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吗啡联合加巴喷丁(gabapentin,GBP)对持续性术后痛大鼠脊髓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鞘内置管成功的雄性sD大鼠100只,体重200g-25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S组)、持续性术后痛组[皮肤/肌肉切口和牵拉(skin/muscle incision and retraction,SMIR)组]、SMIR组十鞘内吗啡组(M组)、SMIR组+鞘内GBP组(G组)和SMIR组+鞘内吗啡联合GBP组(M±G组)。S组和SMIR组于术前30min和术后1d-3d鞘内注射人工脑脊液(artificial cerebrospinal fluid, ACSF)20μl,1次/d;M组、G组和M组+G组于术前30min和术后1d-3d分别鞘内注射吗啡2.5μg、GBP50μg和吗啡2.5μg联合GBP50μg,1次/d;采用Flatters法建立大鼠SMIR持续性术后痛模型;于术前1d及术后3、7、12d和22d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脊髓TLR4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术前及S组比较,SMIR组、M组、G组大鼠术后3、7、12d和22dMWT明显降低[术后12dMWT分别为(54.9±7.7)、(26.1±4.3)、(30.9±4.1)、(31.6±3.8)g](P〈0.05),术后3、7、12d脊髓TLR4蛋白表达明显增加[术后7dTLR4分别为(22.4±1.1)、(73.9±5.6)、(71.3±3.2)、(70.4±4.5)](P〈0.05),而SMIR组、M组、G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SMIR组、M组和G组比较,M+G组大鼠术后3、7、12dMWT明显升高[分别为(49±6)、(47±7)、(43.8±2.9)g](P〈0.05),术后3、7、12d脊髓TLR4蛋白表达则明显较低[分别为(42.6±2.2)、(56.8±3.0)、(38.6±4.8)](P〈0.05)。结论在SMIR持续性术后痛大鼠中,鞘内吗啡联合GBP的镇痛作用可能与抑制脊髓TLR4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菌株的临床分布情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110株SA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0株SA中,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59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1株,MRSA的分离率为46.4%,MRS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MSSA(P<0.05),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SA.结论 SA对多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较低,尤其是MRSA耐药株更为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内脂素(visfatin)、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常德桃源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入院的缺血型脑卒中患者139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本院体检正常者6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visfatin和MPO水平。收集各入选病例相关临床资料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并计算反映颈动脉斑块的Crouse积分。 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visfatin、MP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不稳定斑块组血清visfatin、MPO水平以及Crouse积分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P<0.01);患者血清visfatin、MPO水平与颈动脉粥样斑块Crouse积分呈正相关(r=0.796, P<0.01; r=0.723, 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visfatin(OR=1.42,95%CI:1.15~1.75,P=0.001 1)、MPO(OR=1.08,95%CI:1.03~1.13,P=0.001 5)、脂蛋白(a)(OR=1.11,95%CI:1.02~1.21,P=0.015 6)、低密度脂蛋白(OR=2.13,95%CI:1.25~3.63,P=0.005 4)、高血压病(OR=1.98,95%CI:1.13~3.45,P=0.020 1)、糖尿病(OR=1.23,95%CI:1.02~1.48,P=0.030 2)和年龄(OR=1.95,95%CI:1.11~3.43,P=0.020 2)是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visfatin、MPO水平与其颈动脉内膜斑块形成及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检测患者血清visfatin、MPO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病情监测和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本院送检标本中检出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本院分离的109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感染特点及其药敏结果,药敏试验采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法.[结果]109 株鲍曼不动杆菌,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68.8%(75/109),科室主要分布于ICU 28.4%(31/109),其次为呼吸内科24.8%(27/109)和神经内科21.1% (23/109);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2.3%)耐药性最低,其次是亚胺培南(8.6%)、美罗培南(12.3%)和阿米卡星(9.7% );对其他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耐药性、多重耐药性.[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性高且耐药率增加较快,临床应加强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6.
cTnI联合心肌酶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引起局部心肌缺血性坏死,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严重临床类型.其发病凶险、死亡率高,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以往认为老年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易发人群,而实际上,目前我国大城市AMI患者中,40~55岁壮年人群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30余岁即出现心肌梗死也常有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