63例,与常规治疗对照组68例比较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急性乙醇中毒患者136例,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男49例,女19例,年龄17~48岁,平均28.3岁。常规方法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小学生视力变化趋势,探讨多种干预措施对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武汉市10所学校91个班级4 380名中小学生,于2009年3月2日进行视力检查,采用按年级和视力程度随机区组的分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综合干预、行为干预、眼保健操干预和对照组,进行干预研究,于2009年6月5日再次对其视力进行检查,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3个月内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程度逐渐加重,初中生、高中生视力加重程度较小学生严重。3种干预方法对小学生视力低下防制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而综合干预对初中生和高中生视力低下有效。综合干预效果优于行为干预和眼保健操干预,且综合干预法对小学生、初中生效果优于高中生。结论综合干预有控制中小学生视力低下发展的作用,视力低下防制应将工作重点前移,以预防为主,进行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影响心脏骤停病人急诊心肺复苏术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0月~2018年9月60例行急诊心肺复苏术的心脏骤停病人临床资料,依据成功与否分为成功组20例及失败组40例,对两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并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带入到Logistic回归模型中,总结影响心脏骤停病人急诊心肺复苏术成功的相关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疾病类型、家庭急救、肾上腺素使用量、除颤为心脏骤停病人急诊心肺复苏术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影响心脏骤停病人急诊心肺复苏术成功的相关因素众多,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中小学生近视防控管理服务体系,为近视防控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途径。方法以武汉市中小学生为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健全机制,制发《学生视力健康档案》,开展"三级监测","三项康复","三方共管",形成管理服务体系,实施综合防治措施。结果摸清了武汉市中小学生视力健康状况和本底资料;找出了近视发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提高了群防群控的认知和技能。学生近视低龄化趋势得到初步缓解。对10所科研学校4 380名学生进行干预对照研究分析显示,综合干预法对小学生和初中生效果良好。结论 "3.3.3"学生近视防控管理服务体系具有科学性、完整性和实用性,为近视防控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急性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1月-2017年11月院内收治的300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药物组和手法组各150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胺碘酮药物治疗和手法刺激迷走神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药物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略高于手法组,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临床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和迷走神经刺激均可以有效应用于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急诊临床治疗中,但胺碘酮的治疗效果相对较高,且对于患者生命体征指标改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宜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