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中段胰腺切除术在颈体部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2007年8月我院7例行胰腺中段切除病例情况及其围手术期情况。并与同期12例因胰腺颈体部肿瘤行远端胰腺联合脾脏切除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无死亡病例,术前术后血糖没有出现明显波动,出现胰漏1例(14.3%),在手术平均出血量、腹腔感染和长期使用胰岛素等情况上中段胰腺切除组要优于对照组。结论中段胰腺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能够最大限度保存胰腺功能的手术方式,在颈体部良性肿瘤中可以替代传统的胰腺外科手术方式,有效地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骶尾直肠节段切除手术在直肠中下段病变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直肠绒毛状腺瘤经骶尾部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示直肠绒毛状腺瘤5例,直肠绒毛状腺瘤癌变1例(侵及黏膜下层).6例均未发生直肠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5例获随访2个月至3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经骶尾部入路手术途径,具有术野清楚、暴露良好、操作简单、创伤小和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节段切除直肠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并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漏的原因及相关治疗。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4年09月通过本院收治的行LC后并发胆漏的患者共计21例进行分析总结。按照患者胆囊炎症轻重分为观察组(12例,胆囊壁厚≥5mm或并发胆囊积液者)和对照组(9例,胆囊壁厚5 mm且无胆囊积液者)。分别统计患者的一般情况、胆漏量、胆漏部位、围手术期以及术后一年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由检查数据可知:观察组胆漏量≥100 ml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手术中出现损伤性胆漏的机率相对较高。3.对照组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远期并发症方面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术并发胆漏的原因主要为迷走胆管或胆囊管损伤,围手术期的,二期修复手术可以较好的防治胆漏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及乳腔镜手术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时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月实施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包括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及乳腔镜手术)的Ⅰ、Ⅱ、Ⅲa期乳腺癌患者,分为保留肋间臂神经组及未保留肋间臂神经组,评价两组患者术后患侧腋窝和上臂内侧区域的皮肤感觉功能,并对两组中实施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及乳腔镜手术的病例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保留ICBN组患侧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率(30.8%)明显低于未保留ICBN组(78.2%).结论 乳腺癌手术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时保留肋间臂神经可以明最减少术后患侧腋窝及上臂内侧感觉障碍,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间质瘤新标记物DOG1应用的初步探讨(附3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DOG1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病理科2008年05月以来出具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病理标本的免疫组化结果,对DOG1、CDI17、CD34表达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标本DOG1阳性率97.3%(36/37),CD117阳性率78.4%(29/37),CD34阳性率81.1%(30/37)。结论在GIST中DOGI比CD117、CD34表达更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在GIST的辅助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联合DOGI、CDI17和CD34检测有利于GIS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DOG1可能是一个潜在的GIST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4例,分为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组(25例)和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组(59例),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组和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组患者的临床一般特征、临床实验室相关指标和临床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组的男性比例低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组,而年龄、Ranson评分、SAP人数、APACHE-Ⅱ评分及CT评分均显著低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组(P<0.05);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的血尿淀粉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显著高于单纯性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血钙低于单纯性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P<0.05)。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组的胰腺假性囊肿的发生率、胸腔积液的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天数、复发率和死亡率均显著高于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组。结论高脂血症作为急性胰腺炎中较为常见的病因,需要与其他类型的急性胰腺炎进行鉴别,临床诊治应更具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DOGI在胃肠道问质瘤(GIS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病理科2008年05月以来出具的胃肠道问质瘤患者病理标本的免疫组化结果 ,对DOGl、CD117、CD34表达情况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 37例标本DOG1阳性率97.3%(36/37),CD117阳性率78.4%(29/37),CD34阳性率81.1%(30/37).结论 在GIST中DOG1比CD117、CD34表达更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在GIST的辅助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联合DOG1、CD117和CD34检测有利于GIS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DOG1可能是一个潜在的GIST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导致的胆道损伤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十年来开展开腹胆囊切除术573例(包括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86例)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374例共出现9例胆管损伤的分型及处置方案。结果术中发现胆管损伤7例一期修复,并T管支撑引流,术后随访预后良好。疑似胆管损伤术后胆漏2例,放置双套管引流后胆漏自行闭合1例,延期胆肠吻合术1例,术后恢复可,无胆道狭窄发生。结论胆囊切除术相关性胆道损伤术中即刻发现即刻修复重建加上合适有效的支撑引流,能够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胃癌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浆中内皮细胞微颗粒(EMPs)、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变化,探讨EMPs检测在胃癌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8例胃癌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中EMPs、vWF的水平,分析这些指标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血浆vWF及EMPs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浆vWF及EMPs水平Ⅲ、Ⅳ期患者高于Ⅰ、Ⅱ患者(P〈0.01),有淋巴结及肝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及肝转移者(P〈0.01),有静脉浸润者高于无静脉浸润者(P〈0.01),浸润至肌层、浆膜层者高于浸润至黏膜或黏膜下层者(P〈0.01)。结论血浆EMPs可准确反映内皮功能,内皮功能紊乱参与胃癌的转移过程,EMPs可作为判断胃癌的病情、预后、疗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结直肠癌组织多配体蛋白聚糖-4(SDC4)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短期预后的关联。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7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免疫组化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SDC4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在结直肠癌组织中SDC4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Dykes分期等病理特征无关(P>0.05),在分化程度低、浸润程度深(浆膜外)的结直肠癌患者中SDC4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经过2年随访后,70例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为72.86%(51/70)。SDC4低或无表达组的生存率为67.27%(37/55),SDC4高表达组的生存率为93.33%(14/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8,P=0.044)。单因素分析发现SDC4表达、分化程度、Dukes分期与结直肠癌的不良预后有关,将上述单因素引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发现SDC4表达、分化程度、Dukes分期是结直肠癌患者独立预后的指标。结论 结直肠癌组织SDC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短期预后密切相关,有成为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