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后入路胸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发生骨缺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3月我院行后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单节段骨折的患者74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33例,年龄43.3±1.3(19~66)岁,术后平均随访15.6±0.2个月,术后1年完善CT检查。根据术后1年时伤椎水平位或矢状位CT图像是否出现骨缺损将患者分为骨缺损组(40例)和骨折愈合组(34例),分别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骨折AO分型、伤椎有无置钉,并通过术前腰椎MRI评估术前椎间盘是否完整,通过CT测量术前伤椎压缩程度、术前矢状面Cobb角、伤椎撑开复位情况等相关因素,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各因素与骨缺损发生的相互关系,最后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各因素与骨缺损相关性的预测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骨缺损组伤椎无置钉比例(27.50%)高于骨折愈合组(8.82%),术前椎间盘受损比例(35.00%)高于骨折愈合组(5.88%),伤椎过度撑开比例(52.50%)高于骨折愈合组(20.59%),术前椎体压缩程度平均(3.49±1.87)%,高于骨折愈合组的平均压缩程度(25.01±2.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缺损组与骨折愈合组之间年龄、BMI、骨折AO分型、术前矢状面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术前椎间盘受损、椎体压缩严重、伤椎过度撑开是胸腰椎骨折复位术后出现骨缺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0、0.706、0.646(P0.05),表明上述因素对术后骨缺损相关性的预测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论:患者术前椎间盘受损、椎体压缩严重、伤椎过度撑开是胸腰椎骨折复位术后出现骨缺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2002年2月至2009年4月,我科对44例新鲜性闭合性腱性锤状指畸形的患者,采用闭合远指间关节略过伸位穿针固定的手术方法,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1.一般资料:本组共44例,男32例,女12例;年龄17岁~52岁,平均29岁.均为单手指新鲜闭合性损伤,其中打球时撞击伤9例,日常生活损伤8例,工作时挫伤9例,机器卷伤6例,其他伤12例.指别:示指11例,中指4例,环指6例,小指22例.伤后患指远指间关节呈屈曲畸形,屈曲20°~30°8例、31°~40°18例、41°~50°14例、51°~60°4例;各指伸直欠伸度数为20°~60°,平均39°.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 h至7 d,平均10 h.手术时间为5~12 min,平均8 min.所有患者术前常规拍摄手部x线片,其中40例未见指骨骨折征象,4例有末节小片撕脱骨折(未超过1/3关节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逆行腓肠神经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及足跟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1997年8月至2006年12月,对29例患者用逆行腓肠神经皮瓣,分别修复胫骨远端踝关前侧外侧足背部软组织缺损及足跟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皮瓣设计在小腿后外侧,以腓肠神经为轴线,其蒂部部转折点在软组织缺损区以近1~5cm出,皮瓣面积最大5.1cm×4.2cm,最小2.5cm×2cm。结果29例的皮瓣中28例全部成活,1例皮瓣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外形比较满意,质地柔软,皮肤感觉恢复良好。结论逆行腓肠神经皮瓣具有操作简单,质地良好,血运可靠等优点,是修复胫骨远端,踝关节前侧、外侧足背部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一期自体骨植入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防止骨不连接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2004年6月~2010年1月,对我科住院并手术治疗的28例四肢粉碎性骨折病人,在内固定的同时进行自体骨植入,手术后定期摄X线片,与传统的治疗方法通过术后随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28例病人全部骨愈合,一期自体骨植入组骨折的愈合时间比不植骨组的短,没有发生骨不连,且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结论:一期自体骨植入加内固定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可有效防止骨不愈合的发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2002年2月至2009年4月,我科对44例新鲜性闭合性腱性锤状指畸形的患者,采用闭合远指间关节略过伸位穿针固定的手术方法,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1.一般资料:本组共44例,男32例,女12例;年龄17岁~52岁,平均29岁.均为单手指新鲜闭合性损伤,其中打球时撞击伤9例,日常生活损伤8例,工作时挫伤9例,机器卷伤6例,其他伤12例.指别:示指11例,中指4例,环指6例,小指22例.伤后患指远指间关节呈屈曲畸形,屈曲20°~30°8例、31°~40°18例、41°~50°14例、51°~60°4例;各指伸直欠伸度数为20°~60°,平均39°.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 h至7 d,平均10 h.手术时间为5~12 min,平均8 min.所有患者术前常规拍摄手部x线片,其中40例未见指骨骨折征象,4例有末节小片撕脱骨折(未超过1/3关节面).  相似文献   
6.
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部掌指骨骨折的治疗,尤其是手指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是手外科医师常遇见的难题之一,对骨折要求解剖复位,牢固的固定,早期活动及功能锻炼,是手部骨折的治疗原则。既往多采用克氏针固定,但常可导致手指关节功能恢复欠佳。2003年6月~2006年6月,我院应用微型钛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38例54指,术后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将该组病例与以往克氏针固定组进行了疗效的比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86例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随机分为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观察组,及行常规保守治疗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Mazur功能评分、VA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Mazur、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azu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差异(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可较好的提高疗效,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小切口多轴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72例肱骨近端骨折行小切口切开复位多轴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66例获随访4~2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3~21周,1例骨折延迟愈合,术后18个月取内固定后未诉关节疼痛不适。临床疗效按Neer评定标准:优34例,良20例,满意11例,差1例,优良率81.8%。结论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多轴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暴露充分、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结核病诊断和治疗的潜在新型生物标志物。方法 从美国基因表达数据库(the 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下载数据集GSE34608和GSE54992用于筛选结核病的差异表达基因(DEG),通过R软件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 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通路富集分析,登陆STRING网站进行差异表达基因间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分析,并利用Cytoscape软件分析PPI的关键模块和关键基因。利用基因数据集GSE116542、GSE34608、GSE25435筛选共同差异表达miRNA(DE miRNA),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验证筛选的关键基因,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DEG-DE miRNA网络。结果 共筛选出37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25个基因表达上调,154个基因表达下调。这些DEGs主要与先天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物的应用,对其生物力学进行了对比,并且分析了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进行内固定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所选内固定材料不同分成两组,比较两组疗效及内固定物生物力学效应。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切口愈合良好。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卧床时间和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再手术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负载试验中骨折远近端无滑移,但是两组内固定方法不同压力下位移-扭矩比较中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交锁髓内针运用于股骨颈骨折有较好的抗压作用,已经抗旋转作用,对于股骨颈骨折的固定更加有效和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