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凝血酶抑制剂治疗脑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绍华  方登富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8):2736-2738
目的:探讨脑出血(ICH)后凝血酶抑制剂脉血康对抑制血肿增大和改善临床转归的价值.方法:将58例IC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脉血康治疗组,在治疗前后通过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神经功能评分对两组患者的血肿变化和转归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血肿体积、病变总体积、临床转归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脉血康能够显著减轻ICH后血肿增大,减少ICH病变总体积,明显的改善临床转归.  相似文献   
2.
柯莉  方登富  潘飞豹  赵磊 《西部医学》2019,31(10):1543-1548
【摘要】 目的 探讨脑靶向肽修饰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阿尔茨海默症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使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一段脑靶向肽(TGN)与BDNF连接,诱导表达获取重组蛋匂(TGN-BDNF),聚丙烯酰胺凝胶电 泳(SDS-PAGE)和蛋匂质免疫印迹(WB)鉴定重组蛋匂。将重组蛋匂腹腔注射至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酶联免疫吸 附试验(Elisa)检测脑组织中BDNF的含量。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BDNF组、TGN-BDNF组,Morris水迷宫试 验测定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Elisa检测海马中A;3、Tau蛋匂和乙酰胆碱的含量,WB检测TrkB/Erk/CREB信号通 路的表达。结果 BDNF和TGN-BDNF的分子质量分别为15. 79kd和17. 10kd,经SDS-PAGE与WB鉴定正确。与模 型组和BDNF组相比较,TGN-BDNF组脑组织中BDNF的含量在注射后30min、lh和3h时升高(P<0.05),在注射后 6h时无统计学差别(P>0.05)。与模型组和BDNF组相比较,TGN-BDNF组小鼠第5d的潜伏期下降,穿台次数上升 (P<0.05);海马中Ag和Tau蛋匂含量下降,乙酰胆碱含量上升(P<0.05);海马中p-TrkBAp-Erk和p-CREB的表达升 高(P<0.05)。结论 脑靶向肽修饰的BDNF具有良好的脑靶向性,能够改善阿尔茨海默症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降低海马Aj3和Tau蛋匂含量,增加乙酰胆碱含量,促进TrkB/Erk/CREB信号通路的活化,为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柯莉  方登富  潘飞豹  赵磊 《安徽医药》2020,24(3):603-606
目的研究米托蒽醌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 MS)的疗效及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6年 3月至 2018年 1月期间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复发缓解型 MS(RRMS)病人 5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接受米托蒽醌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观察组、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对照组,各 27例。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起始剂量 1 000 mg/d静滴,每 3天减半量, 12 d后改为甲泼尼龙 60毫克 /次、口服、 1次/天,服用 1周后逐步减量、每 5~7天减量 8 mg,减为 4 mg/d后维持;观察组病人给予米托蒽醌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给药方法同对照组,同时给予米托蒽醌 12 mg/m2加入 500 mL 0.9%氯化钠溶液注射液、静滴,每 3个月 1次。治疗前及治疗后 6个月,采用神经功能状况评分( EDSS)评价神经功能,采用头颅 MRI判断病灶数目,采用试剂盒测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1(TIMP1)的含量。结果治疗后 6个月,两组的 EDSS评分、 MRI增强病灶数目、血清 MMP9含量均明显降低,血清 TIMP1含量明显升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病人的 EDSS评分、头颅 MRI病灶数目及血清 MMP9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25±0.52)分比( 4.18±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颅脑外伤患者急性应激障碍(ASD)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神经中心脑血管病科住院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应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评分调查ASD发生情况,以是否发生ASD为因变量,采集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人口社会学资料、疾病情况等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单因素分析有差异选项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颅脑外伤患者发生AS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83例患者中ASD占比33.33%(61/173);ASD组女性比重、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评分、开放式颅脑外伤比重、病情为中度及重度患者比重显著高于非ASD组,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3000~5000、>5000元及生命质量的躯体健康评分(PCS)、精神健康评分(MC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显著低于非ASD组,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3000元、3000~5000元,病情严重程度为中度、重度,开放式颅脑外伤、PSQI评分均是颅脑外伤患者发生AS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CS评分、SSRS评分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具较高的ASD发生率,女性、家庭人均月手入水平不足5000元、病情严重、开放式颅脑外伤是AS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方登富  张波  蒋世杰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1):3215-3216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溶栓组(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未溶栓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阿司匹林片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h、24 h、14 d及30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治疗前、治疗后30、60、90 d评定Barthel指数(BI)。