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软性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结石碎石取石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月软性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61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石直径7 ~20 mm.术前均留置F7 Bard D-J管1周,术中使用Olympus F7.9输尿管软镜,术后常规留置F7 D-J管2~4周.术后1个月、3个月时复查KUB或双肾CT平扫,评估结石排净率.结果 本组软性输尿管镜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为58/61 (95.1%),清石率为57/61(93.4%).输尿管穿孔3例,中转经皮肾镜碎石取石3例,术后残留结石需震波碎石1例.结论 软性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结石清石率高,并发症少,可作为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结石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钬激光尿道内切开术联合留置尿管治疗男性前尿道2 cm以上狭窄段的效果。方法男性前尿道狭窄患者21例,术前尿道造影显示前尿道呈细线样或串珠样,狭窄段长2~10 cm,平均(4.7±2.1)cm,狭窄段之后尿道明显扩张;行经直视下钬激光尿道内切开术和术后均留置尿管3个月的治疗。通过定期复查和电话询问随访预后。结果 21例术毕留置18F~20F尿管,术后5例出现急性附睾炎,3个月时拔除尿管。4个月时复查:尿道造影显示前尿道充盈较好、无明显狭窄,后尿道无扩张;最大尿流率16.6~23.5 mL/s,平均尿流率10.4~17.2 mL/s,平均(14.1±2.9)mL/s。12个月时最大尿流率13.5~19.4 mL/s,平均尿流率9.1~13.2 mL/s。21例随访5~60月,平均(37.2±20.3)月,均对排尿通畅状况满意。结论钬激光尿道内切开术联合留置尿管治疗男性前尿道2 cm以上狭窄段的效果持久,无需尿道扩张,创伤小、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窄带显像膀胱镜(barriw band imaging,NBI)引导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在预防、降低膀胱肿瘤术后复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3例患者采用常规白光下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观察组57例患者则在NBI引导下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临床预后结局.结果 1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手术用时、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术后膀胱肿瘤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并且观察组平均无复发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BI引导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疗效确切,同时可有效降低术后患者肿瘤复发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和前列腺增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中老年男性人群中代谢综合征和BPH的关系. 方法 分层随机选择北京市某社区的中老年男性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一般情况,包括年龄、身高、体质量、血压、既往史、IPSS 等;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PSA;腹部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测量Qmax.比较代谢综合征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BPH患病率及严重程度;同时比较代谢综合征组内各亚组的差异. 结果 共调查中老年男性440人.代谢综合征组105人,合并BPH者35人(33.3%);非代谢综合征组335人,合并BPH者40人(11.9%).代谢综合征、肥胖和高脂血症组的BPH患病率较高,分别为33.3%、20.4%和25.0%.与非代谢综合征组相比,代谢综合征组中重度LUTS患病率较高(P<0.05),IPSS、前列腺体积和血清P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肥胖、高血脂症和糖尿病是BPH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75、3.36和2.08,P值分别为0.041、0.037和0.045). 结论 代谢综合征患者的BPH患病率较高,代谢综合征影响BPH患者的IPSS、前列腺体积和PSA.肥胖、高血脂症、糖尿病是BPH的危险因素;BPH患者诊疗的同时还需考虑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临床回顾性分析发现T1-3aN0M0肾癌术后转移的发生与KAI-1表达缺失密切相关,提示KAI-1基因缺失可能参与了T1-3aN0M0肾癌术后转移。本研究拟运用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KAI-1在抑制肾癌转移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1例肾癌KAI-1表达阴性标本,制成肾癌细胞悬液并传代培养。通过KAI-1质粒转染阴性肾癌细胞成KAI-1阳性肾癌细胞。分别用KAI-1阳性和阴性肾癌细胞各接种40只裸鼠,观察计算皮下成瘤生长情况和肺脏表面转移瘤数量。采用χ~2检验比较转移瘤数量差异。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PCR方法检测KAI-1表达。结果所有裸鼠接种成瘤顺利,肿瘤增长迅速,接种后2~3周最为明显。40只KAI-1表达阳性裸鼠肺脏表面可见直径1~2mm灰红色米粒状结节,数量0~11个,平均6个。40只KAI-1表达阴性裸鼠肺脏表面结节数量0~57个,平均31个,数量比较χ~2=5.01,P〈0.05。结论 KAI-1表达缺失促进了肾癌细胞的转移,为临床检测KAI-1表达预测肾癌转移提供了可靠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临床比较单极电切镜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M-TUEP)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M-TURP)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具有手术指征的前列腺体积50ml~75ml的60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M-TUEP和M-TURP。监测、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和术后3个月时的有关指标,对所测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前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M-TUEP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平均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均明显少于M-TURP组(P<0.05)。M-TUEP组切除腺体重量[(40.5±13.3)g]明显多于M-TURP组[(28.7±14.2)g](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和IP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均比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M-TUEP与M-TURP治疗BPH的近期疗效相似;但是M-TUEP的安全性好,切除效率高,并发症少;而且M-TUEP技术易于掌握,也符合卫生经济学原则,更适合在中国推广。  相似文献   
8.
随着腔内碎石技术的发展,绝大部分经药物保守治疗无效或体外震波碎石( ESWL)失败的肾盏结石患者可通过内腔镜技术治愈[1],其中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PCNL )是较常用的方法。但是PCNL并发症较多,尤其是术中或术后会发生大出血。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们采用多中心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肾盏结石541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肾盂镜钬激光碎石术(URSL)后发生尿脓毒症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行经尿道输尿管肾盂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术后脓毒症组(21例)和非脓毒症组(1086例),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结石分侧、结石大小、CT值、手术时间、术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术前尿路感染、术前梗阻性肾盂肾炎、术前尿细菌培养、手术方式。分析经尿道输尿管肾盂镜碎石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1107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21例患者(21/1107)符合尿脓毒症诊断标准。与非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组患者在BMI、结石大小、手术时间、术前梗阻性肾盂肾炎、术前尿细菌培养及手术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术前梗阻性肾盂肾炎、术前尿细菌培养阳性是术后发生尿脓毒症的相关危险因素(OR=1.157,95%CI:1.026~1.305,P=0.018;OR=4.733,95%CI:1.274~17.573,P=0.020;OR=5.287,95%CI:1.408~19.857,P=0.014)。 结论对于术前上尿路结石引起梗阻性肾盂肾炎和尿细菌培养阳性,及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应警惕URSL术后发生尿脓毒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腹腔镜下开展的肾部分切除术已经逐渐成为治疗单发T1期肾癌的可选术式。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肾蒂阻断时间时常超过肾脏耐受的热缺血时间30 min的上限,可能对患者肾功能造成严重损害,而损害程度目前尚无定论。本研究旨在比较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热缺血时间对术侧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开展的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44例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热缺血时间>30 min)21例,对照组(热缺血时间≤30 min)23例。重点对比2组患肾手术前后肾小球滤过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前术后肾小球滤过率分别为29.3~53.0 mL/min[(33.1±5.2)mL/min]和23.1~4 0.5 mL/min[(27.3±5.9)mL/min](P=0.054),对照组术前术后肾小球滤过率分别为27.4~49.6 mL/min[(32.3±4.1)mL/min]和23.8~44.4 mL/min[(29.1±5.0)mL/min](P=0.07),2组之间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幅度分别为5.2~12.9 mL/min[(5.1±0.3) mL/min]和3.6~5.2 mL/min[(4.0±0.7)mL/min](P=0.05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热缺血时间30~60 min并未对术侧残余肾功能产生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严重损害,但在保证手术安全性的同时应尽力缩短患肾的热缺血时间以尽可能多地保留术侧残余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