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粘低切流场中渗透压对红细胞取向与变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低粘低切流场中渗透压对红细胞取向与变形的影响,发现随着渗透压的变化,DI、DIor有相同的变化形式,而DId基本保持不变。说明低粘低切流场中,DId可能只与红细胞膜的力学性质有关。而DIor可能反映红细胞膜及其整体的弯曲弹性膜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作者提出的一种新型激光衍射法,研究了白蛋白对低粘切变流场中红细胞取向、变形的影响。所得结果表明,白蛋白有增加红细胞变形性,改善几何特性的作用。对于白蛋白浓度小于0.04g/L的血样,测得取向指数(DI)or,变形指数(DI)d随白蛋白浓度迅速增加,在白蛋白浓度等于0.04g/L时,其(DI)or、(DI)d达到最大值,然后减小。当白蛋白浓度大于0.5g/L后,(DI)or、(DI)d皆趋于一稳定值。作者从流变学观点对上述实验结果作了解释。由此,提出了采用新的激光衍射法研究红细胞微观流变特性的最佳白蛋白浓度。同时,实验还证明了,在研究红细胞膜的微观流变学特性方面,新型激光衍光衍射法较传统的激光衍射法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3.
作者在以前研制成功的电导法测定红细胞变形性以及沉降仪器的基础上,将原二环形铂金电极改四环形普通阻抗法电极,采用此法可消除电极极化,电极污染,而且造价降低。从Fricke-Veliclk悬浮液电导理论对该仪器测得的结果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并证明所测得的2—γ曲线正反映了红细胞在流场中的取向由随机状态到沿流场变形行为以及变形性取得了理论与实验结果的一致,为电阻抗法测定红细胞变形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十七世纪始,流体力学就已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曾预言血循环中病理生理现象,例如异常心音与心血管系统的病理损伤有关等。五十年代末,创立了心血管外科,开辟了血液动力学的新领域。从六十年代以来,医生与力学工作者进行了广泛合作,在心血管力学性质的研究(动脉环向与纵向各向异性,动脉血管的非线性以及粘弹性等);肺的血液动力学的研究;动脉内脉动流的定量描述;动脉波与阻抗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血液粘度与血液电阻率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血液粘度与血液电阻率间呈线性关系。基于此种关系,采用电导纳体积描记术即可无损地测量血液粘度。  相似文献   
6.
三七总皂苷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阿司匹林100mg·kg-1阳性对照组、PNS50和100mg·kg-1组,每日早晚ig给药各1次,共7次。第5次给药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大鼠sc给予肾上腺素加冰浴造成急性血瘀模型。在切变率200~1s-1范围内采用锥板法测定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微量毛细管法测定红细胞压积;光电比浊法测定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凝聚和光电电磁法测定凝血参数。结果模型组大鼠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升高,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凝聚率增加,红细胞压积升高,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均显著缩短。而与模型组相比,大鼠ig给予PNS50和100mg·kg-1均能显著降低全血粘度200s-1:(4.5±0.4)vs(4.1±0.4),(4.0±0.3)mPa.s;100s-1:(5.0±0.4)vs(4.4±0.5),(4.4±0.4)mPa.s;50s-1:(5.6±0.5)vs(4.9±0.6),(4.9±0.4)mPa.s;1s-1:(27.1±3.0)vs(22.2±4.6),(22.0±3.5)mPa·s及血浆粘度50s-1:(1.51±0.14)vs(1.33±0.10),(1.32±0.08)mPa.s,明显降低红细胞压积0.49±0.02vs0.45±0.03,0.44±0.03、红细胞聚集指数(5.5±0.4)vs(5.0±0.5),(5.0±0.6)和血小板凝聚率(32±3)% vs(26±3)%,(24±4)%;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4.8±0.3)vs(4.2±0.4),(4.1±0.3)g·L-1,以及延长凝血酶时间(25.2±2.7)vs(30.5±4.7),(31.2±3.9)s和凝血酶原时间(14.5±1.1)vs(15.7±1.1),(15.8±1.0)s。结论PNS能显著改善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异常。  相似文献   
7.
借助于对红细胞沉降机理的认识,建立其动力学模型,可定量解释红细胞沉降现象,从而提供对疾病中血浆蛋白与红细胞膜异常性的一种诊断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红细胞沉降现象研究的进展,涉及红细胞沉降率的测量、红细胞聚集与沉降机理、垂直放置沉降管的红细胞沉降理论、在倾斜管内红细胞的沉降。  相似文献   
8.
钙离子对红细胞流变特性的影响及其微观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体的各种组织细胞中,钙离子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人的红细胞通过钙泵(Ca2+-Mg2+)ATP酶使细胞内的Ca2+保持在0.1~1μM的低浓度[1].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红细胞变形性研究是当前国内外血液流变学研究的中心课题,红细胞变形的测定对于心血管疾病,肿瘤以及各种血液病的诊断与治疗进程的观察,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国际上报导了许多测定红细胞变形性的方法,其中也包括我们自行设计研制的电导法测量红细胞变形的新仪器。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了测量仪器,用四电极代替二环形铂金电极,对消除电极极化和毒化起了保证作用,电子电路上  相似文献   
10.
用苯肼使动物造成急性溶血性贫血的方法,诱发动物体内新生网织红细胞大量增多,通过对新生网织红细胞的电泳率、渗透脆性、膜的流动性等生物物理指标连续72h的测量,发现网织红细胞在由网织红细胞转变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中.其生物物理特性有明显改变。这对研究由于贫血等原因造成的网织红细胞增多情况下,全血的微观流变学特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对新生网织红细胞膜的生物物理特性加以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