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考察不同配伍比例黄芪—葛根药对水煎液中葛根素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制备不同配伍比例的黄芪—葛根药对水煎液(0∶1、1∶1、2∶1、3∶1、5∶1、1∶2、1∶3、1∶5),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水煎液中葛根素的含量,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_(18)(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甲醇—0.1%冰醋酸(29∶71),流速为0.2 mL·min~(-1),检测波长为250 nm,进样量为2μL,柱温为30℃。【结果】葛根素在0.031 9~0.816 8 g·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5.989 5×10~7X-1.832 7×10~6(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11%,相对标准偏差(sR)为1.28%;与黄芪—葛根药对0∶1配伍比组(葛根单煎液)相比,加入黄芪的各配伍比组葛根素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并随黄芪在药对中比例的增高而上升,但非倍增关系。其中,药对以5∶1配伍时,葛根素含量最高,配伍比为3∶1、2∶1、1∶1时次之(与0∶1配伍比组比较,P 0.01)。【结论】黄芪与葛根进行配伍对葛根素的煎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表面修饰材料结合到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以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PL)为模型药,制备一种具有良好亲水亲脂性的雷公藤内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采用熔融-乳化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通过单因素考察、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考察脂质材料、聚山梨醇酯-80和PEG-stearate(PEG-SA)三个因素对TPL-SLN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考察TPL-SLN的理化性质,并考察其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稳定性以及体外释放情况。用MTT法测定其对人正常肝L02细胞和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计算其IC50。结果:最优的处方:脂质材料为7.5%,聚山梨醇酯80(Tween 80)为2%和PEG-SA为2%,其粒径(193.43±6.07)nm,包封率(87.63±0.09)%,载药量(0.33±0.01)%。透射电镜观察所制备的纳米粒的形态近似于球形,DSC分析和X-射线衍射证实TPL以非晶型的形式存在于固体脂质纳米粒中。稳定性考察发现纳米粒粒径在一个月的贮存期基本没有变化(P>0.05),体外释放表明TPL-SLN具有体外缓释特性。TPL-SLN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正常肝细胞。结论:雷公藤内酯醇聚乙二醇修饰固体脂质纳米粒有望开发为临床口服用药新剂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蛇葡萄素(AMP)对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研究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EMT)模型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MP处理DU145细胞,采用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细胞免疫荧光实验表征不同浓度TGF-β处理后细胞内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情况,确定EMT模型最佳诱导浓度;Western blot法进一步检测加药后EMT模型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情况。结果:AMP对DU145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4、48、72 h的IC50分别为35.62、32.71、28.43 μg·mL-1;Transwell实验显示AMP处理后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显著抑制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细胞免疫荧光实验表征发现TGF-β诱导后细胞内E-cadherin表达下调,Vimentin表达上调,确定10 ng·mL-1为TGF-β诱导EMT模型的最佳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GF-β组和TGF-β+AMP组的细胞内E-cadherin表达下调,Vimentin表达上调,此外,与TGF-β组相比,TGF-β+AMP组细胞内E-cadherin表达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但Vimentin表达降低(P<0.05),表明AMP具有逆转EMT过程的作用。结论:AMP不仅能够抑制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增殖,还可抑制其迁移和侵袭能力,这可能与逆转EMT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甘草次酸对雷公藤内酯醇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雷公藤内酯醇单独给药组和雷公藤内酯醇与甘草次酸联合给药组,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雷公藤内酯醇0.2 mg/kg,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选择离子检测(SIM)的方式测定2组大鼠不同时间血浆中的雷公藤内酯醇浓度,比较2组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 结果 在0.2~25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血浆中雷公藤内酯醇线性良好.定量下限为0.2 ng/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12.0%,准确度为90%~105%,绝对回收率>80%,基质效应>90%,血浆样品的稳定性良好.药代动力学数据显示,联合给药组的最大血药浓度(cmax)、消除半衰期(t1/2)、平均滞留时间(MRT0~180 min)、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80 min)分别是单独给药组的0.75,2.51,1.15及1.39倍,其中t1/2、MRT0~180 min在2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甘草次酸与雷公藤内酯醇联用可降低雷公藤内酯醇的峰浓度,延长其体内滞留时间,从而提高其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该测定方法简便、效率高、重复性好,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经典化学诱癌模型的基础上,施加农药残留、高脂高糖饮食、湿热环境3因素,构建多因素大鼠肝癌综合模型,并考察中西药物对该模型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二乙基亚硝铵(DEN)模型组、综合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实验组大鼠自由饮用DEN水。综合模型组大鼠除给予DEN外,自由摄食高脂高糖饲料,皮下注射0.5 mg·kg-1灭多威溶液,每周1次;每隔1 d于人工气候箱中进行湿热处理(湿热条件:温度30℃,湿度90%,每次30 min)。西药组大鼠在综合模型造模基础上,第9周开始腹腔注射氟尿嘧啶30 mg·kg-1,每周1次,共治疗7周。中药组大鼠在综合模型造模基础上第4周开始腹腔注射康艾注射液3 mL·kg-1,每周1次,共治疗12周。15周后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肝质量、肝脏指数、肝表面癌结节数及成瘤率,并对肝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Elisa法检测甲胎蛋白(AFP)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综合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肝质量和肝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雷公藤内酯酮(TPN)单独或联用甘草次酸(GA)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及相关信号通路Caspase-3、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CCK-8法测定TPN单独或TPN(0.3、0.6、1.2μmol/L)联用GA(2、10、20μmol/L)对HepG2细胞24 h的增殖抑制作用,利用增效指数(q值)判定协同药效;Annexin V-FITC/PI染色法检测给药后细胞凋亡率变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药物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Caspase-3、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TPN、GA单独作用对HepG2细胞24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7.28±2.13)和(26.56±6.32)μmol/L。TPN(1.2μmol/L)和GA(2μmol/L)联用组的q值(1.505)最大,细胞抑制率为(62.28±6.13)%;该联用组对HepG2细胞的总凋亡率高于单独使用TPN(P<0.05),同时抑制HepG2细胞的迁移,使细胞内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