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药学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胃内漂浮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胃内漂浮给药系统是通过制剂手段来延长胃内滞留时间,达到增加药物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的目的.就该类制剂的技术进步、性能评价及前景与局限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合成并表征各代聚酰胺-胺(polyamide-amine,PAMAM)树状大分子及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修饰PAMAM,研究其对难溶性药物的包载及释放行为。方法用发散法合成1-5代PAMAM大分子及PEG化PAMAM,采用IR、NMR、端基滴定、GPC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并以阿霉素为模型药物,比较PAMAM和PEG-PAMAM载药能力及释放效果。结果FTIR、NMR、端基滴定、GPC测定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产物确为1-5代PAMAM树状大分子,IR测定结果表征PEG化PAMAM合成,PAMAM大分子及PEG-PAMAM对难溶性药物具有较强包载能力,其中PEG-PAMAM能够更好地延缓药物释放。结论PEG-PAMAM大分子具有良好的作为难溶性药物载体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阿霉素温度/pH双敏型自组装嵌段共聚物胶束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透析法制备了新型温度/pH双敏自组装嵌段共聚物聚组氨酸-聚乳酸羟基乙酸-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聚组氨酸 (OLH-b-PLGA-b-PEG-b-PLGA-b-OLH) 胶束, 采用荧光探针技术测定其不同温度下临界胶束浓度 (CMC); 用透析法测定共聚物胶束的包封率和载药量; 对胶束的粒径、形态和表面电位进行考察, 并对阿霉素胶束的体外释药和pH敏感性进行了研究。CMC介于0.022 4~0.001 7 μg·mL−1, 胶束包封率为92.8%, 载药量为15.7%; 载药胶束粒径为 (61.7 ± 13.4) nm, zeta电位为−9.88 mV; 阿霉素的体外释药速率随pH降低 (pH 7.4~5.0) 而增加。结果表明, 胶束的CMC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的pH敏感性, 该载体材料作为抗肿瘤药物的靶向传递系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长春西汀长循环脂质体处方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通过优化手段筛选最佳处方,制备长春西汀长循环脂质体。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长循环脂质体,分别以磷脂质量浓度(1ρ)、Tween80质量浓度(ρ2)、磷脂-药质量比(ms∶md)为考察对象,以包封率(Y1)、载药量(Y2)和粒径(d)为评价指标,利用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效应面设计法筛选长循环脂质体的最佳处方;透射电子显微镜考察其形态与粒径。结果长循环脂质体的包封率为85.9%;载药量18.5 mg.g-1;粒径为213.4 nm,与理论值偏差均小于10%。结论长春西汀长循环脂质体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法优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不同粒径的多西他赛(docetaxel,DTX)固体脂质纳米粒,考察多西他赛固体脂质纳米粒理化性质,研究粒径对体外释放行为以及细胞毒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热熔超声法制备不同粒径多西他赛固体脂质纳米粒,观察纳米粒形态,测定其包封率、粒径、Zeta电位。考察粒径因素对固体脂质纳米粒体外释放行为、体外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制备的纳米粒均为球形及类球形,3种粒径的多西他赛固体脂质纳米粒平均粒径分别为(83.7±8.4)、(162.7±11.9)、(232.1±26.4)nm;Zeta电位分别为-24.19、-23.67、-23.19 mV;包封率分别为98.03%、97.84%、97.92%。60 h粒径分别为83、16、232 nm的多西他赛固体脂质纳米粒在释放介质中分别累计释放86.34%、76.98%、67.14%。3种不同粒径多西他赛固体脂质纳米粒(DTX-SLN-83,DTX-SLN-162,DTX-SLN-232),多西他赛原料药(DTX solutions)以及空白SLN溶液与多西他赛的混合溶液(physi-calm ixture)对MCF-7细胞作用24 h的IC50值分别为3.36、6.20、9.74、13.15、12.92 mg.L-1;48 h的IC50值分别为0.93、2.01、4.35、9.48、9.21 mg.L-1;72 h的IC50值分别为0.30、0.91、1.67、7.36、7.82 mg.L-1。随着多西他赛固体脂质纳米粒粒径的减小,其肿瘤细胞杀伤力逐渐增强。结论热熔超声法可用于制备不同粒径多西他赛固体脂质纳米粒。降低固体脂质纳米粒粒径有利于药物更完全地释放,同时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