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菍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超  方岩雄 《中草药》2003,34(12):1078-1079
地 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为野牡丹科植物地的全草 ,分布于长江以南的江西、福建、广西、广东等省区 ;越南也有。味甘微涩 ,性稍凉。地具有活血止血、清热解毒之功效。民间常用于治痛经、产后腹痛、血崩、带下、便血、痢疾、痈肿、疔疮 [1]。报道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2 ]。根显酚类、氨基酸、鞣质及糖类反应。地的植物资源丰富 ,但是关于地化学成分的研究 ,尚未见报道。前文已报道了地水溶性多糖的研究 [3 ] ,本文继续报道地的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共分离了 1 6种化合物 ,用化学和波谱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药地菍黄酮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地菍(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溶剂萃取及各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经UV,IR,1H-NMR,13C-NMR,MS以及化学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是木犀草素(Ⅰ)、木犀草素-7-O-β-葡萄糖苷(Ⅱ)、木犀草素-7-O-β-半乳糖苷(Ⅲ)、槲皮素(Ⅳ)、槲皮素-3-O-β-葡萄糖苷(Ⅴ)、槲皮素-3-O-β-半乳糖苷(Ⅵ)、广寄生苷(Ⅶ)。结论这些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3.
地菍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为野牡丹科植物地菍的全草,分布于长江以南的江西、福建、广西、广东等省区;越南也有.  相似文献   
4.
采用岭回归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对乙酰基酚、对硝基酚、对氨基酚、艰乙酰氨基酚乙酸酯、对硝在酚乙酸酯和醋酸等6个分的含量,样品不经分离取得满意的结果,平均回收分别为96.4%、99.5%、95.5%、106.1%、99.8%、95.8%、9.07%0.98%、5.21%、7.96%。  相似文献   
5.
纳米在胰岛素口服给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纳米技术来改进胰岛素的口服给药,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方法叙述近年来纳米胰岛素口服给药系统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结果纳米技术可显著提高胰岛素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有效改善胰岛素口服给药的吸收。结论纳米胰岛素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刘展眉  崔英德  方岩雄 《中草药》2006,37(4):517-519
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e Decne.隶喜树属Camptotheca Decne.珙桐科,为我国特有树种,出产于我国的浙江、江苏、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地.1966年由wall等人首次从我国引种的喜树杆中分离得到喜树碱(CPT),研究发现喜树碱对胃癌、直肠癌等恶性肿瘤均有一定的近期疗效。1985年,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西藏红缨合耳菊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方法:将红缨合耳菊的70%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然后测定各部分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并进行酶抑制动力学研究。结果:乙酸乙酯、正丁醇的萃取部分对酪氨酸酶的活性抑制较强;对单酚酶抑制作用明显并有延迟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57.8、140μg/ml;对双酚酶的抑制作用显示浓度依赖关系,IC50分别为41.2、59.6μg/ml,相比熊果苷抑制双酚酶活性的IC50值1.44mg/ml,抑制效果分别是熊果苷的35、24倍;抑制类型:乙酸乙酯部分为竞争性抑制,Ki为19.7μg/ml,正丁醇部分为非竞争性抑制,Ki为60.7μg/ml。结论:西藏红缨合耳菊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分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较强。  相似文献   
8.
张超  方岩雄 《医学教育探索》2003,(12):1078-1079
地 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为野牡丹科植物地的全草 ,分布于长江以南的江西、福建、广西、广东等省区 ;越南也有。味甘微涩 ,性稍凉。地具有活血止血、清热解毒之功效。民间常用于治痛经、产后腹痛、血崩、带下、便血、痢疾、痈肿、疔疮 [1]。报道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2 ]。根显酚类、氨基酸、鞣质及糖类反应。地的植物资源丰富 ,但是关于地化学成分的研究 ,尚未见报道。前文已报道了地水溶性多糖的研究 [3 ] ,本文继续报道地的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共分离了 1 6种化合物 ,用化学和波谱分析…  相似文献   
9.
抗肿瘤药物白花蛇舌草及其活性成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白花蛇舌草(以下简称本品)Hedyotis diffusa Willd是一年生披散草本,属茜草科(Rubiaceae)耳草植物.本品见于<广西中药志>一书,别名蛇舌草,蛇刺草,羊须草等.广泛分布于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相似文献   
10.
α-,β-和γ-倒捻子素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红  方岩雄 《中药材》2005,28(6):519-523
山竹子果壳是东南亚地区广泛用于消炎、抗溃疡、治腹泻和杀菌的传统药物.其中分离出的α-,β-和γ-倒捻子素是其主要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消炎、杀菌、抗阿米巴痢疾和抗溃疡的活性.本文就国外近年来对α-,β-和γ-倒捻子素抑制环氧化酶和神经鞘磷脂酶、拮抗组胺受体和5-羟色胺受体、抗氧化、抗菌、植物雌激素样和促进细胞凋亡等药理作用以及它们的化学结构与药理活性作用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