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拜承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7):3648-3650
目的 分析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急性脑梗死(ACI)老年患者的病情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ACI老年患者,按照其是否合并MS将其分为MS组和非M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特点,并分析MS组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MS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均较非MS组患者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是MS组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MS组患者的病情明显重于非MS组患者,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安理申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2月—2011年4月收治的120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3组,A组(安理申治疗组)、B组(尼麦角林治疗组)、C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各40例,比较3组的疗效。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MMSE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A组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B、C两组治疗前后有显著改变(P<0.01);同时A、B组,A、C组,B、C组治疗后MMSE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AB=8.214,tAC=11.427,tBC=9.468,P均<0.01)。结论安理申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效果最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者发现小脑供血动脉存在较高的变异率,其中以小脑后下动脉解剖变异多见,但由于小脑前下动脉变异导致小脑后下动脉区域梗死却鲜有报道.小脑供血动脉直径较小,且MRA及CTA检查对小血管的敏感性较低,常需要DSA检查进一步明确其变异情况.本文报道1例经DSA检查发现小脑前下动脉闭塞导致的小脑后下动脉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对脑梗死患者血管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及不同程度的OSAS对脑梗死患者脑白质高信号(o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体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OSAS合并脑梗死患者79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e hypopnea index,AHI)分为轻度组(AHI 5~15)和中重度组(AHI≥15)。采用高分辨磁共振检查(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对患者的颅内、颅外斑块进行检测,并在3D T1 SPACE层面,运用RadiAnt DICOM Viewer 2.3(64-bit)软件手动测量患者病变血管最窄层面的斑块长度、血管外缘总面积(total vessel area,TVA)、管腔面积(lumen area,LA)、管壁面积(Wall area,WA)、管壁标准化指数(Normalized wall index,NWI)、重构指数及邻近正常血管TVA等斑块...  相似文献   
5.
6.
脑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是指在脑缺血后再灌注早期的一系列快速的间断性血流中断.IPO通过激活蛋白激酶、阻断凋亡通路、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等缩小脑梗死体积,减少神经元脱失.IPO可在脑缺血后应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文章就IPO及其神经保护机制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是目前发病率逐渐升高且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疾病,随着发病高危因素的年轻化,脑梗死在中青年中也逐渐多见。据报道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占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数的2.7%-14%[1]。发现及积极干预发病高危因素对降低发病率及改善预后至关重要。近年的研究发现,同型半胱氨酸增高为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子。本研究探讨了Hcy水平与中青年脑梗死的关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脑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是指在脑缺血后再灌注早期的一系列快速的间断性血流中断.IPO通过激活蛋白激酶、阻断凋亡通路、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等缩小脑梗死体积,减少神经元脱失.IPO可在脑缺血后应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文章就IPO及其神经保护机制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价值。方法选取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血管性痴呆患者120例作为疾病组,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同期选取其他脑内血管性疾病患者40例作为疾病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内HMGB1、MIF及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和疾病对照组相比,疾病组轻度、中度和重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Hachinsk缺血指数量表(HIS)评分显著增高,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总评分显著降低;HMGB1、MIF及TNF-α水平显著增高(P0.05);随着疾病程度加重,HIS评分增高和MMSE评分降低更为明显,HMGB1、MIF及TNF-α水平增高也更为明显(P0.05)。与治疗前血管性痴呆患者相比,治疗后,轻度、中度和重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HMGB1、MIF及TNF-α水平显著下降(P 0.05)。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HMGB1、MIF及TNF-α水平与血管性痴呆疾病严重程度、临床治疗程度及HIS评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与血管性痴呆认知MMSE总评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与对照组和疾病对照组相比,疾病组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中HMGB1、MIF及TNF-α呈异常高表达;且HMGB1、MIF及TNF-α与血管性痴呆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硫氢化钠(sodium hydrosulfide,Na HS)后处理对短暂全脑缺血大鼠海马中钾通道Kv4.2和Kv1.4 mRNA表达变化的影响及其脑保护作用,从而探讨Na HS对大鼠短暂全脑缺血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用4VO方法建立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transient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t GCI)模型,大鼠被随机分配到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t GCI组、Na HS后处理组。Na HS后处理组为t GCI之后1 d,给予大鼠腹腔注射Na HS 24μmmol/kg或者180μmmol/kg。通过尼氏染色与Neu N免疫染色确定海马神经元的死亡,通过RT-PCR方法检测海马组织Kv4.2和Kv1.4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 (1)与t GCI组比较,在t GCI之后1 d给予24μmol/kg Na HS后处理使海马CA1区存活细胞数目显著增加,而高剂量的Na HS(180μmol/kg)后处理对t GCI大鼠海马CA1区则无明显的保护作用。(2)在Re 26 h和Re 48 h,海马组织中Kv4.2、Kv1.4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在Re 26 h+Na HS组,kv4.2(1.24±0.08)和kv1.4(1.11±0.07)的mRNA表达水平均分别高于Re 26 h组的kv4.2(0.75±0.04)和kv1.4(0.79±0.06),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外源性Na HS可能通过上调大鼠t GCI后海马区Kv4.2和Kv1.4 mRNA的表达,从而导致膜电位超极化,降低神经元兴奋性和氧耗,继而保护神经元免受脑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