结果溶栓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溶栓组出现脑出血转化2例,死亡1例。对照组脑出血转化1例,死亡1例。两组无明显全身性出血。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能明显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早期恢复,能够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方登富  张波  张运伟 《重庆医学》2011,40(26):2662-2664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方法比较该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治疗35~45岁的脑卒中患者152例(青年组)与大于45岁脑卒中1 585例(对照组)临床资料。结果青年组治愈率(95,62.5%)明显好于对照组(710,44.8%),青年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年脑卒中预后较老年患者好,致残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中国西南地区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我院2006年5月到2009年1月收治的成年发病的散发性ALS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连续性的随访6个月.结果 纳入198例患者,男128例,女70例.平均发病年龄(51.6±11.3)岁,诊断时间(16.9±15.5)个月,病程(36.9±25.2)个月,其中42例患者(21.2%)在随访过程中死亡.本组病例以脊髓症状起病的患者较延髓症状者多(161∶ 37),且发病年龄(49.9±11.2 岁)明显早于以延髓症状起病患者(59.0±8.6)岁(P<0.001).在连续性随访中,患者的症状均逐渐加重,每3个月ALSFRS评分 (ALS Functional Rating Scale)逐渐减低(27.7±8.6分 ; 20.4±6.3分, P=0.002).相关分析发病年龄与病程呈明显负关联(r2=-0.297, P<0.01),发病年龄和平均诊断时间呈明显负关联(r2=-0.241, P<0.01),病程和诊断时间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2=0.775, P<0.01).48例患者服用利鲁唑治疗,与未服用利鲁唑组患者生存时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ALS起病隐袭,表现为逐渐进展的肌无力和萎缩.中国西南地区散发的ALS患者以50~60年龄段发病为主,男性多见,以脊髓症状发病患者较多,而且脊髓症状发病者较延髓症状发病者年龄轻.发病年龄越晚,病情发展越快,患者生存时间越短.ALSFRS是评价患者功能状态和病情的进展情况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NaI (Tl) γ谱仪的道址随环境温度变化的规律,通过60Co和152Eu能谱修正试验验证修正方法的可靠性。方法 使用了2种稳谱方法,分别为曲线拟合的修正方法和已知测量峰值的修正方法。结果 温度变化会对NaI (Tl) 测量谱峰位产生影响,以25℃为参考温度, 在5℃时相对峰位会向右偏移9.6%,在60℃向左偏移16%。两种修正方法都是基于温度变化引起的道址变化进行的修正,修正后的测量谱与参考测量谱峰位基本符合,验证了修正方法的可靠性。结论 在现场监测时,为使测量谱信息准确可靠,建议对环境温度进行监控,以便进行相应的数据修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抗癫痫药物所致重症皮肤过敏反应与HLA-B* 1502基因的关联性,为抗癫痫药物所致重症皮肤过敏反应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观察对象为2015年6月-2017年2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40例癫痫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卡马西平(CBZ)或拉莫三嗪(LTG)治疗,CBZ致Stevens Johnson综合征(SJS)5例,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3例,SJS/TEN 4例,LTG致TEN 2例,SJS/TEN 2例,共16例患者出现重症皮肤过敏反应,设为过敏组,将24例未发生过敏反应者设为耐受组,同期25例体检的健康自愿者设为对照组。通过顺序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检测所有人员的HLA-B* 1502基因分型,并进行关联性研究。结果 CBZ致SJS者HLA-B* 1502基因型阳性4例,基因频率80.00%;CBZ致SJS/TEN者HLA-B*1502基因型阳性3例,基因频率75.00%;CBZ致TEN者HLA-B*1502基因型阳性3例,基因频率100.00%;LTG致TEN、SJS/TEN者HLA-B*1502基因型阳性均为2例,基因频率100.00%;耐受组HLA-B*1502基因型阳性2例,基因频率8.33%;对照组HLA-B*1502基因型阳性3例,基因频率12.00%;两种药物引起的各型重症皮肤过敏反应者HLA-B*1502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耐受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抗癫痫药物LTG及CBZ所致重症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且与HLA-B*1502基因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抗癫痫药物所致重症皮肤变应性反应患者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分布及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抗癫痫药物所致皮肤变应性反应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微皮肤变应性反应35例(计为轻度组),重症皮肤变应性反应25例(计为重症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正常人群40例为对照组,通过PCR-SSP法测定三组人员HLA-B* 1502等基因分布情况,比较三组HLA-B* 1502、HLA-A*1101、HLA-A* 3101等基因频率,并分析抗癫痫药物所致皮肤变应性反应与HLA基因型的关系.[结果]重症组HLA-B* 1502基因频率为56.00%,显著高于轻度组、对照组的11.4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皮肤变应性反应与HLA-B* 1502、HLA-A* 1101、HLA-A* 3101、HLA-B* 1511相关(P<0.05),而轻度皮肤变应性反应与上述基因无显著相关(P>0.05)(HLA-A* 3101除外).25例重症皮肤变应性反应均由芳香族抗癫痫药物引起.[结论]抗癫痫药物所致重症皮肤变应性反应HLA基因以HLA-B* 1502、HLA-B* 1511等为主,且与HLA-B* 1502等基因阳性明显相关,建议抗癫痫药物治疗前行HLA-B* 1502等基因型检测,若为阳性则避免采取芳香族抗癫痫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