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对比研究食管癌常规放射治疗后后程三维适形放疗与在此基础上协同化疗的疗效、不良反应。方法将食管鳞癌60例随机分至两个组:①单纯放射治疗组前2/3疗程常规设野放疗40Gy,后1/3疗程改为CT模拟定位三维计划系统设野适形放射治疗,4Gy/次,隔日1次,每周3次,共20~24Gy;总剂量为60~64Gy,全疗程38~42d。②协同化疗组在上述放射治疗的同时加用化疗药紫杉醇6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20mg/m2,静滴第1~5天,21d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放疗结束后再行紫杉醇1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20mg/m2,静滴第1~5天,21d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结果随访1~36个月,单纯放射治疗组和协同化疗组的有效率(CR+PR)分别为71.4%、81.3%,协同化疗组高于单纯放射治疗组(χ2=1.330,P>0.05);两组比较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比较放射性肺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协同化疗组的骨髓抑制和胃肠反应明显高于单纯放射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纯放射治疗组和协同化疗组的1、2年生存率分别为67.9%、46.4%和78.1%、53.3%,协同化疗组高于单纯放射治疗组;1、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2%、40%和72%、62.4%,协同化疗组高于单纯放射治疗组。结论常规放射治疗后后程加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协同化疗可以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但骨髓抑制和胃肠反应毒性增加。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的三维适形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在肿瘤得到高剂量照射的同时,能减少周围正常组织和危及器官照射剂量,降低放疗引起的毒性反应。3D-CRT和IMRT在食管癌的治疗中得到了较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骨转移癌放射止痛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两种姑息放射治疗方法对骨转移的晚期肿瘤患者骨转移病灶的临床疗效、副反应。方法 72例患者92处骨转移灶根据患者的预计生存期与病灶部位的不同分为两组,对于估计寿命超过1a的患者给予照射剂量为2GY分割,总剂量为40GY/20 F,共42例44处,均为每周5次;对预计生存期不足1a的患者给予每次剂量为3GY,总剂量30GY/10F,共30例48处。结果常规组有效率86.8%,大分割组有效率91.6%,2组总有效率89.1%,但两组不同分割方式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放疗副反应的发生率相近,且症状较轻。结论放射治疗对骨转移癌疼痛是一种较好的止痛治疗方法,常规放疗、大分割2组放疗方法疗效和副反应相近。  相似文献   
4.
基于食管癌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比较研究食管癌的不同照射方法,评价常规三野等中心照射(RT)、三维适形(3D~CRT)、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在靶区剂量及正常组织保护方面的不同。方法采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对12例经病理证实的中下段食管癌的患者CT定位图像分别设计3种放射治疗计划,分别为RT,3 D—CRT,IMRT,计划的处方剂量均为50 Gy,通过治疗计划及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的差异。结果RT,3 D—CRT,IMRT的95%计划靶体积(PTV)及95%大体肿瘤体积(GTV)的剂量有统计学意义,3 D—CRT和IMRT优于RT;3种计划的靶区适形度指数、PTV剂量变异度指数、处方剂量覆盖GTV百分比均以IMRT计划为最好,3D—CRT、IMRT减少了双肺受照20 Gu体积百分比(V20),均有统计学意义;3种计划的脊髓最大所受剂量、心脏1/3体积的所受剂量均在可耐受的范围内,IMRT为最小,P〉0.05。结论3 D—CRT、IMRT在靶区适形度和靶区剂量上均优于RT,能获得均匀的剂量分布,且能降低周围敏感器官的所受剂量,正常组织所受剂量均能在耐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