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报告2例临床罕见的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病例,初步总结其诊断与治疗要点。方法与结果回顾分析2例患者之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转归,并复习相关文献。例1主要表现为头晕,例2则以精神障碍、发热、肌强直、震颤、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加、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升高为主。临床表现均无特异性且无胼胝体离断综合征之证据,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呈急性病程,经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14和21 d后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头部MRI共同特点为胼胝体压部孤立性病灶,呈类圆形,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原发病缓解后胼胝体压部病灶完全消失。结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是一种具有多种病因、独特的临床影像综合征,除骤然停用抗癫药物和感染等因素外,恶性综合征亦可能是诱因之一。本组2例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结果支持最近文献提出的其预后取决于导致该综合征的原发病而非胼胝体压部病变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3.
后路椎管前方减压或间接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腰椎骨折脱位是山区常见的一种严重损伤,在脊柱损伤中占首位。我科于1993年7月~2003年6月采用后路椎管前方减压或间接减压,先后采用Dick,RF、SF、AF钉内固定治疗了胸腰椎脊柱脊髓损伤患者54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鼠局部脑缺血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mRNA(AT1RmRNA)基因的表达及氯沙坦对其影响。方法将36只SD雄性大鼠按时间段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8只),每组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和氯沙坦用药组3个亚组(每组各6只)。采用尼龙线栓塞大鼠大脑中动脉而造成局部脑缺血模型,应用RTPCR方法检测脑组织缺血24、48h后缺血侧及非缺血侧大脑皮层AT1R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脑缺血24h各组缺血侧及非缺血侧大脑皮层AT1RmRNA表达水平无差异(p>0.05);脑缺血48h后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组缺血侧及非缺血侧大脑皮层AT1RmRNA表达水平升高(P均<0.05);而与缺血组比较,氯沙坦用药组缺血侧及非缺血侧大脑皮层AT1RmRNA表达水平降低(P均<0.05),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结论氯沙坦能降低局部脑缺血后AT1RmRNA表达水平,AT1R在局部脑缺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能成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脑小血管病(CSVD)认知障碍患者脑微出血(CMBs)的部位和数量进行评价,探讨CMBs在血管性认知障碍(VCI)诊断中的可能价值.方法 头颅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显示微出血灶31例,其中符合CS-VD伴有认知障碍患者10例(VCI组),符合CSVD但无认知障碍患者21例作为对照组,按照CMBs分布的解剖区域对其数量和严重程度分级进行评价,比较两组脑叶型、深部脑组织型和幕下型CMBs的数量和严重程度的差别.结果 VCI组脑叶型CMBs的数量和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CI组深部脑组织型和幕下型CMBs的数量和严重程度与对照组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叶型CMBs及其数量对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可能起到关键作用,对CMBs的部位和严重程度进行评价有助于VCI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了解贵阳市城乡≥60岁人群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及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方法对两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镇的6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调查,包括一般情况及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描述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城乡分布特征.结果 城市老年人群高血压、心脏病、高血糖、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卒中家族史、吸烟、饮酒、喜盐、喜脂等危险因素的暴露率分别为39.66%、4.53%、17.12%、8.63%、33.11%、1.31%、30.05%、17.60%、8.16%、8.99%;农村老年人群分别为43.6%、2.45%、14.50%、6.47%、22.63%、1.09%、45.73%、33.02%、19.74%、26.92%.临床指标中,高血压暴露率农村高于城市,其余各因素城市暴露率高于农村(P<0.05).生活行为因素中,农村地区暴露率高于城市(P<0.05).结论 贵阳市6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中高血压暴露率最高,其次为吸烟,而超重或肥胖也已称为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农村老年人群生活行为因素暴露率高,这也可能是近年来农村地区脑卒中患病率迅速上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方旭明 《安徽医学》2003,24(4):58-59
Colles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传统手法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笔者对92例门诊石膏或小夹板治疗的Colles骨折病人进行随访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0-2015年贵州省克-雅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监测病例流行病学、临床特征、以及病例转归情况.方法 对贵州省克-雅病监测网络发现的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以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病例脑脊液、血液标本的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 2010-2015年贵州省报告的23例CJD疑似病例中发现CJD病例11例,其中sCJD临床诊断病例8例,sCJD临床疑似病例2例,gCJD确诊诊断病例1例.11例病例中,首发症状以快速进行性痴呆为主要表现,其次是精神症状、锥体外系症状、小脑症状和皮质性失明;临床症状中进行性痴呆为主要症状,其次是视觉或小脑障碍、肌阵挛、锥体系/锥体外系功能异常、无动性缄默;辅助检查以头颅核磁共振(MRI)异常为主(45.45%);实验室检测脑脊液14-3-3蛋白阳性率较高(70%),血液标本中朊蛋白基因(PRNP)检测129位氨基酸多态性均为M/M型,除1例gCJD确诊诊断病例PRNP基因检测发现D178N突变外,均未发现其它位点突变.11例CJD病例无季节、地区聚集性和职业倾向,以男性为主,年龄中位数在65岁,主要为汉族.流行病学史无特殊.对所有CJD病例在报告当年进行随访,失访率27%,大多数病例均在1年内死亡.结论 2010-2015年贵州省CJD病例中以sCJD为主,其流行病学特征与同期全国监测情况相符.首次在贵州省发现1例gCJD病例,其PRNP基因突变与2011-2014年全国CJD监测网络发现的gCJD突变位点均不相同,与河南2011-2013年间报告的2例遗传型朊蛋白病病例在临床表现及PRNP基因突变位点相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股骨逆向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逆向交锁髓内钉置入螺钉锁定技术,治疗股骨远段粉碎性骨折35例36侧。其中股骨下1/3段骨折11例,股骨髁上骨折15例,髁间骨折9例(其中双侧1例);开放性骨折2例,闭合性骨折33例。结果:35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9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1个月膝关节屈伸幅度均大于110°。无一例发生感染及断钉现象。1例术后9个月骨不连,行植骨术后愈合。结论:逆向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段粉碎性骨折,疗效优、并发症少,是该部位骨折首选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