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后循环缺血的磁共振DWI成像,探讨DWI对超早期后循环缺血患者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厚街医院收治的62例后循环缺血患者DWI特点。结果62例后循环缺血患者中627%为新鲜病灶,而CT平扫仅5例较大的小脑梗死可显影。结论DWI具有对后颅窝缺血敏感性、特异性高;阳性率比常规MRI高,对缺血后组织损伤的可逆性和预后判断,确定治疗方案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的测定在颅内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急性脑膜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其感染类型不同分为细菌性脑膜炎组和病毒性脑膜炎组,分不同时期测定其血清降钙素原(PCT)数值以及脑脊液分析。结果细菌性脑膜炎在急性发病期,PCT值为(26.43±15.32)μg/L,显著高于正常值,经过治疗后3d、5d、7d,其PCT值分别为(5.85±5.43)μg/L、(0.21±0.26)μg/L、(0.06±0.12)μg/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病毒性脑炎组PCT在急性感染期和治疗后3dPCT水平分别为(1.64±3.25)μg/L、(0.83±3.12)μg/L,明显低于细菌性脑膜炎组(P〈0.05);两组患者CRP水平分别为(28.3±15.3)mg/L、(27.3±16.4)mg/L,无统计学差异(P〉0.05),CSF白细胞数分别为(287±15)×10^6、(17±5)×10^6、CSF蛋白分别为(1.68±0.36)mg/L、(0.67±0.32)mg/L,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有重叠。结论血清降钙素原的测定在于早期鉴别诊断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上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东莞外来务工人员脑卒中危险因素和预警信号知识水平的流行病学状况。方法按照多阶段随机抽样原则,采用单纯整群抽样的方法,按外来务工人员数量按额分配名额随机抽取10000名外来务工人员,对脑卒中知识、危险因素、预警信号、认知知识来源与一般人口学资料进行调查。结果东莞外来务工人员对于脑卒中知识、危险因素、预警信号的认知状况,其中对于脑卒中知识的认知最高,预警信号的认知最低。东莞外来务工人员对于脑卒中知识认知的知识来源主要为亲朋与电视,在报纸杂志、网络、学校教育、医生、书籍中的知识获取极为匮乏。结论东莞外来务工人员脑卒中危险因素和预警信号知识获取途径少,相关医学知识水平偏低,需要积极加强多方面的宣传,从而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健康水平和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东莞外来务工人员对脑卒中知识的认知水平。方法: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按照多阶段随机抽样原则,在东莞市不同企业抽取年龄18-60岁的外来务工人员发放问卷5000份,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脑卒中的预防、识别、诊疗、知识来源途径,各项内容采用描述性分析及x~2检验。结果:回收有效问卷4657份(93.14%)。脑卒中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的知晓率排第一,其次为糖尿病、高脂血症,其他危险因素知晓率低;脑卒中临床症状知晓率以"突发肢体麻木或无力"排第一,其次为"不醒人事"、言语不清;就诊方式有2567人选择立即"120"急救,只有343人知道脑卒中需到神经内科就诊;最常见的信息来源途径为亲朋介绍,其次是卫生宣传;在人群分层分析上,家庭成员中有卒中患者、高教育程度者及青年务工人员的脑卒中预防、识别和诊疗知识认知水平明显高于低教育程度者、中年务工人员(P0.05)。结论:东莞外来务工人员脑卒中知识认知水平比低,尤其是低教育程度者和中年务工人员,需加强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多媒体途径宣传脑卒中知识,可降低该人群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金纳多联合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除常规治疗外,对照组在发病<6 h内给予尿激酶100万u静脉快速滴注,观察组同时静脉滴注金纳多87.5 mg/日,连续6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 h、6 h、24 h、2周、4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6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价(ADL).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时点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研究组治疗后各时点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照组(P<0.01),研究组治疗4周后的基本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0% vs.15%,P<0.01),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的ADL评分的低于对照组(23.0 vs.32.8,P<0.01).结论:金纳多可增强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的溶栓疗效,进一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克林澳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克林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治疗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5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92%(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克林澳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青年与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01—2014-06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00例,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93例)和老年组(107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预后,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老年组病情严重程度、颈部血管斑块形成或狭窄、颅内血管狭窄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5);2组的高血脂及阳性家族史无明显差异(P0.05),中青年组吸烟、饮酒以及肥胖率显著高于老年组(P0.05),而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率显著低于老年组(P0.05);2组临床症状无明显差异(P0.05),但中青年组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青年与老年脑梗死在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开展防治方案有利于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伴焦虑状态及失眠症状的慢性紧张性头痛患者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诊治的慢性紧张性头痛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1片/次,2次/d,每日分早、中两次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右佐匹克隆1片,1次/d,每次在睡前服用。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定。评分分别为(15.21±2.08)、(15.11±4.93)、(17.82±2.95)、(6.41±1.02)分,治疗2周后分别为(10.16±3.22)、(9.16±4.87)、(12.75±3.17)、(3.49±1.04)分,治疗6周后分别为(5.01±3.38)、(6.52±2.64)、(7.53±2.19)、(1.76±1.01)分;对照组治疗前分别为(15.31±2.15)、(14.46±3.72)、(17.46±3.01)、(6.33±0.98)分,治疗2周后分别为(13.27±2.13)、(11.09±4.06)、(12.40±3.12)、(3.55±1.04)分,治疗6周后分别为(9.96±3.17)、(7.13±2.34)、(7.63±2.24)、(1.82±1.08)分,两组治疗2周、6周后与治疗前比较PSQI、HAMA、HAMD、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2、6周后不良反应症状TESS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药物治疗伴焦虑状态及失眠症状的慢性紧张性头痛效果明显,在患者焦虑情绪与睡眠质量改善方面起效快,且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出血继发脑梗死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早期检测的意义以及脑出血后止凝血状态变化与继发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脑出血继发脑梗死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例脑出血患者为脑出血对照组,2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脑出血患者在继发脑梗死前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压积(HCT)、血浆内皮素(ET-1)、P选择素(P-S)、蛋白C(PC)、D-二聚体(D-D)值。结果脑出血继发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FIB分别为3.96±1.53/2.77±0.68、2.86±0.44(均P〈0.05);P-S分别为22.4±4.07、17.98±3.69、14.96±2.9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C分别为3.24±1.25、5.70±1.52、6.56±1.64(均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对早期预测和诊断继发脑梗死以及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以FIB、P-C、P-S三个指标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