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我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为临床治疗和控制耐药菌在医院内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12月住院患者的各类标本进行细菌检测和耐药菌分析。结果 638株病原菌中多重耐药菌(MDRO)58株,占分离菌株的9.09%;检出率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3株(39.66%)、肺炎克雷伯菌15株(25.86%),铜绿假单胞菌8株(13.7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7株(12.07%),洛菲不动杆菌5株(8.62%);感染高危科室为ICU,其次为神经内科、呼吸内科、肿瘤内科、神经外科、普外科;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62.06%)为主。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及蔓延。  相似文献   
2.
曹付梅  袁静  李桂芬 《全科护理》2014,(19):1775-1776
[目的]观察产妇产后早期应用低频脉冲治疗仪的疗效。[方法]将200例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产妇产后2h开始应用低频脉冲治疗仪进行产后康复治疗,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的产后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24h阴道出血情况、产妇开始泌乳时间优于对照组,术后发生尿潴留、便秘等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产后早期应用低频脉冲治疗仪进行康复治疗可促进产妇的早期康复、提高母乳喂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患病率,为治疗和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8月9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进行患病率调查。结果调查住院患者183人,实查率97.86%,全院共发生医院感染4人次,均发生在内科系统。社区感染22人次,感染率11.76%,内科系统发生率72.73%。结论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准确、便捷,能及时发现感染的高危科室和因素,为开展目标性监测和制度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袁静  曹付梅  丁洁 《全科护理》2013,11(19):1774-1775
[目的]观察肺癌术后早期氧气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联合间断叩背排痰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肺癌切除术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病人麻醉清醒后即应用氧气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联合间断叩背排痰治疗方法,对照组病人术后第1天行超声雾化吸入和常规叩背排痰。观察两组病人雾化吸入效果。[结果]观察病人发生咽喉部不适、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咳嗽咳痰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术后病人早期应用氧气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联合间断叩背排痰的治疗方法可减轻术后不良反应、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效果优于常规超声雾化吸入和叩背排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3年1月行剖宫产术的2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路径组,开展临床路径尝试,对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及心理、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路径组在控制医院成本、费用、平均住院时间方面比对照组有所降低,患者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路径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能有效的减轻产妇焦虑紧张心理,依从性增加,充分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增进护患关系,使患者掌握相关知识,从而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
曹付梅  崔臻 《基层医学论坛》2014,(24):3270-327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子宫平滑肌瘤行子宫全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的214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在患者满意度、陪护率、基础护理措施评估与实施方面进行考核评价。结果护士基础护理绩效考核明显提高,陪护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率明显提高。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使护士增强了主动意识,全院配合把护士真正地还给患者,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减少了陪护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现状及流行趋势,为治疗和预防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住院肿瘤患者的各类标本进行耐药菌监测分析。结果338株病原菌中发生MDRO医院感染48株,占分离菌株的14.2%;检出率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21株(43.75%)、肺炎克雷伯菌16株(33.33%)、MRSA 11株(22.91%);感染高危科室为肿瘤内科(47.9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50%)为主。结论肿瘤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多重耐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呈现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应加强监测,正确、合理实施个性化抗菌药物应用,以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及蔓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近期治疗的146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术前、术中都给予相应处理,包括宣教、心里护理及指导,手术结束后即刻给予被动运动训练等综合护理干预及术后12h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 U/次,q12h,共5-7天。与早期治疗的146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单纯采用静脉补液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理的护理包括早期被动运动训练及适时应用抗凝剂可以预防甚至避免LE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腹腔循环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在胃癌合并腹腔积液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68例胃癌合并腹腔积液的患者根据患者和家属的意愿随机分成腹腔循环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的观察组和单纯化疗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静脉化疗DCF方案静脉给药,三周为一疗程。观察组将DCF方案中DXT和5-Fu经静脉给药,三周为一疗程;将CDDP经腹腔行腹腔循环热灌注化疗,一周一次,四周为一疗程。结果腹腔循环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组(38例)和单纯化疗组(30例)腹腔积液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1.05%和26.67%,(P〈0.01);腹腔积液的复发率分别为31.57%和73.33%,(P〈0.01);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率分别为65.79%和26.67%,(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4.73%和70%,(P〈0.01),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循环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不仅增加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肿瘤和腹腔积液的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能减轻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