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5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1月内行延迟冠状动脉支架术(PCI)对近期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86例首次AMI患者,其中84例行延迟PCI术,(执行时间中位数为发病后13.6 d).另102例未行延迟PCI术,比较两组住院期死亡,1年内死亡、1年内再心梗、2年内死亡、2年内再心梗的发生率及心功能、左室大小.结果 延迟PCI的患者住院期死亡率、1年内死亡、1年内再心梗、2年内死亡、2年内再心梗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心功能明显改善,左室无明显扩大.结论 AMI后行延迟介入治疗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0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高血压是导致AD的常见病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45例(75.0%)有典型的撕裂样胸腹及腰背部疼痛,均通过影像学方法而确诊,其误诊率为26.7%,死亡率为13.3%。结论AD的临床表现复杂,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的关健。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通心络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免模型的预防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对内皮功能、CD40及CD40L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60只雄性健康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通心络组三组,每组20只,后两组家兔分别通过高脂饮食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给药处理前及12周后分别测定以下指标: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酯蛋白胆固醇(HDL-C)的浓度;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比值及粥样斑块面积;测定血清内皮素(ET)水平和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运用定量逆转尿PCR技术(RT-PCR)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中CD40及CD40L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和通心络组家免的T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通心络组又低于模型组(P〈0.05);通心络组血清ET水平和ET/NO显著降低(P〈0.05,P〈0.01),血清NO水平显著升高(P〈0.01);通心络组中,家兔的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比值及斑块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百分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0.56±0.07)与(1.16±0.08),P〈0.01;(36.88±2.38)%与(76.58±2.86)%,P〈0.01];与模型组(0.798±0.115)、(0.592±0.132)比较,通心络组家兔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CD40及CD40L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0.686±0.132)、(0.498±0.108)](P〈0.01).结论 通心络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下调CD40及CD40L表达及有效地改善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4.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训练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 cheart faihire,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NYHA心功能Ⅱ-Ⅲ级CHF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训练组2次/d,行6min步行训练,疗程10周。分别在入院后24h内(治疗前)及治疗10周后进行6min步行试验6-minute,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治疗10周后两组6-MWT的行走距离及LVEF值均显著增加,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功能Ⅱ-Ⅲ级的CHF患者采用运动训练可以增加运动耐力。运动训练与其他常规药物联用能明显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及6-MWT,可作为治疗该病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5.
抑郁症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抑郁症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4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抑郁症组和非抑郁症组,比较两组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析抑郁症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心绞痛、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梗、心力衰竭、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脏性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75.6%、11.1%、17.8%、26.7%、12.2%、8.9%和7.8%,抑郁症为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升高,且抑郁症为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处理策略。方法对1991年3月~2006年7月我院安装的293例永久起搏器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发生起搏器并发症32例,其中起搏器囊袋血肿8例,术中严重心律失常3例,锁骨下静脉血栓1例,电极移位3例(其中微脱位1例,全脱位2例),起搏器感知不良9例,起搏综合征8例。结论提高起搏器并发症识别能力,术前认真准备,术中规范操作,术后严格管理,重视患者术后定期随访及起搏器知识的宣教,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可降低其发生率,避免严重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7.
运动负荷核素心肌显像应用广泛,可准确评价受损心肌的位置、范围和严重程度,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对不能耐受运动的特殊人群,药物负荷核素心肌显像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并可提高诊断准确性核素心肌显像,在现代冠心病的诊断处理中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存在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代谢改变,在心肌缺血或心肌损伤等情况下,心肌细胞内的肉毒碱会释放入血,从尿中大量丢失,使得心肌肉毒碱水平下降[1],可减少40%以上,致使心肌产生三磷酸腺苷(ATP)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9.
运动负荷核素心肌显像应用广泛,可准确评价受损心肌的位置、范围和严重程度,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对不能耐受运动的特殊人群,药物负荷核素心肌显像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并可提高诊断准确性核素心肌显像,在现代冠心病的诊断处理中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1].本研究探讨SPECT 99mTc-MIBI 静息及腺苷负荷状态心肌灌注显像在评价绝经后女性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电板在起搏器安装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22例患者采用螺旋电板进行了心房或心室起搏器安装术。结果2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螺旋电板具有易于固定、易于操作、可以早期下床活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